「公考面試熱點」校園暴力、欺凌事件!

【熱點事件】

2017年3月12日,一起發生在河南衛輝的校園暴力事件著實讓人痛心,一群少年用鐵鍬、砍刀、板磚對另一男孩進行施暴,施暴者年齡均未滿16週歲。然而,類似的校園暴力事件並不罕見,且頻繁見於報端。瓊中思源實驗學校初二女生遭群毆、汕頭市潮南區身穿校服少女被辱、北京中關村二小“校園欺凌”事件等等,中國校園暴力事件連年上升,70%為報復型犯罪。究竟原因何在?

「公考面試熱點」校園暴力、欺凌事件!

【原因分析】

一是家庭教育缺失。發生校園暴力的學生或校外未成年人大部分來自單親、離異、留守家庭,這些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獨立性比較強,同時又有著比較強的自卑感,往往有人辱及他們的父母時就成了暴力事件的導火索。同時,很多家庭對孩子的溺愛程度達到了讓人無法忍受的程度。一些家長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對孩子的無禮行為甚至打罵長輩的行為都泰然處之。這些不正常的家庭教育手段,造就了一些孩子的刁蠻、無禮、唯我獨尊,很難融入集體生活中。

二是不良社會環境的影響。在互聯網大潮的衝擊下,學生通過電視、電腦、手機等一切手段接受著海量的信息,而這些信息中負面的內容很多也是最容易被未成年人接受並模仿的。所以一個健康的信息攝入渠道是現在的學生所迫切需要的。

三是法制教育不足。學校開設了法制教育課,教育學生遵紀守法,用《未成年人保護法》來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然而實際情況呢?絕大部分施暴者都是未成年人,而事件的結果也不是很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派出所介入最終的解決方式也只是口頭上的批評教育,反而助長了施暴者的氣焰。受害者只能忍氣吞聲,最好的效果是接受對方的醫藥費或所謂的口頭道歉。而這些完全無法撫平受害者心靈上的陰影。《未成年人保護法》恰恰是保護了那些施暴者,而忽略了那些最需要保護的受害者。當受害者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和能力時往往又會以“以暴制暴”的方式來找回自己的尊嚴反而又成了新的施暴者。

「公考面試熱點」校園暴力、欺凌事件!

【對策措施】

對於日益嚴重的校園暴力行為,要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犯罪特點,積極做好犯罪的預防工作,共同來防止校園暴力的發生。

第一,家庭方面。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以正確的教育方式指導孩子。父母要杜絕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在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要實行民主,不使用暴力,不溺愛孩子,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應加強與學校的聯繫、及時、準確地瞭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與表現。同時要與孩子經常進行心靈交流,為其排除心中的一切煩惱,給其創造一個積極的、健康的心理狀態,使其心智得以健康成長。

第二,學校方面。加強學校自身管理,增加保安的巡查力度,杜絕校外人員隨意進入學校的現象。學校在圍牆安裝了鐵絲網,防止校外人員攀爬,加裝攝像頭對校園實行全方位監控。加強教師師德素養的提升,將一崗雙責落到實處。轉變教師陳舊的教育觀念,教育絕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要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加強與政府和派出所的聯繫交流,在發生突發事件時及時溝通,妥善處理。聘請派出所人員為學生做法制報告,用實例教育和警示學生。

第三,社會方面。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媒體起到積極引導作用,宣傳正能量,結束應對校園暴力的措施辦法。

校園暴力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國家所出現的一種不良現象,在我國校園暴力的發生極少,在世界各國中仍處於良性狀態,但此時正值社會轉型動盪時期,經濟高速增長,這種不良現象必然會有所增多,所以我們只有及早地開展一系列有效工作,積極預防治理校園暴力犯罪,才能使校園始終充滿安靜和諧的氣氛,還學生一片健康成長的天地。

【面試真題】

某機構針對校園暴力現象進行調查,75%的人認為要

“打回去”,25%的人認為不能“以暴制暴”,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