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诉说苦难,苦难在么?

不诉说苦难,苦难在么?

这种美丽不可寄寓文字

和朋友们饭后喝茶,聊起了人生的苦难,各把各的苦水倒了一顿。不外乎经营不利呀,资金断链了,行业吃紧,人员调配等业务问题,也有人说到家庭,但说着说着就扯到了他人。

“谁还没遇到过难事呢?各有各的难处,只是不说罢了。”一朋友如此说。他人在京城,消息来源宽阔。“名人的苦难也不少呀,你比如范冰冰一下子就判罚八个多亿,是不是也叫苦难。”

“那叫什么苦难,一个戏子,挣那么钱还逃税,该罚,还应该多罚点儿。据说还曾获什么‘国家精神造就者奖’呢。要不是小崔正义,还不知道闹出什么妖来。”另一朋友说反驳不是反驳地补充了一下。

不诉说苦难,苦难在么?

崔永元的公益--乡村老师培训

“崔永元也苦呀。一个人对抗一个行业,一个人抗着正义的大旗。我关注了他的头条了,他现在又猛劲儿地死磕方舟子呢。言必称‘方骗子’。有人说他不必对方肘子这么咬牙切齿。我认为崔永元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或者说不是纯粹为了个人。他说方肘子有网络黑社会集团性质,恐怕这个事情说不定就是真的。因为这个方肘子似乎是逢中必反的,你看中医让他黑成了什么了。我看,崔永元的苦也能算得上大苦。”一个经常抱着手机看的朋友说。

“我读过余秋雨大师的一篇文章《门孔》。有谁能想到谢晋这么光彩照人的大导演,竟然也这么苦命。他生了四个孩子,只有一个是正常的,其他三个都是严重的弱智。谁能想像一下,谢大导演回到家是什么心情?谁在这种心情下还能干大事业?再看看他的成就,他是中国电影史上会永远被记的一位。再看看他所处的家庭环境,简直是太让人惊讶了。”发出这种感叹的是一位老师,读书多,感悟也多。

不诉说苦难,苦难在么?

“郭德纲也受了很多苦,”说话的是一位铁杆的钢丝,每天听着相声入睡。“别说学艺之苦,那就不叫苦了。他在很多段子里都感叹‘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无钱更苦。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一入江湖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难得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曾经还在合肥闹市中的玻璃柜中真人秀两天的生活,还要为行人表演。玻璃柜里只有睡袋、水、方便面、牙刷、钟表和一本书。为了德云社他真是拼了命了。他也不是照样挺过来,成了相声界的大拿了?”

“岂止是在相声界,郭德纲学得东西太多了,评书、相声、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没有他不会的。要说相声的传承肯定要看他了。”有人附和并补充说。

不诉说苦难,苦难在么?

我们的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承呢?

“我也考虑苦难,但不是个人的苦难,而是传统文化的。”这个朋友经营着一家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却能有时间去学京剧,练习书法,我们都认为他过着快意人生,让人羡慕得紧呢。他和平时总是表现出一付杠头的架式,他突然的深沉让人感觉怪怪的。但是他的深沉也把大家带到一种忧思的氛围中,下面就几乎是他的独白了,偶尔有几个人附和。

“诗词文学书法等能通过文字传播的艺术,可以靠文本的形式延续。但是很多需要口传心授的技艺性比较强的艺术形式,就麻烦了,有的就是在迅速消亡。我国的传统文化里,属于艺术类的,基本上都不用怀疑,或者说,怀疑的人不懂得欣赏,比如诗词歌赋书法戏曲剪纸刺绣等等。拿出任何一个小项来,都可以是其他国家的传统艺术所难望其项背的。”

“懂这些东西的人越来越少了,包括书法,你看那丑书。那还叫书法嘛!”有人插了一句。

“你先别插话,先让我说完了,懂点儿礼貌,老总。比如说相声,它对从艺人员素质的要求是其他国家闻所未闻的。你看前段时间,有位博士去郭德纲面前装逼。那是什么德行呀。再比如京剧艺术,其深度与广度是不可想像的,很多天才穷其一生也仅得皮毛而已。但是几乎所有京剧艺术家都很谦虚,不是因为他们客套,而是他们越懂得多,钻研和越深就越明白自己只是掌握了沧海之一粟。所以京剧界这一点最好,没人自称专家大师,也就没有学术造假,也没有人昧着良心胡说八道。可惜呀,很多的老艺术家的本事没有愿意来学了,没人愿意吃这个苦呀。京剧已经是气若游丝,能否续命,前途并不乐观。”

“行了,伙计,不说了,听得让人喘不上气来了。唱一段吧,我们欣赏欣赏。”有人提议。

他那一声长长的叫板----“苦啊”,让我流泪了,不为自己,的确是为了我们的传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