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病母打工15年,至今單身,他怎麼就讓你感動得流淚了

背病母打工15年,至今單身,他怎麼就讓你感動得流淚了

2014年湖北17歲少年揹著殘疾母親打工

重慶市綦江區永新鎮伏牛村的37歲的王顯強揹著母親到重慶城區打工,這一背就是15年。他的事蹟近幾天刷爆網絡。

23年前,他的母親意外摔倒導致全身癱瘓;他的父親去世,深受打擊的母親從此不再和外人說話。身材不高的王顯強,用自己不算厚實的後背,讓母親有了新的依靠。在他的精心照顧下,他的母親雖然癱瘓不能走路,但從未生過大病,連感冒也很少有。

背病母打工15年,至今單身,他怎麼就讓你感動得流淚了

2017年57歲兒子照顧失明母親10年了

今年8月,因為工廠放假,王顯強揹著母親回到老家。他看到母親回到家後精神狀態明顯更好了,決心為母親在村裡建新房。因為常年無人居住,老房子已經倒塌。但是對他來說,建新房幾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儘管他打工十五年了,但是他要用更多的時間照顧母親,能接受王顯強的企業並不多,好不容易進了廠,給他的工資也不高。

在政府部門和村幹部的支持下,王顯強利用危房改建補助資金,又向親戚借了些錢,終於建好了一棟70平方米的磚混平房。村裡也為他提供了一個公益性崗位,每個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

背病母打工15年,至今單身,他怎麼就讓你感動得流淚了

感動中國人物--最美鄉村老師陳斌

因為要照顧母親,37歲的他至今沒有成家。有網友感慨道,百善孝為先,這個平凡的男人給無數人做了一個非常棒的榜樣,值得所有人去學習和尊重。有網友說這個身高不足一米六的男人讓人無法不尊重和仰視。

背病母打工15年,至今單身,他怎麼就讓你感動得流淚了

60歲的兒子照顧癱瘓母親24年了

除了王顯強,還有很多這樣的孝子。在中國,當父母年老之後,子女就要起到贍養老人的義務,世世代代皆是如此。要是子女沒有盡到該盡的義務,就會受到道德的譴責以及法律的制裁,養兒防老是我國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這個事件中很多人看到的是自己未來需要而對的問題:二個孩子四個老人,孩子如何分身?養老還能不能靠孩子?如果靠孩子,怎麼樣才能不成為孩子的拖累?簡而言之,我們如何才能在不耽誤孩子前程的前提下,享受到孩子的孝心。

背病母打工15年,至今單身,他怎麼就讓你感動得流淚了

2011年堅強的女兒帶著母親

如果不需要兒女養老的,又要保證養老的品質,基本上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保證:

一、有足夠的退休金,能夠保障自己的生活品質,不至於年老之後還要出去工作賺錢。這樣的情況對於公職人員或者大型企業的從業人員來說,可能不是問題,但對很多的低收入人群來說,的確是需要儘早考慮的事情。

背病母打工15年,至今單身,他怎麼就讓你感動得流淚了

72歲的女兒養95歲的娘

二、有健全的醫療保險,老人都是比較容易生病,畢竟“人老機器壞”,老人每生一次病,就是一筆不小的花銷,尤其老人的風溼病,關節痛等都非常難治癒,需要長期的治療。如果僅僅有養老金是不足以應付龐大的醫療開支的。

三、年輕時有能力購買合適的保險的時候,一定要拿出一部分收入儘早買入。千萬不要只顧年輕時的享樂,而忽視了老年的生活保障。

背病母打工15年,至今單身,他怎麼就讓你感動得流淚了

四、政府有健全的福利制度。但是有一個觀點不知各位朋友能否接受,政府提供的福利只能作為緊急情況下的最後手段,而不應作為最優先的選擇。如果可能的話,是不是可以考慮效率更高,弊端更少的方式,比如自助、互助、慈善等等。

我國正在經歷著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齡化過程。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截止2010年年底,我國總人口為13.4億,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1.78億,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為1.19億。根據人口慣性規律,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在2026年將超過3億,2037年將超過4億,2050年將達到4。4億,約佔總人口的30%。養老負擔之重,由此可見一斑。

這個37歲的單身漢以孝養母15年,就這樣戳中了我們的淚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