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腳”管理,走進學生的世界

“腳”,當你面對這個詞語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什麼?我個人覺得是腳踏實地,是勤奮,是一種認真,是一種對自己的要求。作為教育工作者,常坐在辦公室,常在書裡找答案,是比較虛的;那多數都是無本之木,得出的方法經不起實踐的考驗。而這也是往往我們忽略的地方,當一天忙完了本來可以去學生寢室看看,本來可以去實作課看看,本來可以去看看今天的社團活動和團組織生活會,結果我們沒有去。

用“腳”管理,走進學生的世界

通過近期的工作,用“腳”管理,走進學生的世界,是可行的方法,他的好處有很多:

1.問題往往在現場,比如說教室 。學生的事情,學生的情緒,課堂上的情況說明學生綜合表現;精神狀態是否好?生病與休息相連接。

2.解決方法也在現場。到現場就意味著直面問題,你真正的瞭解哪些人、物、學生之間的關係,才能對一個事情,有自己獨立的判斷,解決事情的時候才有底氣。

3.多去現場拉近人際關係。對於科任老師關心、對於生活老師交流、關於學生的關愛都是在課堂之外完成,方能形成合力助於學生成長。

用“腳”管理,走進學生的世界

4.走進家庭,家訪工作不能輕視。很多學生從沒有見過老師家訪,近期要求的家訪工作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真正的家訪,走進學生的家庭,去了解父母,去他住的房間看看,作為教師你會強化自己的責任感。尤其是面臨職教學子,大多會讓你有更多的情懷。

5.學幹不能替代自己。雖說有學幹,鍛鍊學幹,而老師的經驗對於學生教育的及時幫助是不可替代。

6.論文觀點在現場。如果你要提升自己的觀點,到現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還要帶一雙會洞察的眼睛,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點。

7.鍛鍊身體,也應該到現場。腳的衰退,是人身體機能萎縮,就算沒有任何想法,穿梭於校園間,寢室裡,好了學生,好了自己,好了教育。

寫的淺顯,還需提煉,努力踐行,用“腳”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