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科飛走後,溫州該怎麼辦?

中國的股市開始注重基本面和業績了,所以有了貴州茅臺的股王神話,縱使過程波瀾起伏,但在業績支撐下,總能不斷挑戰新高。其中也有我們所熟悉的企業飛科電器。作為國產剃鬚刀第一品牌,幾乎是家喻戶曉。

這是一家原本生於溫州,長於溫州的企業,按照最新315億的市值看,在溫州的上市公司裡僅次於正泰電器,連續高速增長的業績,使它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白馬股。

可惜的是,若干年前,飛科已經飛到了上海,溫州土著成了上海新居民。

飛科飛走後,溫州該怎麼辦?


根據溫州媒體的報道,2017年上海民營企業百強裡面,有9家是溫商企業。溫州人民熟悉的均瑤、飛科、美特斯邦威都在其中。

溫州媒體報道在外溫商企業成就的時候,總是帶著一股自豪感,儼然一副咱們溫州人怎麼厲害的樣子,在中國第一大城市都能佔據重要的版圖。

我心想,要臉不?你自家的孩子養不起,留不住,過繼給別的家庭了,在那邊培養得好好的。你還跟外人炫耀說:“那是我的孩子,你看他多棒啊,嘻嘻。”

在之前關於上市主題的文章裡,我已經用詳實的數據,論述溫州優秀企業紛紛跑到外地去上市的尷尬現象。這些傑出的溫商,這些優秀的企業,逃離溫州的勢頭,這幾年並沒有減緩。我掐指一算,今年A股上市的,溫州本土就1家,在外溫商企業已經至少8家了(想看名單請在文末留言)。即便正泰這樣還留了根在溫州的公司,在上海、杭州的投資力度也遠遠大於本土。

(文章回顧:溫州發展十大痛點(1):上市公司的荒原)

這些外逃的企業當中,飛科尤其顯眼,它在細分行業的龍頭地位,它家喻戶曉的知名度,它對溫州製造業的意義,都是一般溫州企業無法比擬的。

想象一個這樣的場景:你告訴你的大學室友,他用的飛科剃鬚刀是你老家溫州的。他肯定會說:哇,你們還能做這個,我還以為只有服裝皮鞋呢。然後再過了幾分鐘,他又說:咦,我看了下這隻股票,漲得好好哦,不過註冊地寫著是上海的呀。

溫州和寧波,原來都是浙江主要的兩個家電生產基地,經過多年的發展,寧波出現了方太、奧克斯、公牛、帥康等行業巨頭。而溫州家電的四大花旦分崩離析:月兔空調,過度融資導致破產;奔騰電器,老闆要套現賣給了飛利浦,玩起了高爾夫;康泉熱水器固步自封,日落西山,上江路廠房已改成餐飲娛樂街區;唯一發展最好的飛科,則是遠走他鄉。

我一直認為溫州應該扶持家電製造業。溫州工業電器的基礎雄厚,在技術路徑、發展方向與家用電器有共通性

,在物聯網、智能家居等領域,兩者的關聯性、融合度將會愈發密切。比如正泰已經將智能家居作為公司的五大產業之一,不僅要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還自己開發了智能指紋鎖等家用產品。

飛科在傳統剃鬚刀、電吹風等個人護理電器已經是行業翹楚,同時也將研發的新目標鎖定在了智能家居領域,包括空氣淨化器、加溼器、健康秤、智能掃地機等等。以飛科的規模和格局觀,他原本可以像正泰一樣,在溫州成為核心企業,帶動家電產業的崛起。

如今的溫州家電產業幾乎滅亡,只剩下藤橋等地方的一些OEM工廠,而所謂的溫州家電行業協會,成員居然主要是黃龍家電市場的那些賣家電的商戶

年中的時候,我在上海跟幾個朋友閒聊起溫州的企業,也提到了飛科。一個摩根出身的投資人說:是那個李什麼騰麼?我幾年前跟他有過一面之緣,他說在溫州做企業太難,一個小小的辦事員都可以搞死你一家企業。

我無法核實這個朋友發言的真實性,但是現場其他的溫州商人紛紛表示認同。

這些年來,我們每年都號召溫商迴歸,但是除了一些投資項目,那些知名度高的在外溫商企業,一家也沒有回來。

若要問,飛科飛走後,溫州該怎麼辦?我想說,領導的講話,媒體的宣傳,投資的獎勵,能吸引的只是生意人,而打動不了企業家。要打動企業家,就要深入企業家的內心世界。不是嗎?

本文轉載自牛三村,由牛三村於2017年10月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