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揭開“馬雲們”頭上的光圈……

歡迎前往關注。

我發現西遊記是一本非常適合拿來聊的小說,因為它夠隱晦。

我記得小號上一次聊西遊記是

西遊記裡面早就寫過ofo,朱嘯虎和歐神的故事

那我們今天再聊一回西遊記。

人都是視覺動物。

人人看到妖怪,都會很害怕。因為它青面獠牙,看著就不是好東西。但如果你真的以為青面獠牙的才吃人,仙風道骨的就不吃人,那就大錯特錯了。

就比如你看到人家強姦了,殺人了,你就知道他是罪犯。而對於看不到,看不懂的,就不知道那也是罪犯。

因為妖怪吃人是很直觀的,張著血盆大口,可神仙吃人就太隱晦了。

小時候讀西遊記,是涇渭分明的,神仙就是神仙,妖怪就是妖怪。似乎神仙一生下來就是神仙,妖怪一生下來就是妖怪。神仙是好的,妖怪是壞的。妖怪要作惡,神仙要維護正義。就如同奧特曼天生就要打小怪獸一個道理。

但是老了就會想一個問題,神仙是打哪兒來的?

我們看看主人公,那個被偉大人物寫詩讚做“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的猴子。

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儘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

這就是齊天大聖,鬥戰勝佛的本來面目。呵呵。

當然,你可以說那時候悟空還沒有修成正果,一旦他修成了正果,自然就不吃人了。

是這樣嗎?

我們來看看他的兩個師弟。八戒下凡前是天蓬元帥,悟淨下凡前是捲簾大將。可都是正經八百的神仙,而且都是人身哦。

按說這個正牌的神仙,得了正果的神仙,應該是慈眉善目,仙風道骨的吧?

事實上呢?原文中怎麼說的?八戒下凡後吃人度日,悟淨這名字真貼切,吃的倒是個乾淨,不僅吃人無數,還吃過九個取經人......

這其實很正常,你仔細想想,天上的神仙,哪個不吃人?老君的兩個弟子,坐騎青牛精,二十八星宿裡的奎木狼,菩薩池裡的金魚,無論是道家還是佛派,只要到的了人間,都是吃人的。

有人可能會說,官不夠大,最大的就不吃人了。

那我們看看孫猴子被壓在五行山下,玉帝大喜,請西天如來赴宴,這場最高等級的飯局頗有趣味。

原文怎麼說的,玉帝安排龍肝,鳳髓,玉液,蟠桃。看到了吧,人吃的是牛排,龍吃的是人排,玉帝,如來吃的呢?是龍排......

不知道人排和龍排分不分A5級?

如來不僅吃了,還吩咐阿難、迦葉打包,連吃帶拿,向玉帝謝過後,眾各酩酊,起身離去...

很有意思哦,一群和尚裡的最高層,眾各酩酊。呵呵。

我這篇文章不是來專門打趣神仙的。而是引出一個真相:

那就是大部分人的表現,都是由處境左右的。

歷史會發展,科技會演變,但人的社會就還是那個社會,吳承恩老爺子的體會,和我等的體會,表面上也許千差萬別,骨子裡那點認知,是差不多的。

所以他才會這麼編排故事,我也才會看了有感同身受。

李嘉誠有句名言,80年代以前的事,事無可以對人言;80年代以後的事,事無不可對人言。

這話的意思就是哪個神仙都是從妖怪一路走來的,過去做妖怪的事情,就別提了,英雄莫問出處。第一桶金的故事都是不想聊的故事。

但是從80年代之後,超人就真的化身為神仙了。那之後的故事都是正確的,光榮的,足堪以成為人生導師的了......

所以眾生痴迷了,神仙真帥,穿著一襲白衣,風度翩翩,給你講人間大愛,理想的光芒在他的腦後升起一個光圈,照耀的臺下的眾人睜不開眼......

但是很多人,都很納悶。自己也披上了一身白衣,也真的按照神仙講的那些千古不變的至理去實踐了,為啥自己始終變不成神仙呢?

就像自古修道者,無不痴迷於玉帝哥哥喝風飲露,吸收日月精華的英姿。

但是,輪到自己,呆在山頂,辟穀了二十八天,結果沒成仙,倒成了木乃伊了......

重要的不是玉帝哥哥成為神仙之後,他在做什麼;

重要的是玉帝哥哥成為神仙下之前,他做了什麼。

吳承恩老爺子在這件事上很敢寫,

但這太破壞美感了。我不願意去描述慈眉善目,大德莊嚴的淨壇使者當年只是一頭吃人的豬,這破壞了我們所有人的美感......

所以李嘉誠是對的,他拒絕描述80年代之前的事情,是因為想要保持美,也是為了保持大眾的審美觀...

我講這一個例子,是點不醒眾人的。

還是有無數人痴迷於相信,盈利靠的是好的心態。

其實我的觀點一直都相反,好的心態是因為他知道下一次,他還會盈利。

人並不是因為心態好才成為贏家,人是因為成為了贏家,所以心態才好。

虧損的人都覺得自己之所以會虧損,是因為沒有那種氣定神閒。他們以為自己要是也有了氣定神閒,自己也會盈利。

其實那是你見的人不夠多。

風度翩翩的贏家一旦輸了,輸痛了,就會氣急敗壞,上竄下跳,好像剛剛被打入下界的天蓬元帥,一點也不帥了......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不會信,或者說沒法信:

神仙就是妖怪變的。

但,神仙,真的都是妖怪變的。

很多人會說,神仙,怎麼能是妖怪變的呢?

他看起來,那麼慈眉善目,他的胸懷是那麼博大,他是那麼憐憫眾生......

你注意我舉的例子,都是允許舉的,神仙是可以隨便聊的。第二個例子是李嘉誠,他已經失寵了,也可以隨便被我聊。我這句話的意思是暗示你,例子不只有我被允許聊的這些......

那麼第三個例子,我給你舉美國。這個國家也可以隨便被我抨擊。

美國一定是充滿善意的。但是,你知道這個善意的根基是什麼?

是它確定,自己是個贏家。

很多人都不明白善人的底線在哪裡?

他們覺得善人是純粹的道德因素,他善,他博愛,他憐憫,他有信仰。

這些是不是事實呢?當然是。

可你忘記了所有問題的前提。

他有錢。

他不僅僅有錢,他還很確定,他明天依然會這麼有錢。

他非常確定他處在贏家的位置上,還會繼續持續下去,就如同神仙一樣。

那幹嘛不博得一個好名聲呢?

善,是強者對弱者的憐憫。

如果你是一個乞丐,他是一個強者。他給了你一個饅頭,你謝謝他。他放棄了他不需要的東西,得到了你的愛戴。這是一種平衡。

可你成長起來了,你成為了他潛在的對手,如果你有可能會把他拉下神壇,你覺得,他還會對你表現他的善麼?

生命的第一本質是生存,而不是道德。

所有的道德都是建立在自己擁有明確的預期的前提下的。

今天的社會,普遍福利制度都還過得去,即使在充滿抱怨的地方,也很少有人餓死了。但是,真的在極端的情況下,你就會非常容易的看透上面兩句話。那就是每一種生物的本質。誰都不例外。

很多人都不明白人世間的很多事。其實都是因為沒明白這兩句話。

有的人覺得很奇怪,自己初入職場,領導提攜,同事幫助。沐浴在陽光之中。似乎覺得這就是人生的常態。等他成長到獨當一面了,忽然發現領導打壓,同事下手,似乎一夜之間,環境徹底變了。

其實不是環境變了,是你變了。你從一個無足輕重的人,成長為別人眼裡的威脅了。

不被人忌,是庸才。

哪怕是皇上與太子之間,亦是如此。皇上需要太子強,不強不足以接班,皇上需要太子弱,不弱就構成對自己的威脅。

這不是封建制度導致的,這是人類社會的本質。哪怕在蘋果,在谷歌,在你認為最能代表人類先進制度的頂級公司裡,也是這套邏輯在起作用。

這世上,沒有哪個人才不是在炮火里長大的,這個炮火不僅僅來自敵軍陣營,更多的時候來自背後,來自我軍陣營。

所以人才都不需要看這篇文章,他們覺得我說的都是廢話。世界本來就是這樣子。你看到的資本主義的福利制度,都是贏家制度。他先是贏家了,確保自己還是贏家了,所以才會跟你講我們要白衣翩翩一些。

一旦他被打下神壇,像捲簾大將一樣回到流沙河中,那脖子上依舊只能重新掛起那十八個骷髏......

黑完了神仙,黑完了超人,黑完了老美,還允許黑誰呢?黑個自己人吧。

有個前前同事,這哥們在某個巨型國企工作了十幾年了。號稱那家國企項目經理裡的鼻祖,因為他是那家國企當年創立的時候第一個項目經理。

這哥們是個老油條。起碼在40歲之前,確實如此。

這點,他自己也不會否認,所有的老朋友,也都這麼看。

所謂的老油條就是非常適應這個制度,在這個制度下,遊刃有餘。他也從沒有表露過一句對這個制度有任何的改良建議或者任何批評意見。

一切從三年前改變了,為啥呢?因為他移民了。

呵呵。

他去了新西蘭。從此之後,他變成了一個堅定的民主,自由的鬥士。與他的前半生截然相反。

他每天發朋友圈,嚴厲抨擊大陸的一切可以抨擊的地方,充滿深情的讚頌西方民主社會的一切;正如他前40年嚴厲的抨擊西方民主社會一切可以抨擊的地方,充滿深情的讚頌大陸的一切一樣。

一樣的嫻熟,一樣的自如。

事實上,這之前的朋友對他的印象和這之後他認識的新朋友對他的印象,恐怕是截然相反的。可這就是同一個人。

我沒有笑話他的意思哦。我們是朋友,好朋友。我一點都沒有詆譭他的意思,因為這樣前後不一致的好朋友,我認識非常多。不僅僅有國人呦,前後不一致的白人一樣有。

這就是正常的人類社會。你稍微喜歡一點歷史,就知道一直都是這樣,就像WG中,普遍現象是大家說A,一結束,大家就都說B了。

你可能認為A是違心的,B才是真話。

其實我告訴你,沒有真的,假的。你可以認為都是真話,也可以認為都是違心的。人是一種生物,適應環境是生物的本能。

人絕大多數時候,自己都無法認識到自己的意識到底是什麼?人只是需要不停的適應環境而已。

換句話說,人說的話,大部分時候只是在討好環境。討好環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抨擊它不喜歡的,所謂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就這麼點事。

所以,一個人成熟了之後,就很少會根據別人說什麼來判斷一個人。就如同看了我的文章,然後企圖判斷我。

我這個號裡看某一篇文章可能會以為我是什麼傾向。如果把所有文章都看了,就會發現,我幾乎黑過整個地球上所有國家,黑過整個人類社會里所有的階級。

那麼如果按照這個邏輯去判斷,我是誰的代言人呢?大概是三體,是外星人的代言人吧。

讓我們揭開“馬雲們”頭上的光圈……


回到主題,人可以沒立場,但不可以沒認知。

認知不是你喜歡聽什麼就刻意找一些符合自己心情的知識來滿足自己。

比如人類,人喜歡聽神仙是美好的,妖怪是邪惡的。神仙是神他媽生的,天生美好;妖怪是妖他媽生的,天生邪惡。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這個故事對人類是一種安慰劑。因為如果神仙和妖怪都是吃人的,那大部分人的內心都不足以接受這麼大的壓力,因為人是搞不過妖怪的,需要一個不吃人的神仙來維護正義,哪怕只是幻想,但這種幻想能夠帶來精神支持。

再比如一個神仙,他喜歡聽神仙是不吃人的。他想永遠這麼風度翩翩下去,他想忘記曾經在流沙河裡吃人的日子......

《東邪西毒》裡有一種酒,叫做“醉生夢死”。黃藥師找到了,據說喝了它就能忘記過去。但其實,這種酒不叫醉生夢死,它真正的名字,叫“自欺欺人”。

我前段時間看了一篇文章,是講旅遊的,很有意思。最有意思的不是文章,而是第一個留言。

有留言說作者:又會攝影,又會爬山,還會寫文章,還會錄節目,就差會燒紅燒肉了......,一個男人,多才多藝至此,真是羨慕的不要不要的。

作者回了一句,我笑了。他說:“最重要的事情,你沒提。作為男人,要會賺錢,其它都是可有可無的。”

這就是我會關注他的原因。因為在我看來,他說的大都是實話。

但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實誠,更多人喜歡錶演喝風飲露的灑脫,而刻意隱瞞吃飯拉屎的必要。

喜歡攝影的並不比喜歡打老K的人就高出一等。就像喜歡喝咖啡和喜歡吃大蒜沒有高下之分。

就像我這人,不喜歡攝影,我喜歡聽別人說實話。

我喜歡看著一個神仙,脫去白袍子,摘下頭上那個假光圈,給我講他那做妖怪的歲月......

如果我問他一句,如果再次跌落了,你還會吃人麼?

我希望他誠實的回答:

那是自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