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你越早認識到這一點,你會過得越好

歡迎前往關注。

我們的小號記憶承載3昨天聊過《知否,知否》這本電視劇。

有很多人質疑最近十幾年的電視劇,題材都不接地氣。

我記得當年我看過一本電視劇,叫做生存之民工,非常好。但很可惜,似乎連上映的權利都沒有。

而熱播的都是些什麼呢?

要麼是那些帝王將相家裡的瑣事,要麼是神神鬼鬼的破事,或者高富帥與白富美的故事。

這個原因很簡單,誰買單,拍給誰看。

我們作為觀眾,潛意識裡是認為人人平等,但實際上,你站在運營商的角度,每個用戶的ARPU值是不同的。

實際上,80%的收入,來自於1%的用戶,他們通常被稱為高淨值用戶。

他們就是付費觀眾,或者會購買廣告商品的觀眾。這些人維繫了電影,電視的運營成本。

換句話說,所有的作品,它首先必須是先滿足高淨值客戶需求的,如果有的多餘,才考慮滿足其它方面的需求。

假如你能想明白這一點,你回過頭去看這種不咋地的電視劇,你就能明白到底為啥了。

知否,知否拍的是宋代的才子佳人的故事麼?

不是的。

它就是借用宋代的官宦人家兒女情長的背景,來給你演繹一個當代的中產階級及以上人群焦慮的百態。

我們看下劇中出身最牛的,是誰?

公爵府的獨子,小公爺 —— 齊衡。

他媽是郡主,他爸是一等公爵。他也不像男一號馮紹峰家裡的侯爵府,兄弟,後媽,爭位置。

他是千頃地,一根苗。

按理來說無憂無慮才對,但事實上是這樣麼?

他們家站隊伍,站的是老皇上,老皇上要走了,新皇上是誰還不知道呢。

一旦站錯了隊伍,那就是滅門的災難,即使沒站對隊伍,一樣是風口浪尖,任人宰割的羔羊。

所以,他的婚姻才不自主,他喜歡女一號趙麗瑩,但是盛家並無爵位,而且趙麗瑩還是庶出。

古代嫡庶有別,就是大老婆生的,和小老婆生的,天差地別。你看《紅樓夢》裡面賈環和賈寶玉的待遇差別,你看探春動輒被說是姨娘養的。

這就是嫡,庶之別。

所以,齊衡想娶趙麗瑩是做不到的,他這輩子屢屢婚姻不幸,那是註定的,因為要聯姻嘛。聯姻才能強強聯合。

其實如果你有心,記得去年上海某公園裡有個大爺,拿著個牌子給閨女找對象那位。

張口閉口說什麼一個月賺一萬是討飯的那位。他不是一下子爆紅了麼。

這實際上是個普遍現象。這就是聯姻,這裡面沒有愛情。

我說這話不是在諷刺上海大爺,你去看,北京大爺也一樣的。同樣是去年,北京的公園裡大爺大媽們相親,一樣是跟超市裡賣東西似的,分門別類,明碼標價。

比如什麼二環裡有房,什麼留美博士,什麼本地戶口如何,外地如何,反正都給你歸了一二三四五。我記得網上當年還有張圖。

大概就這麼檔子事。

你可以看看和電視劇裡各段婚姻盤算,像不像。

那我們回到男一號,馮紹峰。

馮紹峰的外公是個鹽商,只有一個獨生女。所以以50萬兩銀子作為嫁妝,把女兒送去侯爵府做了續絃的正妻。

所以馮紹峰也是侯爵府的嫡子,但他有個哥,同為嫡子,上一任大老婆生的,他還有後媽,上一任大老婆的妹妹。

所以經歷了很多很多陷害。

我們看馮紹峰外公的盤算,顯然是希望他的外孫能夠繼承爵位。

你想想看,如今一個人,他賺了足夠兩輩子花的錢,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不就是長長久久麼?

無論是移民,送孩子鍍金,或者孩子去高校裡教書,國企,衙門裡混箇中層。

你說父母花這麼多錢,圖的什麼?要知道這些差事大都賺不回本錢的。

這不是一個道理麼?圖個長長久久。和電視劇裡的古人沒啥區別。

我們再看馮紹峰家裡的那些破事,衙門,國企裡還少麼?

我挖一個坑,你陰我一刀,搞來搞去,不就是爭奪個位置麼?

所以呀,你想想看,它能熱,它能火,是有道理的。

它講的那些古代亂七八糟的破事,給你把中產階級及以上的生活和焦慮演繹的淋漓盡致。

這就是一本電視劇成功的基石,它贏得了那個1%的付費的高淨值用戶的需求。

他們想看的,打動他們內心的,就是這點事。

我知道有很多年輕人,不喜歡這些,怎麼說呢?糟粕吧。

但有兩句很現實的話。

第一句:大部分人,是無法跳出現實的。因為無論是天賦,運氣,命格,那都不全是能夠自主的,更不是能夠人手一份的。

你想想看,小公爺齊衡是獨子,沒有馮紹峰面臨的兄弟相爭的局面,這不是他努力不努力的問題,這是一生下來就註定無需面對的問題。

你想想看,趙麗瑩非常優秀,盛家最出色的姑娘。但她是庶出,就像紅樓夢裡,除了元春,第一等的顯然是探春,但很遺憾,她也是庶出。姨娘養的還是太太養的,這不是誰能夠自己決定的。這是一生下來是否需要面對的問題。

所以,每個人一生下來要面對的問題,本就是不一樣的。

我知道我們每個人從小到大受過的教育是什麼,都是這麼一路讀過來的,就是所謂的,自從那啥啥以後,對吧,就一切平等了。

但是呢,走進社會之後,發現不是那麼回事。

發現有的人的起點,要比有的人終點都要高。

這其實在全世界都是這樣,人類社會一直這樣。

每個人從出生起,起點是不一樣的,一生面臨的問題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才有下面這句話。

第二句:你越早認識到這一點,你會過得越好。

這句話就是幾十年前,比爾蓋茨第一次登頂世界首富的時候。

那時候,我還是個初中生,我在報紙上看到了報道他的文章。裡面有一句話:比爾蓋茨,是一個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那時候,他還是個孩子。

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自己也是個孩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覺得成功學總結出的人的品質,有很多要點,但都沒有這句話深刻。

人不是都能成功的,那需要太多的先天條件,和後天條件。所謂命運,缺一不可。

但是,人要想過得好,越早看懂這句話就足夠了。

因為,你越早能夠認清人世間註定不平等,越早放棄幻想。就意味著你越早開始認真打你手裡的這副牌了。

我們說,拿到一副好牌,這是命,總能摸到好牌,這是運。但打好牌,只需要兩件事。認清現實,和好好打。

盛家的六姑娘,女一號趙麗瑩演的就是這樣一個角色。

她沒有男一號馮紹峰那麼多選擇,但也沒有走他那麼多彎路。

她一步都不能錯,她也一步都沒有走錯,年紀輕輕,就已經沒有任何幻想,只是下好自己的棋,打好自己的牌。

最後,得到自己的幸福。

我們說,幸福,是一種經營。

世人光看到郭子儀一輩子功高蓋主主不疑,權傾朝野臣不忌。

卻不知道,他的風光背後,是無盡的心思,而不是隨隨便便。

郭子儀當年做宰相的時候,盧杞還是個相當於科長的小官。但是盧杞來郭家拜訪,郭子儀大禮接待,非常隆重,還穿著朝服。

家裡人都不理解為啥。郭子儀就告訴他們,盧杞是個小人。然後留下了一句名言:“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

後來盧杞果然做了宰相,為人刻薄,報復,但唯獨對郭子儀及其家人非常友善。

呵呵。

看到了麼?運氣永遠是成功者的謙詞,因為人家不會告訴你,他們背後下的“功夫”。

我知道有很多年輕人不喜歡這些“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說辭。

因為年輕嘛,像寶玉一樣,有個性。這一點,我能理解。

我們號是最喜歡聊詩與遠方的,但是,如果你沒有實力,即便是想移民,想脫離這種文化糟粕,也是做不到的。

天底下的個性終究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的。

有實力的,那叫個性,沒實力的,那叫幼稚。

昨日記憶承載3文章鏈接:

知否,知否,告訴你什麼樣的韭菜可以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