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打虎大片”,現實中還有三人未歸案

撰文丨周超 董鑫

大年初一,誰要打虎?

這次不是紀委監委,是香港廉政公署。

2月5日,由劉青雲、張家輝等一眾大咖主演的港片《廉政風雲》將上映。該片以反腐為題材,講述一眾大咖驚險的“打虎”經歷。

導演麥兆輝此前曾透露過,這部影片取材於真實案件,多年前,廉政公署有一個走私香菸的案子,證人還沒有出庭就被3個香港男子殺害了。

先劇透一下,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去廉政公署的網站檢索發現,麥導提到的這個真實案件,至今還有三名涉案人員尚未歸案。

第一位被滅口的汙點證人

先來看看這起香港廉政公署歷史上引發轟動的真實案例。

2018年11月2日,有香港“廉署神探”之稱的廉政公署執行處處長餘振昌宣佈退休。餘振昌在廉政公署工作了39年,曾調查過很多貪汙大案,包括廉署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跟新地前高層的涉貪案。

春節檔“打虎大片”,現實中還有三人未歸案

但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一起“85億港元香菸走私案”,案子的一位汙點證人當時被滅口,這在廉署歷史上還是首次,還導致了案件近十年之後才得以部分了結。

1993年,廉政公署根據知情人士舉報,掌握了英美菸草(香港)有限公司出口部總裁呂健康涉嫌收受有關菸草分銷商提供的鉅額商業賄賂,使用偽造的文件,將價值85億港元的香菸走私銷往中國內地和臺灣等地。案件還涉及到了原香港海關官員田秀光等人,受賄總額達3300多萬港元。

餘振昌負責遊說這家菸草公司和行賄的菸草分銷公司股東徐道仁,以汙點證人的身份為控方作證。徐道仁原籍香港,後來移居新加坡併入籍。

但在出庭前一個月,徐道仁被田秀光等人重金僱用香港黑社會組織的殺手殺害。

春節檔“打虎大片”,現實中還有三人未歸案

△徐道仁出事之後,新加坡《聯合晚報》刊登對他的報道

還有三名涉案人員被通緝

當時,廉政公署派出了專門小組前往新加坡調查,餘振昌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案件是“單一證人”,在徐道仁被害之後,餘振昌的同事都認為案件要“冚旗”(結案),但他堅持要查下去,並將調查的焦點改為追兇,通過與內地公安及海外執法機關合作,歷時十多年把涉案的大部分當事人送上法庭:

  • 英美菸草(香港)有限公司出口部原總裁呂健康被裁定受賄罪成立,判刑3年8個月,並賠償僱主2100萬港元損失;
  • 暗殺證人徐道仁的幕後主使田秀光,以串謀妨害司法公正罪判刑6年半;
  • 主兇張偉明因協助控方指證鄭會耀“有功”,被從輕判處刑罰27年;
  • 主兇鄭會耀作案後逃往內地再次犯案並在內地落網,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判處終身監禁。

不過,這起“85億港元香菸走私案”目前仍未了結。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在香港廉政公署網站“被通緝人士”一欄發現,還有三名涉案人員仍在逃,包括一名主要嫌疑人和兩名殺手。

春節檔“打虎大片”,現實中還有三人未歸案


春節檔“打虎大片”,現實中還有三人未歸案


春節檔“打虎大片”,現實中還有三人未歸案


春節檔“打虎大片”,現實中還有三人未歸案


春節檔“打虎大片”,現實中還有三人未歸案


春節檔“打虎大片”,現實中還有三人未歸案

導演開機前先“喝咖啡”

再來看電影本身。

香港廉政公署成立於1974年,它是一個與所有政府機關脫離的獨立反貪機構,只對行政長官負責。成立之初的短短三年,基本摧毀了集團式貪汙現象,僅警察部門就有260多人被判入獄,也為香港贏得了世界廉潔之都的美名。

近些年來,反腐題材的港片取材於現實的事例不少,前些年的《反貪風暴》也是根據港島真實重大貪腐案件改編。

在反貪劇作中,廉政公署是必備的出鏡對象。所以,對於看著港片長大的觀眾來說,廉署和“去廉署喝咖啡”這句話想來並不陌生。

麥兆輝導演為了讓《廉政風雲》更貼近“反腐”真相,還親自前往香港廉政公署“喝了咖啡”之後,才動手拍攝。不僅如此,導演和監製還進行了稅務犯罪的調查。

春節檔“打虎大片”,現實中還有三人未歸案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來稍微劇透一下:

一宗經歷多年調查的嚴重非法內銷行賄案件,被告陳超群棄保潛逃,唯一重要證人兼舉報者許植堯缺席出庭作證,法庭勒令延審一星期。為了7天后的案件順利重審,香港廉政公署展開全面行動,但在抓捕陳超群和尋找許植堯的過程中,廉署卻發現了他們背後隱藏的另一重身份。

大人物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記得,前幾天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還評論了一部正在上映、名為《“大”人物》的電影。電影講述了無力維權的修車工遭遇非法強拆後,跳樓自殺,而一名小刑警為了正義,與“大”人物鬥爭的事。

這個“大”人物是個“富二代”——趙氏房地產集團老總的私生子,不僅有著喜怒無常的“巨嬰”性格,還是玩弄暗黑規則的“老司機”。而這位“富二代”之所以能夠成為“大”人物,就是因為趙氏集團與市裡某些“大領導”有交情。

影片的結局是邪不壓正。

紀檢監察報如此點評:在永遠不會缺席的正義面前,沒有誰會是屹立不倒的“大人物”。

這句話用在給麥導靈感的“85億港元香菸走私案”中依然合適。

至於影片裡會有什麼樣的“大人物”,要不,你請政知君看場電影?

資料| 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新聞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