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莒縣:“擁河發展”戰略 澎湃鄉村振興新動能

山東莒縣:“擁河發展”戰略 澎湃鄉村振興新動能

秋日的莒城,銀杏大道一片金黃。11月5日,莒縣召開高規格、大規模的鄉村振興暨打造文化名城、旅遊名城推進會議,拉開了實施“擁河發展”戰略加快鄉村振興的大幕。

“推動‘擁河發展’是加快鄉村振興的戰略舉措,是打造‘一強三名’的重要載體。”莒縣縣委書記孟青說。

莒縣依沭河而生、因沭河而興。沭河是莒縣的母親河,縱貫莒縣南北,全長76公里,流域面積1718平方公里,佔全縣的94%。莒縣打造“一強三名”,經濟佈局“兩城三區四園六大產業(基地)”,旅遊佈局“三山兩河一城一區”,鄉村振興8大田園綜合體,都是圍繞沭河展開,把沭河作為重要載體。沭河流域城鄉格局兼備,是城市發展軸,也是產業發展軸。推動“擁河發展”,按照“全域城鎮化”“全域旅遊”理念,把全縣1821平方公里作為一個大的城市、一個大的旅遊景區、一個大的鄉村振興單元,以縣城為中心、以重點鎮為依託、以社區和村居為基礎,總體規劃、統一佈局,城鄉一體、產城融合,真正實現以城帶鄉,加快形成鄉村全面振興、城鄉一體融合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以沭河兩岸鄉村振興生態產業帶“一帶”為統領,以產業為支撐、以項目為抓手、以基礎設施為保障,沿沭河兩岸重點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區、林水會戰生態區、美麗鄉村宜居區、文化旅遊景觀區、振興工業聚集區、城市中央活力區“六大功能區”,形成“一帶、六區”發展格局。

山東莒縣:“擁河發展”戰略 澎湃鄉村振興新動能

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區。以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現代農業“五大工程”。田園綜合體示範工程。重點抓好青龍湖山水林田湖草、招賢曲坊、夏莊浮來青生態園等8大田園綜合體,加快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公園。優勢產業提升工程。重點培育打造桑蠶、大姜、茶葉、蜂蜜、綠蘆筍、中藥材等“八大產業”,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競爭力的特色產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積極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農村電商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基地”等模式,到2021年,新培育5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農業規模經營化率達到50%以上。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程。以“三權分置”為核心,積極探索專業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土地託管等新路子,推動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農業部門、金融部門要利用好縣、鄉兩級農村產權產易平臺,開展股權質押、土地經營權質押等試點。農產品品牌培育工程。抓好“三品一標”使用管理、宣傳推廣,開展農產品整體形象品牌、區域公用品牌、龍頭企業品牌“三牌共創”,爭創“省級食品安全縣”。到2020年,“三品”認證農產品220個,“三品一標”認定面積60%以上。

打造林水會戰生態區。重點實施好林水會戰“雙十工程”。林業會戰“十大綠化工程”。按照“擴總量、提質量、增綠量”的思路,大力實施鎮村興綠、城區增綠、通道連綠、水系擴綠、荒山披綠、封山護綠、退耕還綠等總投資25億元的“十大綠化工程”,力爭到2020年,新增造林15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再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爭創全國綠化模範縣。水利會戰“十大興水工程”。以現代水網體系建設、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水環境綜合治理體系建設“三個建設”為重點,大力實施總投資20.88億元的十大興水工程,利用三年時間完成25條重點河流的綜合整治。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建立定期巡河、巡湖制度。積極爭取開工建設總投資8.9億元的沭河上游堤防加固工程,提升袁公河、鶴河、柳青河、洛河、濰河等生態溼地公園,把每一條河流都打造成為“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廊道。到2020年,沭河、濰河水質優良比例達60%以上。

山東莒縣:“擁河發展”戰略 澎湃鄉村振興新動能

打造美麗鄉村宜居區。堅持以點帶面、分類推進、整體提升,打造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實現城鄉供水、環衛、公交、汙水處理、燃氣“五個一體化”。重點開展“五大行動”:“百村示範、千村整治”行動。按照生產美、生態美、生活美“三生三美”要求,堅持連片打造,以10個左右的村為一個片區,高標準打造桑園鎮苑莊片區、招賢鎮聚賢片區2個市級示範片區,到2021年,重點打造10個片區100個市級以上美麗鄉村示範村。按照“A”“B”“C”三類標準,對全縣1195個村莊“每村一檔”、全面整治,力爭到2021年,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實現全覆蓋。特色小鎮創建行動。堅持“試點帶動、優先發展、梯次推進”的原則,加快提升劉官莊雲塑小鎮、夏莊茶旅情緣小鎮、招賢玫瑰小鎮、龍山蜜語恬園小鎮,打造標杆典範。力爭到2021年,培育打造6處市級以上特色小鎮。“城鄉環衛一體化”行動。關鍵是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持續抓鞏固、抓提升。農村“暢美道路”行動。以全省農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堅專項行動為契機,加快推進總投資30.7億元的農村路網提檔升級“五大工程”,特別是加快推進沭河“以堤代路”工程,構建干支相連、高效便捷、互聯互通的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脫貧攻堅行動。紮實推進“四百共建、雙萬結親”活動,把高質量脫貧放在首位,把產業扶貧作為主攻方向,統籌推進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基礎設施扶貧,確保409戶、709人未脫貧人口全部脫貧。

山東莒縣:“擁河發展”戰略 澎湃鄉村振興新動能

打造文化旅遊景觀區。打造文化名城、旅遊名城,主要目標是,到2021年,全縣接待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100億元;新增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4個、3A級7個,爭創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魯東南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中心、富有魅力的區域性休閒旅遊勝地。把“三山兩河一城一區”作為全域文化旅遊的“龍頭”項目,昂起“龍頭”,帶動“龍身”、“龍尾”擺起來,讓整條旅遊“巨龍”騰飛。莒國古城加快推進,爭取打造“中國春秋第一城”。按照5A級景區標準,全力推進城牆、莒王宮、城陽王府和主商業街“四大工程”,確保古城主體工程今年年底前全面鋪開,兩年基本建成,2021年全面開城,打造一座獨具特色的水系之城、傳承歷史的文化之城、意境優美的精美之城、業態豐富的活力之城。浮來山拓展提升,積極與省土地開發集團戰略合作,圍繞“天下銀杏第一樹”,突出“佛教聖山”主題,做好“仙山、神樹、壽果”文章,把浮來山打造成以“佛樹”和“仙境”為主題的特色旅遊目的地,實現由觀光遊向休閒度假遊轉變,創建省級旅遊度假區。青龍湖山水林田湖草綜合發展示範區迅速啟動,加快推進規劃設計,先幹起來,儘快形成規模,與莒國古城南北呼應,打造鄉村振興的示範區、先行區。

打造振興工業聚集區。把園區作為鄉村振興的“發動機”,樹立“四拼”“四論”理念,按照“提升經濟開發區、突破高新技術產業園、壯大海右工業園、拓展高端塑料產業園”的思路,推動“四大園區”錯位發展、差異競爭,加快由“1.0版”、“2.0版”向“3.0版”、“4.0版”邁進。縣經濟開發區加快推進“一區多園”建設,與招賢、洛河、浮來山等產業園有機融合,實現產業配套、關聯發展。沭東高新技術產業園,堅持產城融合發展理念,發展I類工業項目,打造新舊動能轉換的示範區、產城融合的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海右工業園、劉官莊高端塑料產業園瞄準綠色化工、高端塑料,主動“建鏈、補鏈、強鏈”,加快化工產業“進園入區”,打造魯東南地區重要的高端石化及精細化工基地。以“四大園區”為平臺,做強產業、做大企業,突出抓好精細化工、汽車及零部件兩大支柱性核心產業,力爭3到5年兩大產業衝刺“千億級”。

打造城市中央活力區。老城做文化,打造文化旅遊之城。把莒國古城作為打造文化名城、旅遊名城的龍頭和載體,推動“文”“旅”“商”融合發展,以文氣聚人氣、以人氣聚商氣。新城現代化,打造生態宜居之城。按照“新理念、新生活、新業態、新模式”要求,把“擁河發展”作為城市特色,把“慢行步道”理念融入城市建設,加快推進總投資216億元的32項重點工程,建設“以人為核心”的宜居城市。產城融合化,打造創新活力之城。以莒國古城、沭東新城綜合體、金融中心、沭東森林綠地為支撐,構建生活圈、商業圈、生態圈為一體的“中央活力區”。積極培育總部經濟、商務金融等產業,建設莒縣的CBD,讓市民享受到更多、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張建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