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對標美國IIHS,由8家保險公司參與出資成立的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在去年9月份開始了第一批車型的碰撞測試,現在中保研正式公佈了2018年第一批保險汽車安全指數測試車型全部測試結果。

測試結果用G(優秀)、A(良好)、M(一般)、P(較差)做評價,整體上分為三大項,車內乘員、車外行人和輔助安全,在這三大項上都拿了G的有三款車型,分別是領克01、豐田凱美瑞和本田雅閣,而在最為關注的車內乘員安全方面,評分良好的有昂科威、邁騰、魏派VV5和寶馬318i,途觀L、思域和雷諾科雷傲僅獲得一般的評價,寶駿510則為較差評價。

總體成績如下: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C-IASI借鑑了美國公路安全協會(IIHS)的運作方法,主要為保險業服務,理論上講基本不受廠家影響,而在碰撞測試標準上也和IIHS基本相同,其中一項“車頂靜態壓力測試”同樣是借鑑IIHS的車頂強度測試方法,而此次中保研公佈了所有車型“車頂靜態壓力測試”成績。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車頂強度與車輛翻滾安全性息息相關,此外支撐的A柱B柱同樣是決定了正面與側面碰撞安全性。數據才是最直觀的,有了車頂峰值載荷數據,不同車型之間優劣一見高下,而國內外同款車型車身強度是否有差異,也得到了驗證。測試的十二款車中,表現最好的是奔馳C級,峰值載荷達到了94379N,而寶駿510和雷諾科雷傲都只獲得了“一般”評價,峰值載荷分別為33686N和40011N。

長城旗下WEY品牌一直被吐槽油耗高,其比較重的車身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這次測試的十二款車型中VV5是最重的,試驗質量達到1702Kg,但其測試結果也並未獲得“優秀”評價,1.7噸的車中最大也只能承受60085牛的壓力,反觀領克01,峰值載荷達到了83734N。

還記得VV5S剛上市的時候長城還拿車身強度做了一番宣傳,當時長城稱該車車頂加載載荷為50937.2N,大於3倍整備質量載荷,當時VV5S的測試還上了央視的《朝聞天下》,現在對比C-IASI車頂靜態壓力測試中VV5的成績,只能用尷尬來形容了。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C-IASI車頂靜態壓力測試中,能夠承受超過9噸壓力的只有奔馳C級別和豐田凱美瑞,而同為B級車的大眾邁騰只有7.1噸。

這次C-IASI用最直觀的車頂靜態壓力測試數據,披露了國內外同款車型不同車身強度的情況。其中廣汽豐田凱美瑞車頂強度要優於北美版車型,而東風本田思域和廣汽本田雅閣的表現卻是讓人大跌眼鏡,其中國內的雅閣比北美版本車型峰值載荷低了1.68噸。

C-IASI車頂靜態壓力測試中,思域峰值載荷6.466噸,而對比美國IIHS的測試,北美版本思域的成績超過7噸(15829磅約等於7.2噸),兩隻相比相差超過0.5噸。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C-IASI)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IIHS)

此外別克昂科威C-IASI車頂靜態壓力測試成績是6.78噸,而北美測試成績是8.55噸,而國內外同款車型相差最離譜的是本田雅閣。雅閣10代在北美的成績是7.76噸(17114磅約等於7.76噸),而C-IASI測試中廣汽本田的版本雅閣是5.9598噸,只達到北美版的76.8%。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C-IASI)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IIHS)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的廣汽豐田凱美瑞在這方面面要比北美版本車型要出色,美國IIHS數據顯示北美版凱美瑞峰值載荷大約為8.6噸,廣汽豐田凱美瑞則超過9噸。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C-IASI)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IIHS)

此前已經曝光在側面碰撞中,思域被撞斷了B柱,這也是使得其側面碰撞成績值得了“較差”評價,在9個評價項目中拿了4個“P”。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同一車型,國內國外兩個標準,坑的都是國人!

C-IASI對標美國IIHS,各方面都變得非常嚴格,在此前2018年C-IASI的第一批車型的測評結果正式公佈時,就引起了行業內極大反響。這次C-IASI車頂靜態壓力測試中,國內外同款車型車頂強度的差異問題值得深思。據瞭解,通常情況下汽車車身組成件是衝壓成型,但還有焊接、結構設計,最後才是系統的整體強度,當然,鋼板厚薄用料也車身強度大小起到了最為關鍵的影響,那麼這次思域雅閣和別克昂科威等車型車身強度不及北美車型,是工藝、設計問題還是鋼板用料問題,又或者是其他什麼原因呢?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年產銷接近三千萬輛,但在國內銷售的汽車品牌同樣是多不勝數,汽車行業競爭力越來越大,廠商在市場上打出低價策略已經是司空見慣,而最讓人擔心的是,廠家是否會以減配來降低成本獲取自身利益。

合資車企中,國產車型與海外版本往往都有所差別,其中國產車“減配”問題一直是議論的焦點,而除了能見到科技配置之外,看不見的質量“減配”才是最讓人擔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