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失敗,也許不是壞事”

有人說:找不到對象,就要面臨相親。

的確,人一到年紀,家中父母、七大姑八大姨就會死命催促你找個對象,而能快速找到對象的辦法莫過於相親了。

“相親失敗,也許不是壞事”

01

可是相親也並不一定就會成功,很多單身人士也面臨著失敗的結局。朋友小鴻就是相親大軍中的一員,本以為可以快速找到一個心儀的對象,卻在一次次拒絕與被拒絕中,結束了一場場相親見面會。而昨天,小鴻找到了我,向我訴說了情感煩惱。

“你說找個對象為什麼那麼難呢?相親總是失敗,我都開始懷疑人生了。”

“怎麼啦?是別人總拒絕你嗎?”

“也不完全是,有時候我看上的,她卻不喜歡我;而有時候別人看上我,我卻對她沒有感覺。”

“相親失敗,也許不是壞事”

02

聊著聊著,小鴻便開始向我講述他相親的故事:

23歲那年,剛剛畢業的小鴻被父母安排了第一場相親,對方是一個漂亮、高挑的女孩。小鴻第一眼便有了心動的感覺。

然而在相親的過程中,小鴻卻發現對方其實有心儀的對象,那個對象就是她的前男友。而之所以會分手,是她的母親認為前男友沒有錢,這才逼著她分手。而雖然最後是分了手,可她依舊忘不了那段情。

正因為這樣,她並不想真正去找對象,至於和小鴻的相親,只是為了應付父母而已,並沒有其他意思。就這樣,小鴻的第一次相親失敗了,敗在了那個女孩並不想去找對象。

第二次相親,在24歲那年,當時小鴻的表妹把自己的閨蜜介紹給了他,相親地點在飯店裡。本來小鴻對錶妹的閨蜜還有點好感,誰知用餐完畢後,小鴻買完單回來,他們就談到了“錢”的問題。對方表示男人就應該掙錢給女人花,而她戀愛後也就不會去工作了。就這樣,小鴻拒絕了一個好吃懶做的女孩,他的相親之旅再次失敗。

如同第一次、第二次相親一樣,往後的每場相親,要麼小鴻拒絕,要麼對方拒絕,總之一場場相親,都以失敗告終……

“相親失敗,也許不是壞事”

03

“你說我是不是很失敗?”

“也許這就是緣分吧,該屬於你的,終究是你的,不屬於你的,強求不來。”

“這個道理我明白,可是我總是相親失敗,是不是我真的應該有所改變呢?如果對方喜歡我,我是不是也應該勉強接受呢?”

“為了不讓相親失敗,你打算妥協?哪怕和一個自己不愛的人?”

“是的,有時候我就在想,假如第一次相親,我繼續拼命去追,是不是也能追到手?第二次相親,我如果接受了對方的懶惰,是否可以不再忍受相親之苦?”

“可是,也許相親失敗,並不是壞事呢?設想下,那個喜歡前男友的女孩接受了你,你會幸福嗎?再想想表妹的閨蜜整天無所事事的花光你掙的每一分錢,你又是否還能笑得起來?”

的確,我們總看到相親失敗的一面,卻不曾去想:相親失敗,自己收穫了什麼?在我看來,首先不會在錯誤的戀情下越走越遠,這就是最大的萬幸;其次每次相親失敗,其實這都是寶貴的情感經驗,這些經驗,會讓自己不斷成長;最後則是離真正的愛情越來越近,每一次失敗,都是尋找真愛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最美妙的。

“相親失敗,也許不是壞事”

相親失敗,也許真的不是壞事,正是前文所說的那樣,我們總能在失敗中收穫很多。因此,相親失敗不要氣餒,擦擦眼淚,向著真愛前進……

文章的最後,弱弱問句:你覺得相親失敗,是壞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