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薄胎作品輕巧、秀麗,薄如蟬翼、輕若鴻毛、亮似琉璃,讓人愛不釋手,有“西崑玉工巧無比,水磨磨玉薄如紙”之說,乾隆皇帝更是贊曰:”薄如紙而輕如銖”。薄胎技藝是玉器行中最高深的工藝,要達到“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的境界很難,要求琢玉者“藝高人膽大”,即使肉眼看不見,全憑感覺亦能操作。

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青玉-紋飾薄胎瓶 | 玉器編號:86957


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薄胎是玉雕行業中最有難度的技藝之一,它的歷史稱得上“顛沛流離”,自唐代起幾經失傳、重現,由乾隆皇帝正名為“痕都斯坦”玉器。卻伴隨著“康乾盛世”的落幕而再度失傳,經潘秉衡、楊根連、馬進貴等一代宗師努力復興,這項技藝終於迴歸。

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青玉-螭龍洗 | 玉器編號:164100


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如今薄胎作品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玉雕品種之一。而製作薄胎玉器的關鍵在於把握好兩大環節:玉料的選擇和技藝的精湛。製作薄胎玉器的玉料大多選用青玉、青白玉、碧玉山料,因這幾種玉料的韌性足,透光度高,不僅適合打磨成薄胎器皿,薄胎的通透質感通過這兩種玉料也能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

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青玉-花卉紋飾薄胎瓶 | 玉器編號:152892


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另外在薄胎外部,通常以金銀寶石鑲嵌或以陰刻淺浮雕效果的花草圖紋,以茛苕、西番蓮和鐵線蓮居多,一般以傳統的痕都斯坦花卉紋飾為主,很少使用山水或人物圖案,因為從器皿的藝術效果來說,山水、人物講究立體感,會使器皿的胎體厚薄不勻,光線射入其中,達不到厚薄均勻的光線效果。

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青玉-紋飾雕花瓶 | 玉器編號:151463


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隨著西方文化藝術的進入,當代薄胎玉雕已不再侷限於傳統的器皿形制與花草紋飾,在繼承痕都斯坦玉的基礎上,設計和技藝都更加突破,開闢了屬於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以多變的純雕刻線條代替金銀錯工藝,總體風格更加清新靈秀。

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墨玉子料-墨荷香插 | 玉器編號:153299


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過去薄胎技藝的高低可能只限於胎的厚薄,而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如何將藝術設計賦予這種靈透脆弱的載體更顯得尤為重要!漸漸的仿古紋飾、現代雕塑甚至其他門類的裝飾特點紛紛融入薄胎創作之中,既保留了“薄如蟬翼、輕若鴻毛、亮似琉璃”的特點,又給這門技藝注入了新的活力。

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青玉香插-竹葉蛙趣 | 玉器編號:163194


薄如蟬翼,輕若浮雲——和田玉薄胎玉器

薄胎的“薄”,它不僅僅代表著一種厚度,更是一種高深的藝術。希望這種典雅輕盈的玉雕藝術能夠再次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