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最不能做的三件事,做了不是捱罵就是貧窮一輩子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規則和制度,不管城市還是農村,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有法律的約束,也有道德的監督,還有良心的自責。我個人認為,農村有幾件事是千萬不能做的。

第一, 不能在未審批的情況下違規建房,要建符合農村政策和要求的新房。

在農村最不能做的三件事,做了不是捱罵就是貧窮一輩子

農村建房子

近年來,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農民不但會在城裡買房,也會在農村自家承包地裡建個新房子。但是,我國法律明文規定,農村村民自建住宅,是有要求的,一戶村民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也就是說,你家的的房子不能太多了,只能在一個地方建房,並且儘量將房子建在原有的宅基地或者村內空閒的地方,要是亂建,可能就是違法建築了,特別是不能建在農村的耕地上,現在我國的人口越來越多,耕地面積卻越來越少,要養活這麼多的人口,全國耕地總面積18億畝紅線必須要堅守,決不能因為城市化、及工業化而佔用大量耕地面積,否則,國家的糧食安全穩定恐怕會受到影響。

在農村最不能做的三件事,做了不是捱罵就是貧窮一輩子

農村建房子

其次,農村自建住宅還要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這個面積跟你家的人口數量有直接的關係,要不只要有錢,誰都在自家的承包地裡建高樓大廈,那必會佔用農村大量的耕地及林地面積,18億畝紅線恐怕難以守住。而且,農村建的房子,不允許出售給其他人,也不能用於出租。

再次,農村的新房要符合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新農村”包括5個方面,即新房舍、新設施、新環境、新農民、新風尚。這五者缺一不可, 其中“新房舍”就是要求農村建房要因地制宜,建設具有民族和地域風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設要符合"節約型社會"的要求,體現節約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徵。不能隨意的建設"農民豪宅",合理節約土地資源浪費。

在農村最不能做的三件事,做了不是捱罵就是貧窮一輩子

農村超生家庭

第二, 遵守計劃生育政策,不能超生。

目前,我國雖然放寬了二胎政策,但在部分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還是很嚴重,有些人為了所謂的香火傳承,不斷的生孩子,不管前面多少胎女兒,他們是不生兒子誓不罷休。

在過去,或許有養兒防老的說法,但是現在,往往孝順父母的,往往不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兒子,而是女兒,雖然有很多農民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是還是不生兒子不罷休,在他們的心中,兒子才是自己的繼承人,我不知道一個農民有啥好繼承的,是生個兒子繼承自己的金礦,還是繼承自家的幾畝泥巴?

在農村最不能做的三件事,做了不是捱罵就是貧窮一輩子

優生優育家庭

當然,也有一些生了兩個兒子的,想生個女兒的也有,因為女兒,是他們貼心的小棉襖,到時候兒子不聽話,還會有女兒孝敬他們,我就認識有一對夫妻,為了生個女兒,冒著超生被罰款的危險,還是要生個三胎,但事與願違,最後還是生個兒子,只能悄悄的躲在牆角抹眼淚。為什麼會哭?因為生了兒子,就代表要給他們買房結婚啊。現在不管農村還是城市,女人都很挑剔,你人品好不好是一回事,但有房子絕對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想結婚,就必須要有新房,就算在城裡沒有買房,在農村也要建一棟漂亮的房子,否則,結婚的事就免談了。而大部分農村家庭,能夠在城裡買一套房就要傷筋動骨了,買兩套,恐怕要省吃儉用幾十年,父母累得奄奄一息了,要是買三套,把自己賣了都換不到三套房子啊,他們還不哭嗎?

在農村最不能做的三件事,做了不是捱罵就是貧窮一輩子

農村孝敬老人

第三, 不能不孝敬老人。

由於農村的養老體制並不完善,農民大多數沒有購買養老保險,自己能否安享晚年,完全要看兒女是否孝順,孝順的,一個月會給你幾百塊錢生活費,不孝順的,經常帶三五狐朋狗友來你這裡混吃混喝已經算好了,更過分的,還嫌你做的飯菜不好,還要伸手向你要錢,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在農村最不能做的三件事,做了不是捱罵就是貧窮一輩子

農村老人

農民辛辛苦苦累了一輩子,到老了,生活卻無法保障,由於自己生活在底層,大多數的農民在年輕的時候為家裡的吃飯問題奔波勞累,沒有太多的能力,也沒有充足的經濟實力去培養自己的孩子,導致大部分農民的後代,因為受的教育較低,人生起點也較低,長大後還是個農民,重複著自己曾經的故事,為養家餬口奔波勞累,導致農村老人生存異常艱難。但是,有些不孝順的兒女,不但不關心照顧自己的長輩,還覺得父母給予自己的不夠多。而他們對待自己父母的一舉一動,都被他們的兒女看在眼中,等他們老了,他們的兒女又學著他們的樣子,將啃老的傳統繼續傳承,形成惡性循環,極大敗壞了農村的風氣。

在農村不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但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這三項,不知道你們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