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子被堂姐冒名顶替上师范,自己却种田,她要怎么办?

穷人家的孩子如果想要翻身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读书考上大学,学业有成再或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捧上人人羡慕的金饭碗,或者找一份白领工作,平平淡淡的过着普通城里人的生活,二是通过自身努力,艰苦创业,自己做老板,将家安在城市,但在河南长葛市的黄海霞女士,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考上了许昌师范学校,迎来了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她却没有把握这个机会,留在家做一个耕田种地的农民,这是怎么回事呢?

河南女子被堂姐冒名顶替上师范,自己却种田,她要怎么办?

黄海霞

这是还要从25年前说起,1993年秋季,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黄女士参加了当年的中考,并以498分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许昌师范学校,眼看自己就要跳出农门,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她非常兴奋。满怀希望的等着录取通知书,谁知道,这一等就是十几年,直到她嫁为他人妇,孩子也有了,那通知书还没有来。

直到十几年后,她才发现:当年自己的学籍被人顶替了,而顶替她的人竟是大伯家的女儿,自己的堂姐——黄风玲,读师范的黄海霞还是叫黄海霞,不过是改了名字的黄风玲,两人的命运也因为这一纸录取通知书而改变,假冒的黄海霞成为了一名受人尊重的小学老师,而真正的黄海霞却依然是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河南女子被堂姐冒名顶替上师范,自己却种田,她要怎么办?

黄海霞的毕业登记表

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一个中专有什么了不起的,别人顶替自己读了就算了,那是因为你不了解当时的行情啊,那时候的中专,可比现在的一本吃香多了,一毕业就是国家分配的正式工作,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你现在的一本毕业能享受这个待遇吗?想进事业单位或者当公务员,还要再次参加考试,而且不一定能考的上,可想而知那时候中专的含金量了。

河南女子被堂姐冒名顶替上师范,自己却种田,她要怎么办?

黄风玲 的体检表

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地区之间富裕程度不一,农村小孩的求学、就业、创业等资源都非常匮乏,农民的后代,想要跳出农门,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考上大学、出人头地,不再再过着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这在城里的孩子眼中,觉得非常平常,但在很多农村孩子的世界中,脱离农村,进入城市,却是他们最大的梦想。多少年来,千千万万个的农村孩子,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只为了那个简简单单的城市梦。

现在的农村孩子哪怕考上了大学,也不一定就代表他能在城市立足了,他们的资源少,毕业后无论做什么。都还要靠自己打拼,只不过比 那么没大学毕业证书的农民起点要高那么一点点,在“官二代”、“富二代”上大学的时候,他们根本不用为工作和房子发愁,因为他们的父母早已给自己铺好了锦绣前程,只要等到大学毕业毕业,按照父母的安排一步步向前即可。

河南女子被堂姐冒名顶替上师范,自己却种田,她要怎么办?

农村孩子怎么出人头地

而农村的学生呢,选择只有两个:一是留在大城市打工,好的话能进个待遇优厚的外企,差的话可能进一个连天天加班,还没任何福利的私企,二是去中小城市,找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或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个公务员,不过能靠自己的真本事考上去的人不多,几百个人抢一个岗位,考上的机率会让你怀疑人生。至于大学生毕业回农村?算了,还没回去,口水都会淹死你,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每次提出来想回家包几十亩地,发展种植业,老爸就非常反对,他说,哪怕在大城市要饭也不要回农村,他丢不起这个脸,我在想,一个农民的面子就这么重要?在城市靠打工拿个几千万把块钱,还真的不如我回家种地那么自由,开心。

河南女子被堂姐冒名顶替上师范,自己却种田,她要怎么办?

农村孩子怎么出人头地

很羡慕90年代初期的中专生,一毕业就可以享受到国家分配的工作,那时候的中专毕业证的含金量。甚至超过了现在的部分研究生学历,毕竟现在的研究生也不一定能享受到国家分配工作的待遇,只可惜在90年代末期,中专生毕业后已经不能享受到安排工作的待遇,现在连大学生满大街都是,中专生更是一个不值得炫耀的学历,不过想想那时候中专生这么牛,要是黄海霞当时收到了那一张录取通知书,她的父母肯定砸锅卖铁也会供她读书,只是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套用她自己的话说:如今她已经40多岁,用多少钱都买不回她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