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電影的宣傳與發行,也就是宣發,是電影票房成敗的關鍵之一。

成功的宣發能把一部爛片捧上天,失敗的宣發能把一部好片埋在土裡,2019年初刷屏的宣傳短片“啥是佩奇”給動畫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推波助瀾,2018年末《地球最後的夜晚》營銷“玩過了頭”,導致電影慘遭痛批。

接著回顧下去,2018年的中國電影宣發可真是爭議不斷。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1.“掛羊頭賣狗肉”

《地球最後的夜晚》嚴格來說不算是“掛羊頭賣狗肉”,電影本身的品質並不差,只是因為宣傳方找錯了目標群體,看不習慣這種“矯情”文藝片的觀眾一氣之下才大罵“爛片”,以宣洩自己被“欺騙”的不滿情緒。

真正“掛羊頭賣狗肉”的,是暑期檔所謂的《愛情公寓》電影版。首先片方打著“愛情公寓”IP的情懷牌,宣傳資料寫著“原班人馬十年催淚重聚”,陳赫、婁藝瀟等主演也真的“迴歸”,原版電視劇的粉絲很快就坐不住了。

等到電影快上映的時候,電影片方被曝出侵權,控訴電影版的,是劇版的版權方。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有一種比較靠譜的猜測是,電影版片方一開始拍的是《新次元冒險家》,之後為了吸引粉絲,硬是把電影片名改成《愛情公寓》,宣傳方面大賣情懷。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投資方為了“情懷”而改電影片名是很常見的事,比如林子聰導演的《笑林足球》,一開始並不是這個片名,但投資方認為這樣好,林子聰也不得不從命,不從命就拿不到投資啊。所以也難怪有那麼多國產片有著“諧音詞”的弊病,有時候並不是導演說了算的。

果然《愛情公寓》在上映之後,露出了“狐狸尾巴”,除了主演之外,電影內容和原來的“愛情公寓”並關聯,反倒是一部活生生的“盜墓筆記”電影版。

有網友戲稱,這明明就是“愛情公墓”。

然而在口碑失利,網絡罵聲不斷的情況下,《愛情公寓》還是拿到了超過5億人民幣的票房。

既然情懷這個“羊頭”這麼見效,那為什麼不掛上去呢?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2.海報抄襲

海報抄襲是中國電影的一個“老毛病”了,近年這個老毛病已經改善了許多,起碼主要的正式海報已經幾乎見不到抄襲的影子。

萬萬沒想到,2018年的海報抄襲事件會出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我不是藥神》身上。

電影的多款票房宣傳海報涉嫌抄襲日漫《海賊王》、《我的英雄學院》的漫畫彩頁。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隨著爭議聲不斷鬧大,電影官方發佈了致歉聲明,似乎是承認了海報確實存在問題。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這當然跟電影的主創沒半毛錢關係,《我不是藥神》已經足夠優秀。但因為宣傳方面的“粗心大意”,而給本來好好的電影抹了黑,那真是有些可惜了。

另外,每拿一億票房就做一款海報,真的有這個必要?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3.無關人員站“C位”

時間再往前,漫威10年大戲《復仇者聯盟3》在中國的重要宣傳活動遭遇“差評”風波。

先是紅毯活動的安排方面,策劃方估計是嚴重低估了漫威在中國的影響力,不設門票,粉絲想來就來,導致最後活動場地迪斯尼小鎮嚴重超載,現場情況非常混亂,粉絲們在社交網絡上宣洩著憤怒,所幸的就是沒有發生嚴重的踩踏受傷事故。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然後,就是慶典活動的入場券問題,真正看漫威電影的粉絲一票難求,某些歌手的微博卻大肆送票,真不知道這是漫威十週年慶典,還是歌手的巡演活動。

正式的慶典活動也沒好到哪去,遠道而來的幾位主演成了配角,變成演唱會就算了,主演列隊歡迎歌手們登場的照片更是領許多漫威粉絲怒不可遏。不管情況是否屬實,很明顯主辦方已經抓錯了重點。

最後,就是“臭名昭著”的“C位合照”了,在哪裡都是站中間的小羅伯特·唐尼被擠到了一邊,表情嚴肅...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再加上活動舞美,與其他幾個國家的相比起來著實太過簡陋,完全對不起“十週年”的隆重感。官方不出面道歉,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其實這種國內明星“搶C位”的情況並不少見,為了吸引更多的受眾,許多好萊塢大片的宣傳都會拉來國內明星作為影片的“宣傳大使”,《星球大戰7》《王牌特工2》、《銀翼殺手2049》等大片無一倖免。

你要請一些有實力有演技的專業人士做些推薦宣傳無可厚非,但請一些只會擺pose壓根不懂電影的流量明星,真正的電影粉絲就不滿意了,肯定會有人覺得,某些無關人員的宣傳是在“玷汙”電影。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還有一些與電影根本不搭邊的所謂“中文推廣曲”,強行把歌手P進電影裡面,實在是有些尷尬。

那請這些“宣傳大使”真的有用?

有。

流量明星之所以叫“流量明星”,是因為別人有流量啊。至少一些“腦殘粉”會為了自己的偶像貢獻票房,但這些“腦殘粉”的貢獻能不能收回請明星代言的成本,值不值得去請,那就需要各個宣傳方好好反思和考量了。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4.假票房造勢

票房收入反映了電影的火爆程度,許多普通觀眾都會先看看哪部電影更受歡迎,才做出選擇。

於是為了能造成“羊群效應”,一些不擇手段的宣發想出了壞點子,票房造假。

早前有《捉妖記》,《葉問3》的軒然大波,2018年則有《後來的我們》的滿城風雨。

根據網絡上的爆料,《後來的我們》利用了預售票這個渠道,以超高的預售票房成績爭取到大面積的排片率,以便獲取更高的票房成績。宣傳方也不停藉著預售票房的成績為影片造勢。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只是等到首日電影上映後,卻出現大面積的退票,就有人質疑片方是在自己“刷票房”。

之後貓眼平臺做出了聲明,就連國家電影局也介入調查,人民日報官博“點名批評”。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先不管情況是否屬實,宣發這麼一“折騰”,還真幫一部口碑平平的電影拿到“10億+”票房,不知道這應該是慶祝呢,還是應該反思。

如果說找無關的明星充場面是“愚蠢”的宣發方式,那麼票房造假就是“卑劣”的。

利用卑劣的手段,就算達到了目的,也是可恥的。

如果明知可恥的還要去做,那就是厚顏無恥的。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5.過度的營銷炒作

隨著網絡段子和小視頻的流行,電影的宣傳也不會放過利用這些網絡文化來為影片增加曝光度。

2018年最為成功的案例,應該屬於賀歲檔的《前任3:再見前任》。利用各種段子和“前任”的噱頭,電影在網絡上創造了超高的話題度,“看前任3遇碰到前任”等事件接連上熱搜,再加上兩首傳唱度非常高的主題曲,近20億人民幣的總票房,宣發功不可沒。

但從電影的角度看,這次宣發是不值得學習的。大量的網絡段子確實為電影增加了曝光度,但並不能幫助觀眾瞭解電影的內容。

真正優秀的宣發應該更關注電影內容本身,而不是用各種“花言巧語”來誘騙觀眾買票。過度的營銷炒作終究會換來觀眾的唾棄,《前任3》票房是贏了,可自身品質不佳,終究還是躲不過“爛片”的標籤,而加上俗氣的營銷方式,電影就變成了“爛俗”。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就算是品質經過國際電影節“認證”的《地球最後的夜晚》,也因為過度的營銷炒作吃到了苦果。

誠然,要做到“潔身自好”,又想要有上熱搜刷爆社交平臺的效果,不是一件易事。在利益面前,人心是脆弱的,很多宣發公司總是禁不住誘惑,用一些拙劣的手段達到目的,是人性的弱點所致。

宣發也是電影的組成部分,電影的製片方要做到“質量為重”,不能總是拍急於求成的“圈錢電影”;宣傳方也需要做到合理合規的宣發,不搞欺騙大眾,拙劣的“套路”營銷,中國電影,才能夠全方位地健康發展。

所以中國電影的宣發們,請自重。

票房造假,掛羊頭賣狗肉,2018年中國電影宣發糗事盤點


人和人之間,不都是由誤會組成的嗎?——《地球最後的夜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