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他滿頭白髮,黯然神傷,眼角流露出的倦怠,一點點在向世上昭示隱退的信息。

56歲了,那個電影裡嬉笑怒罵,彷彿永遠年輕的周星馳,正在離我們而去。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1.我們這一代人,很難想象沒有周星馳的童年。

2007年,美國《時代週刊》將他評為唯一一個“亞洲英雄”,將他譽為中國的查理卓別林。

他是繼承者、開拓者,是一代人無法繞開的人物。

他用自己的努力開創了一個時代。

我還在讀小學時,就從CCTV6上接觸到了第一部星爺的作品——九品芝麻官。

多麼諷刺,多麼現實的官場喜劇,讓漸漸懂事的我笑得合不攏嘴。

緊接著,《賭聖》、《唐伯虎點秋香》、《大內密探零零發》、《少林足球》……每一部作品都讓我流連忘返,受益匪淺。

我也終於從父親那邊得知了他的名字。

極少關心娛樂圈的父親卻這樣評價他:

他是少有的天才。他的電影能帶給人們力量……他是我唯一尊敬的明星。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從此,“周星馳”的名字,深深映刻在我的腦海裡。

很喜歡星爺扮演、塑造的一個個小人物形象,它們默默成長,用自己的經歷創造了鹹魚翻身的可能,帶給這個世界以歡笑,以希望。

星爺的成功在於他把具體的個人形象,消融進了永恆的時光——電影中,組成了龐大、深遠的符號系統,以喜劇的形式,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人們的深層記憶中。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2.世人冠以天才之名

從星仔到星哥,再到星爺,周星馳的天賦與努力逐漸被世人所認可。

世人便冠之以“天才”之名,對他的褒獎數不勝數。

真正的經典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看……”而不是“我正在看……”的電影;

是每次重溫都像初賞那樣帶來發現的電影;

是即使我們初賞也好像是在重溫的電影。

星爺的電影便具有如此這般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魅力。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廣泛的題材和無厘頭式的喜劇風格是星爺善用的法寶;

對小人物的深刻塑造,以喜劇形式演繹悲劇題材則是星爺的一貫作風。

《國產凌凌漆》裡的黑色幽默、政治諷刺,《審死官》裡對制度的批判,《大話西遊》中讓每一個文青都難以忘卻的情感,《食神》給予觀眾人生顛蕩起伏的即視感……

星爺出品,必屬精品。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出道以來,星爺共取得香港電影金像獎18次提名、獲獎記錄,8次紫荊獎記錄,6次金馬獎記錄;

國內外各類獎項加在一起共有數十項,內地總票房突破50億人民幣,他作為中國影視界的頂樑柱,當之無愧。

可星爺卻不以為然:“不喜歡響應,默默拍自己的電影。怕不拍大家就把我忘了。

《美人魚》雖然比星爺早年的作品遜色不少,可仍然不能全盤否定它的優點。

順應時代的環保主題、震撼人心的特效、無厘頭模式的傳承,再一次讓我們看到了周氏喜劇的盎然生機。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一直以來,星爺都沒有重複過自己。

他只是在表達,只是在抒發。

喜悅、孤獨、恐懼、遺憾,各種情感堆砌,人性的方方面面被他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只是在向世人展示一顆永不枯竭的心靈。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3.星爺,你不能看到我們的成長。但是我們,一直看著你的成長啊。

我們讀著你的故事,看著關於你的報道,目睹你從無人問津的小人物,成長為喜劇大師,家喻戶曉的明星。

可後來,遠去的朱茵、羅慧娟,疏離的吳孟達,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一段段神奇的故事,最終都化成泡影。

1995年和朱茵分手,2012年初戀情人羅慧娟因病去世,所有曾經美好的感情消散一空;

和吳孟達也已經17年沒有再合作,許多曾經所謂的朋友,都漸行漸遠,漫無目的。

周星馳50歲時宣傳西遊降魔篇接受柴靜專訪。

柴靜:“準備什麼時候結婚?”

周星馳:“應該沒機會了吧,我現在這個樣子,你看還有機會嗎,我都這個年齡了,我就是運氣不好

。”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在娛樂圈,承受多少讚美,就要忍受多少非議。

總是有人批判、諷刺你。

抱怨你性格不好、人緣差、人品惡劣……你無數次地被質疑、被排擠。

沒錯,星爺確實是有缺陷的,是有侷限的。

因為他只是天才,不是神。

宋子文曾評價星爺:“他沒有攏著一幫兄弟當大哥。他一直是孤家寡人,單打獨鬥,他一直很封閉”。

他會為了利益糾紛與其他人發生矛盾;

他也幾乎沒有公關能力,極少參加商業活動,不在乎外界的聲音;

他內向,不擅長與人交談;

他控制慾強,對藝術的追求到了極端狂熱、偏執的地步。

但這一切的直接受益者,並不是他,而是觀眾。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星爺說:“我不願意說,只願意做,因為別人不會聽你說什麼,而會看你做什麼。”

星爺就是星爺,他對得起我們的尊稱。

他是真正有能力,也願意為觀眾服務的影人。

他讓觀眾看到了更加精彩、有趣,被反覆打磨、篩選的作品,卻刻意隱藏了自己內心的矛盾、掙扎,在銀幕上抹去了一切艱難困苦。

他就如同那些電影中一個個失魂落魄的小人物,被遺忘,被厭惡。

許多人只看到了他表面上的風光,從沒有發現他背後的心酸與艱苦。

星爺年輕時擺地攤賣過指甲鉗、推著小車去酒樓賣蝦餃、在五金廠打工,還騎著車在尖沙咀兜售報紙。

幹著最幸苦的活,卻拿著最低的報酬,享受著最少的關注度。

愛情的失敗,友情的斷層都逐漸將他引入一條自我封閉的不歸路。

他為了事業投入太多精力,為了電影注入太多心血,為了取悅觀眾,笑得太多、太大聲。

以至於現在許多次,當我看見電影裡他的笑臉時,都抑制不住想哭的衝動。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劉鎮偉講過一個故事:

那年我和周星馳吃飯,他問,為什麼我那麼容易愛上一個女孩子?我說,你那不是愛,你那是花心。他沉默低頭吃飯。後來我才覺得,他只是太孤獨了。

當他終於被認可、被讚賞,成為一個時代的價值導向,成為一代人的精神信仰,我們在談論他的時候,其實就是在談論我們自己。

星爺並不是孤獨的。

每一個用心生活的人都能體會他的自我沉默,每一個努力奮鬥的小人物都明白他的辛酸苦楚。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他最真摯的朋友。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4.星爺老了,但喜劇未老。

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裡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民眾,就沒有天才。

星爺的成功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努力,還有他人、時代奉獻的合力,他是上帝賜予觀眾最珍貴、最欣慰的禮物。

雖然“周星馳”作為一種偉大的外化形式漸漸褪色了,但其中蘊含的喜劇精神將長久地流傳下去。

吳孟達這樣評價周星馳:“星仔這些年有過輝煌後的迷失,但已經越來越學會包容。

人類對電影的探索正步入一個新階段,我們都在努力成為孕育天才的土地。

而星爺,就如同茫茫黑夜中的指路燈,驀然長存,忍受孤獨與非議,只為遲到的後人們開闢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

正因為有他的存在,才讓我們明白:不僅有腳下無盡的路,還有天空中閃爍的星。

5.從小“窮”慣了,卻默默捐款

在他的生活裡,除了思考電影,就沒有娛樂,不去旅遊不去享受。香港媒體都知道,周星馳沒什麼好偷拍的。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周星馳有一輛古董法拉利,但很少開車。

他喜歡自行車,最愛穿白T恤配上一雙運動鞋。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從小“窮”慣了,讓他因為錢的事情被人說是“忘恩負義”,王晶更是罵他:“雖然很有才華,但自私沒品。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可這些年,他默默捐款,金額也不是小數目。曾經0片酬參加《百萬富翁慈善之夜》,一舉拿下一百萬捐給瑪麗醫院做慈善。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汶川地震的時候也不手軟,一下子捐了3000萬。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他默默地幫助修建學校,在偏遠西北山區,周星馳自掏腰包捐獻30多間放映室和物質,並且捐助了100多所周星星小學。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最令人佩服的是,周星馳曾經為癌症中心捐獻過自己的骨髓!這也是至今可查的捐獻骨髓的華人藝人第一位!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從一頭黑髮到銀絲,周媽媽說:“他很善良,不諳世事,從小到大都是如此。”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美國《時代週刊》曾這樣評價:如果香港還有查理·卓別林的話,那就是周星馳。

他是中國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

隱匿幕後之後星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卻是:“我的時間不多了”,希望不多的時間打磨出更好的作品吧。

看文章領紅包活動: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然後把文章轉發就可以領紅包了!!!!!!!!

關注和轉發後按以下操作:打開支付寶

輸入“ 531843166 ”先領支付寶紅包再領餘額寶消費紅包,現在一般都是直接隨機餘額寶消費紅包了。

周星馳身患孤獨絕症:我讓全世界笑過,可自己卻開心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