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戰略投資藍凌,大型企業移動辦公市場迎來變數

9月26日,藍凌在杭州召開發佈會,宣佈獲得來自阿里巴巴釘釘的數億元戰略投資,雙方將聯手共建釘釘企業服務大生態,推動中國企業智慧管理和高效辦公落地。

戰略合作到戰略投資,意味著雙方的合作深度再度升級。對藍凌,自然將獲得更多的資源傾斜。但對釘釘,戰略投資藍凌也就代表著加大在大型企業服務的投入,這一轉變到底是受盈利壓力的無奈妥協還是主動創新服務大型企業?值得深究。

釘釘戰略投資藍凌,大型企業移動辦公市場迎來變數

戰略投資或是釘釘盈利試探?

一直以來,有關釘釘盈利模式的疑問從未停歇。

從正式面世起,釘釘就以一種超乎尋常的發展速度在奔跑。至今釘釘的體量已經遠遠領先於其它企業服務產品,官方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3月31日,釘釘的企業組織客戶數量就已經超過700萬家,這在全球範圍內也是最大的企業服務工作平臺,釘釘僅用了三年時間。

跑得越快,伴隨在釘釘身上的疑問也越多,尤其是盈利模式。最初,釘釘定位到免費的溝通與協作平臺,業界猜測它很難長久持續,很快就會轉變免費的策略;後來,釘釘聯合夥伴推出智能硬件,業界認為智能硬件會成為其收費的方式。

現在看,很顯然釘釘並未走上這兩個所謂盈利方式的路。那這一次,釘釘與藍凌的合作關係升級,是否意味著釘釘走上很多SaaS的老路,開始從大型企業著手收費?

SaaS公司初創時以中小企業快速搶佔市場,待取得一定市場影響力後,逐步轉向大型企業服務實現收入和盈利,已經成為常態,畢竟中小企業付費意願和能力都相對較弱。

但據瞭解,釘釘與藍凌合作的專有云產品,釘釘並不參與收費,由主要負責服務的藍凌收取產品和運營服務費,在新希望、廣田裝飾、新東方、飛亞達、遠大集團等雙方合作的企業中,均是如此。這也意味著這一可能也被終結。

釘釘的盈利模式在哪?

對盈利,釘釘副總裁斯成此前也多次明確,釘釘現階段的重點仍是挖掘、滿足用戶的需求,並不著急盈利,並表示中國4300萬中小企業,釘釘只做到了700多萬家,仍然還有很多空間需要努力,商業化不是階段重點。

對釘釘來說,也確實不著急盈利,更重要的顯然是繼續拉開市場領先的幅度。

實際上,"用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這一阿里巴巴一直信奉的經營管理思想,在其很多業務上均有體現。如阿里雲從成立至今已經將近十年,即便是已經成為步入全球"3A"行列的雲計算服務商,依然並未將營收當作重點,主要目標還是推動雲計算價值的普惠落地,讓全家萬戶享受計算的價值。

對釘釘而言,亦是如此,幫助眾多依然停留在紙質辦公時代或傳統IT時代的中國企業,實現透明、高效、安全的辦公方式,是釘釘現階段發展的核心目標。

合作升級的誘因為何?

戰略投資的最終導向自然是雙方的共同利益,對藍凌來講此後資源傾斜是必然,對釘釘呢?

釘釘副總裁斯成在現場接受採訪時介紹,過去三年多時間來,釘釘不斷接收到來自大型企業的需求,他們希望通過釘釘實現智能移動辦公,享受雲與移動所帶來的透明、高效、安全的工作方式。

釘釘與藍凌的此次合作升級,自然有補充釘釘生態在大型企業服務方面能力的考慮。隨著釘釘過去幾年的發展以及與行業夥伴的共創,對各行業的服務能力持續增強,目前已發佈了新零售、醫療、地產、教育、餐飲等全行業的解決方案,這意味著釘釘生態的整體服務能力已經趨於完善。藍凌在大型企業智慧OA領域的十數年積累和管理經驗,對釘釘生態服務大型企業將起到補充作用。

因此,戰略投資藍凌,是釘釘生態主動創新、主動探索大型企業市場的結果。在雲時代,生態是每個企業發展的必然走向。釘釘生態的能力,就是釘釘的能力。當你試圖顛覆一個健康運轉的生態時,不再是與一家公司的對抗,而是與生態所有組成單元之間的戰爭,這就是生態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