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孩子們的第一次:世界這麼大,我也想要多看看

“丹晨姐姐,北京的秋天比麗江的還好看嗎?”、“天安門和故宮和電視裡一樣嗎?”、“北京的書是不是比大篷車裡的還要多好多?”在上週,阿里文學舉辦的“益起讀書”公益閱讀大篷車走進雲南麗江永勝縣的活動中,孩子們一直圍著阿里文學公益閱讀大使顏丹晨提問,想要對北京有更深的瞭解。似乎孩子們對於北京有用不完的好奇心,在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常聰和網文大神靜夜寄思和大家的互動中,類似問題也有極高的出現頻率。

麗江孩子們的第一次:世界這麼大,我也想要多看看

(孩子們在公益閱讀大篷車上圍著顏丹晨詢問關於北京的問題)

為了滿足孩子們的探索欲,阿里文學本週特別邀請了6位參與上週活動的小朋友來到北京,親身感受皇城古都的獨到魅力。 據瞭解,在四天的人文之旅中,孩子們會參觀國家圖書館、北京青少年科技技術館、天安門、故宮及“網絡文學+”大會等文化地標及盛事。

這裡的書比大篷車裡的還多

第一次乘飛機出遠門的孩子們雖然深夜才抵達北京,但強烈的新鮮感還是讓他們第二天早早就收拾妥當。“今天,我不到5點就醒了,可能是因為太開心了。大篷車裡的書已經很多了,圖書館裡的書應該會更多!”剛剛來到國家圖書館的蔡樹春小朋友就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眼睛裡充滿了期待與好奇。“這麼多書,要是有機會都能看看就好了。”站在樓梯上的孩子們發出陣陣感嘆。已經讀初二的子仲達小朋友則鼓勵大家,“咱們一起努力,以後到北京讀大學,就可以隨時來這裡看書了!”

麗江孩子們的第一次:世界這麼大,我也想要多看看

(孩子們在國家圖書館前合影留念)

而在科技館裡,孩子們則第一次見到了智能機器人、3D展示、天文儀器等平常只能在書裡見到的科技成果。各種趣味互動遊戲,更是讓大家興奮不已。

麗江孩子們的第一次:世界這麼大,我也想要多看看

(孩子們興致勃勃地體驗科技館內互動遊戲)

我以後也想寫自己的故事給大家看

穿過天安門廣場,孩子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領略紫禁城的雄偉壯觀,瞭解建築背後的歷史典故,小朋友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麗江孩子們的第一次:世界這麼大,我也想要多看看

(孩子們與帶隊老師在故宮前合影)

如果說故宮之旅激發了孩子們對歷史的興趣,那下午“網絡文學+”大會的體驗活動則可能是他們寫作的起點。

初到會場,孩子們還略顯羞澀。在參會作家老師們的鼓勵下, 大家漸漸活潑起來,有的孩子還主動提問。“那要是不知道寫什麼怎麼辦?”害羞的蔡玉福小朋友一邊問一邊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那就拼命地讀別人的作品。讀得多了,就知道如何下筆了。我以前就是這樣,積累夠了,自己就能寫了,甚至比別人寫得還要好。你現在讀幾年級了?”“四年級了!上次,在大篷車上還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蔡玉福小朋友驕傲地揚起小臉。“真棒!也可以多讀讀名著,看看大作家們是如何寫作的。要不要試試開始寫日記呀。”參會作家們的認可與鼓勵讓孩子們備受鼓舞。“我以後也想寫自己的故事給大家看。”子翔表達了自己的期待。“好啊,那你寫好後,要寄來北京呀!我們做你的第一個讀者。”現場的作家們紛紛表示期待山區孩子的作品。

麗江孩子們的第一次:世界這麼大,我也想要多看看

(“網絡文學+”參會嘉賓與孩子們積極互動)

在大會現場與孩子們積極互動的作家們則紛紛表示,“人生有很多10年,但如果剛好是10-20歲,那可能就是一輩子了。所以,在這個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給山區孩子一個契機去感受外面的世界真的很重要。”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人生第一次”其實擁有改變未來的巨大可能。而這其實也是阿里文學舉辦此次築夢之行的初衷所在,世界這麼大,孩子們應該多看看。

麗江孩子們的第一次:世界這麼大,我也想要多看看

(孩子們在“網絡文學+”現場)

對於阿里文學而言,公益不僅僅意味著簡單的物資捐贈,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們打破地域限制,擁有更好的眼界與格局。因此,阿里文學一直致力於通過閱讀和旅行為山區孩子們的人生賦能。正如余光中所說,“讀書和旅行都會改變人的氣質,讓人的目光變得更加長遠。”對此阿里文學頗為贊同,並表示以後也將繼續用這兩種方式關心山區孩子的心靈成長,為他們不斷提供開拓眼界的機會,讓他們的未來同樣擁有無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