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淨宗之聲的三件事、《觀經疏》預習重點(文聲對照)

關於淨宗之聲的三件事、《觀經疏》預習重點(文聲對照)

南無阿彌陀佛,蓮友們大家好。今天是正月初六,還在過大年當中,仍然給大家拜年。

《淨宗之聲》從2月2日開播至今已經近二十天,感恩大家的關注,以及熱情的鼓勵。希望我們共同合作,把《淨宗之聲》越辦越好。有三件事說一下:

1

第一,《淨宗之聲》可能還有一部分蓮友不瞭解,沒有關注,希望大家互相轉告。有些蓮友年紀比較大,可能不知道怎樣操作,大家互相幫助一下。像我知道的,宣城和我關係最近的蓮友,我問他,他說“我不知道啊”,都不知道,過年都沒有加,這個大家互相轉告一下。目前看的、聽的人數還不多。這個平臺對老年蓮友特別方便,因為不需要看文字,不傷眼,不認識字也可以聽,所以聲音對他們特別方便。

2

第二,《淨宗之聲》的頁面往下面推,底下有《淨宗18》的二維碼。

《淨宗18》是聲音和文字對照的版本,一般比《淨宗之聲》(聲音版)晚兩天,文字都是我們的法師聽寫、整理出來的。

文字有文字的優點和長處,可以讓我們細品慢嚼,看得仔細一些,如果想進一步來看文字的,這個平臺(淨宗18)要關注一下,就在《淨宗之聲》二維碼的下面。

法師們做了大量的工作,聲音有聲音的長處,文字也有文字的優點、特色。將來如果有可能整理,文字就已經是現成的了。文字每天發表之前,都會讓我過一下目,我也都會看一看。雖然是我自己講的,其實講過就忘了,或者說不怎麼掛那裡;自己再看,也覺得蠻新鮮的,當初回答的時候,可能都過了一段時間了。

這些問題的回答,當然沒有固定的答案,我覺得我們有心學教理的法師、蓮友,不妨以這樣的態度來聽:就是說有了問題,自己先琢磨,先不著急聽別人怎麼回答。“這個問題,要是我,要怎麼回答。”

這些問題都是在實際弘法、信眾學法、聞法過程當中實實在在的問題,不是考試編出來的幾個問題。所以往往生活性、隨機性特別大,我們也都會遇到,它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眾生心聲的反映,反映了人心。當然,我的回答也都是僅供參考,我也沒有那麼智慧,只是我自己在學習的時候,我的學習方法。

以前在看慧淨上人的《問答錄》,一般把問題看完後,我就會把書合起來,然後就想,“這個問題我應該怎麼回答”。從哪些教理、生活當中的事例,或者舉哪些比喻,從哪個角度來深入;或者看出他問題的背後還有哪些想問的事;或者說他這個問題本身有哪些不足、哪些模糊,還有哪些需要進一步明確的等等。這些方面自己先思考,然後再翻書看看上人怎麼回答,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收穫。

比如說上人從教理上這樣回答,這段引用的教證我還沒想到,“對”,這不就有進步了嗎?或者看上人回答的角度,他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一想,“嗯,這樣不直接回答的話,可能更加微妙。為什麼不直接回答呢?有道理。”這也會啟發人的智慧與思考。總之,有心學法、弘法,都要細細用心去思考、積累,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法義,還有和眾生討論,就更有底氣,更加深入、細膩一些。特別是看文字,會更加方便一些;聲音,當然也可以,自己調節。

關於淨宗之聲的三件事、《觀經疏》預習重點(文聲對照)

3

第三,目前計劃五月份準備跟大家共同學習善導大師的《觀經疏》。這是一件系統工程,也是法門的一件喜慶之事。有很多蓮友準備跟進,到時候我們再發布通知。

有人問到,學習《觀經疏》,現在要做哪些預備工作?這個問得很好,我在這裡簡單說一下:

《玄義分》

全部都是重點。

《序分義》

第五“欣淨緣”,第六“散善顯行緣”,第七“定善示觀緣”,這三緣是重點。尤其是“欣淨緣”當中有所謂“通別五文”:“通請所求、通請去行、光臺現國、別選所求、別請去行”,這裡意義比較深,是重點。這是《序分義》。

《定善義》

第七觀、第八觀、第九觀,這是重點。第七觀“無量壽佛住立空中”,這裡是韋提希夫人得忍的地方,得法益的地方,也是阿彌陀佛顯彰自身弘願的地方,要注意看。第八觀“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一大段解釋。第九觀就是“三緣”的解釋,“光明遍照,唯攝唸佛”“親緣、近緣、增上緣”的解釋。

《散善義》

上品上生“三心”的解釋,以及“十一門料簡”,這是重點。

《流通分》

“念觀比較、付囑唸佛”,還有“讚歎唸佛”,這些都是重點。

希望有心的人,對《觀經疏》現在開始就要多看多讀。我要跟大家共同學習《觀經疏》,每天都在備課,雖然我已經讀了多遍,但仍然要反覆去讀。所以,大家想要得到好的學習效果,當然要作準備,沒有準備去聽,能不能聽到十分之一都不清楚,一定要有準備。這是就《觀經疏》的原文來說的。

另外,上人寫的《觀經疏綱要》要通篇看,可以作為預習,我們也會講解。接下來,就是上人寫的《觀經疏》前面的序文,“兩處眼目、兩處心要”,很簡略,我們也會講解,這個也要預習一下。

關於淨宗之聲的三件事、《觀經疏》預習重點(文聲對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