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益領域十大關注事件

2018年12月21日,2018中國公益年會於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會上發佈了由《公益時報》社通過問卷網評選整理出的“2018公益領域年度十大關注”。

1.脫貧攻堅:中央支持,企業發力,精準脫貧大力推進

2018年公益領域十大關注事件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制定《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強調要堅持調動全社會扶貧積極性,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作用。在此前後,恆大集團計劃2020年前在畢節無償投入110億元扶貧;中國平安正式啟動總公益投入為100億元的“三村建設工程”……社會力量規模化投入,助力精準脫貧提速。

2.凡人善舉:農民黨員,捐贈茶苗,先富幫後富感動社會

2018年公益領域十大關注事件

4月,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20名黨員聯名向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提出願意捐獻1500萬株白茶苗幫助貧困地區脫貧。總書記收到來信後高度重視,專門委託中辦調研室傳達了問候。總書記表示:“同志們致富不忘黨的恩,打算捐贈茶苗幫扶困難群眾,這種為黨分憂、先富幫後富的精神值得肯定。來信已轉有關部門處理,希望同志們把幫扶困難群眾這件事做實做好做出成效,帶動更多人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代問村裡的鄉親們好。”

3.慈善法規:信息公開,保值增值,配套法規構建完成

2018年公益領域十大關注事件

為了推進《慈善法》的落實,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民政部等40個部門和單位聯合簽署《關於對慈善捐贈領域相關主體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民政部先後出臺《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慈善組織保值增值投資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至此,《慈善法》配套法規體系基本構建完成。

4.機構建設:登記管理,培育打擊,社會組織規範前行

2018年公益領域十大關注事件

1月,民政部發布《關於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的意見》,提出力爭到2020年,實現城市社區平均擁有不少於10個社區社會組織,農村社區平均擁有不少於5個社區社會組織;4月-12月,民政部聯合公安部開展集中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8月,民政部官網公佈了《關於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既積極促進,又嚴格管理,社會組織走上規範發展之路。

5.購買服務:修改辦法,加強評價,資金使用趨向規範

2018年公益領域十大關注事件

6月,財政部就《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在《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暫行)》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關於績效管理的要求;8月,財政部發布了《關於推進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的指導意見》。政府購買服務的績效管理將更加科學有效。

6.社會捐贈:“冰花男孩”,先捐後疑,慈善常識亟待普及

2018年公益領域十大關注事件

1月,雲南昭通魯甸縣一名頭頂風霜上學的孩子照片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社會力量紛紛捐款幫助這名“冰花男孩”。而後,則有網友質疑捐贈款項沒有全部發給“冰花男孩”。魯甸縣教育局局長則回應稱,在捐贈人沒有指定的情況下,款項將用於解決類似“冰花男孩”一樣的孩子的問題。該事件引發全民對於募捐發起說明及善款使用有效性的討論。慈善捐贈常識在中國的普及任重道遠。

7.捐贈數據:中國慈善榜發佈,全景展現,大額捐贈明顯增長

2018年公益領域十大關注事件

4月,第十五屆(2018)中國慈善榜在水立方發佈。上榜慈善家共172位,2017年度合計捐贈76.0817億元。上榜慈善企業721家,2017年度合計捐贈120.7864億元。與2016年度相比,呈現明顯增長態勢。同時揭曉的還有中國基金會榜單、中國慈善明星榜。《2017中國慈善捐贈藍皮書》同時發佈,對2017年度公益慈善行業的發展進行了全景式的描述。

8.研究報告:規模測算,N-GDP出爐,僅佔GDP0.37%

2018年公益領域十大關注事件

7月,國家行政學院課題組發佈《社會組織經濟規模(N-GDP)測算研究報告》。社會組織經濟規模是指一定時期內法人社會組織產出的新增產品和服務及其相關價值總和。報告顯示,全國社會組織增加值總量約2789億元,佔當年GDP的0.37%,佔當年第三產業增加值的0.73%,其中社會服務機構增加值約2272億元,社團增加值為356億元,基金會增加值約161億元。

9.抗震救災:汶川地震,十年祭奠,社會力量在反思中前行

2018年公益領域十大關注事件

社會力量參與汶川抗震救災迎來十週年。各界紛紛舉行紀念活動,總結十年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經驗,展示十年建設成果。從無序到有序,從單打獨鬥到平臺共建,從民間自發到官民協同,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在反思中走向專業化之路。

10.社會工作:職業晉升,崗位設置,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2018年公益領域十大關注事件

3月,民政部網站正式對外公佈了《高級社會工作師評價辦法》,標誌著我國建立了初、中、高級相銜接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體系;10月,國家衛健委公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考核指標》,醫務社工制度首次被單獨列為一級指標。社會工作進入發展新階段。

(數據來源:問卷網wenjuan.com)

2018年公益領域十大關注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