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拼購的最大贏家是誰?

社區團購、拼購的最大贏家是誰?

拼購、社區團購必成2019零售大戲,蘇寧要結束戰爭!

社區團購再次吸引了風投的目光,據說那批投資網約車、共享單車的VC已經在這個領域撒下“誘餌”,希望再次招來騰訊、阿里這樣的巨頭接盤,演繹估值翻倍的好戲。

有位知名投資人(曾投資一家TOP2的共享單車)說,社區團購模式一眼就看明白了,一個小區幾百戶共同購買一種商品,所以能做到價格比超市便宜,還有一定利潤,所以盈利模式成立。

這位投資人對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也有過類似判斷,然而卻在單車寒冬來臨前退出了。這些資本投資“互聯網+”類模式創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快速套現,根本沒有等待其成長起來並IPO的耐心。

他們擅長的是吹大估值,找接盤俠,然後自己快速退場,不管接下來的洪水滔天、一地雞毛。他們將資本冷血的本質演繹的淋漓盡致!

在12月27日的蘇寧年貨節上,蘇寧宣佈進軍社區團購,將在1月中旬全面上線。看到這個消息後,我十分興奮。因為零售領域不同於共享單車,這是一個需要有戰略耐性,需要有專業能力的市場,“正規軍”蘇寧的加入,是消費者之福、是行業之幸。

社區團購的誕生是必然。

拼購、社區團購是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等共享經濟之後,又一個被資本看上的領域。

這個市場的出現,得益於三個方面:

其一,微信和小程序全民化普及的紅利。無論是18歲的少年,還是80歲的老嫗、老叟,人人都在用微信。微信群讓團購的組織成本極低,近乎於零。在沒有微信以及微信小程序這種全民社交工具普及的時代,你需要下載團購軟件,雖然只需要點點手指,然而卻是巨大的攔路虎。

其二,商品採購成本、運輸成本、服務成本都被降低。因為一個小區的訂單被大量集中在一起,實現某個商品的“爆品”,這樣採購價格就會降低;由於直接從地頭、灘頭採購生鮮,直接當日運輸到戶,節省運輸、人員服務成本。因此,社區團購商品的價格遠低於菜市場、超市,比如,蘋果只需要2元一斤,而超市裡要4元。

其三,生鮮商品的特殊性。生鮮商品因為無法標準化,所以沒有強勢的品牌效應,也就無所謂控價。因此,只要採購量足夠大,貨源足夠接近生產端,就能保證低價。而且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又是用戶自提,即使低價也能有不錯的利潤。

基於以上三點可以看出,社區團購興起是必然的趨勢。

2

社區團購的五大 核心競爭力。

社區團購屬於拼購的一種,它的第一批創業者,多是草根出身,和當年共享單車類似。因為這個創業沒技術門檻,資金門檻相對也不是很高。

比如,花2萬買一輛箱貨小車,到一個小區蹲點認識幾個家庭主婦,讓他們把小區的人更多拉入微信群,然後找一個能說會道,人緣好的做“團長”。

每日讓團長統計青菜蘿蔔水果的需求,晚上下班的時候準時出現在小區門口等居民過來領貨。而且進貨的資金都不需要自己掏,全都是定金,這就是“以需定產、零庫存”。

社區團購的五大核心競爭力:產品、物流和倉儲、團長、提貨點和資金。

產品好壞決定了口碑、物流和倉儲決定了成本、團長決定了團隊、提貨點決定了效率、資金決定了拓展市場的能力。

其中,物流、倉儲、提貨點才是社區團購的靈魂,是零售的基礎設施,是草根創業者一時半會無法具備的。想要大社區團購持久戰,並做大做強,又不可或缺。

而社區團購對於蘇寧這樣的零售巨頭來說真可謂是為它“量身打造”的。

首先,產品的競爭力有保障。蘇寧易購、蘇寧生鮮在產地直供上競爭力遠遠強於那些創業者。蘇寧早已開啟“包地、包山、包湖、包海”模式,生鮮商品可以從源頭採購,並且有專業的採購團隊控制品質、成本。

其二,在物流和倉儲方面,蘇寧有著遍佈全國的前置倉、生鮮冷鏈物流。這種零售基礎設施,才是這場社區團購戰役的核心競爭力。蘇寧計劃在2019年建設1100個前置倉,生鮮冷鏈物流也在大規模的建設中。

其三,十萬團長,覆蓋2000萬用戶。蘇寧全國有25萬員工,分散在不同的小區裡。這群人都可以應聘成為團長,這些員工做團長的戰鬥力、忠誠度和服務意識,根本不需要培訓。估計以蘇寧的執行力,10萬團長可以立即招滿,立即上崗。

其四,10000家以上的蘇寧小店做提貨點。蘇寧小店實現了社區、CBD、醫院、學校、企業、交通樞紐等場景的全佈局,服務覆蓋70座城市、20000個社區、6000萬用戶和15000個社群。這些提貨點,輻射周邊至少兩到三個小區,一方面具有品牌背書,另一方面也大大節約成本。這同樣是那群草根創業者不具備的。

通過社區團購,可以激活蘇寧曾耗費巨資建設的前置倉、冷鏈物流以及小店,提高這些零售基礎設施的利用率,從而整體上帶來成本的節約,提高利潤率。

蘇寧加入社區團購,必然給這些草根創業者帶來較大的壓力。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卻是巨大的利好。

風險投資在共享單車、共享汽車這些領域瘋狂的後果,不會影響到最核心的民生——吃飯,即使是一地雞毛也無所謂。然而生鮮零售關乎每個人的吃飯問題,這不得兒戲,更不得任由風險資本瞎搞、亂搞!

3

從電商到拼購、拼團,是零售業的自我革新。

零售的核心就是要提高供應鏈的效率、降低成本。電商相比較線下零售,提高了供應鏈中貨物和資金的週轉率,降低了流量獲取成本;

拼購,相對於傳統電商,依靠社交分享模式又再次降低了流量獲取的成本,並瞬間形成許多品類的“爆品”,從而實現“以需定產”,大幅降低成本。

而社區拼團,又再次降低了生鮮商品的採購、物流和倉儲、配送成本,這是對生鮮電商模式的再優化和改造。

目前,無論是拼多多,還是蘇寧、京東都在大舉進軍拼購市場,這是因為第一批網購用戶的紅利基本吃完了,三四線、中老年人的網購紅利正在因微信的普及而開啟,流量下沉成為必然。

拼購成為電商的最重要增量,同時也有助於通過需求側支持供給側改革,幫助大量中小製造企業擴大內需市場,樹立品牌。

比如,蘇寧拼購要幫助1萬家中小製造企業打造品牌,擴大內需。而社區拼團模式,也同樣是為了應對線上流量枯竭,實現電商流量的下沉。

蘇寧似乎一直是電商行業的跟隨者,但是在未來的拼購時代、社區拼團時代,蘇寧在線下零售的優勢、物流倉儲的優勢、蘇寧小店的提前佈局以及採購、供應鏈管理這些零售基礎設施的構建,都將意味著蘇寧的主場真的來了!

剛剛,股市傳來消息,在2019年到來之前,蘇寧易購已經拋售了自己持有的阿里所有股票淨賺141億元。我想蘇寧應該是看到,零售業的主場正在向自己靠近,並提前厲兵秣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