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

弗蘭西斯·培根出生於倫敦的貴族家庭,十二歲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深造,致力於法律和政治的研究。因為力主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合併,被封為維魯蘭男爵,隨後又被封為聖阿爾班子爵。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

弗蘭西斯·培根是近代精神的典型代表,他反對空洞的經院哲學,反對古代權威,反對亞里士多德和希臘哲學。心靈的眼睛永遠都不能離開食物自身,它必須接受事物的真正形象,以前的理論歪曲了事物的形象。他認為以前的理論一無所成,他們的方法、基礎和結果都是錯誤的。必須全部重新開始,去研究事物自身,而不是因循成見。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

培根的新社會秩序的觀點基於科學和技術,他認為一個成就輝煌的時代即將到來,偉大的事物即將出現,拋棄過去毫無成果的科學,世界和社會的面貌將會改變。在《新大西島》中,培根描述了這一觀點。他強調實踐的目標,“把真理用到獲取人類的善上面,始終是關注的目標”。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

過去的科學和哲學之所以毫無成果是因為缺少適當的方法。人的理解力自身缺少力量,就像缺少工具和方法幫助的手一樣。培根認為必須設計一種獲取知識的新方法,為心靈找到新的手段,找到新的邏輯和新工具。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邏輯對於科學發現來說毫無用處。他只能使建立在粗俗掛念上的錯誤根深蒂固,而無助於探求真理。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

培根指出心靈應當清除所有虛假的觀念、偏見或者假相。種族假相:人的心靈本性所固有的,其中包括對最終因的尋求,和將人類的願望加給自然的習慣;洞穴假相:因為具體的人以其秉性、教育、交往、閱讀和崇拜的權威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市場假相:它們產生自詞語和名稱的聯想。詞語被用來稱呼並不存在的事物,或者他們雖然是實際事物的名稱,但卻混亂、界定不清並從事物中倉促抽取出來;劇場假相:虛假理論或哲學的結果。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

心靈只有擺脫並清除這些假相,才能真正承擔起獲取知識的任務。知識的目標是要發現真理,不是要通過言辭征服對手,要通過工作征服自然。三段論無助於這一任務,唯一的希望就是真正的歸納法,採取有條不紊的方式從經驗逐漸上升到越來越高級的一般命題,直到最終到達最普遍和最明確的原理。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將經驗和理性結合起來。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

歸納並不是簡單的列舉,人類知識的目標是要發現特定自然的形式,自然中除了按照確定規律行動的個體外,再不存在其他事物。哲學中按照定律對事實的考察、發現和解釋,既是知識的基礎,也是活動的基礎。培根將這一定律成為形式。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

科學試圖發現的規律是“形式”,這些形式可以通過三種歸納法發現。肯定例證:給定的形式總是出現相應的性質,因此,性質存在時,總是存在形式,形式普遍地包含著性質,而性質總為形式所固有。給定某一性質,必須首先確定所有在這一性質上一致的所有已知例證,雖然這些例證在其他方面可能完全不同;否定例證:如果剝奪了形式,則性質總是會消失。形式不在時,也就沒有性質,形式的缺乏包含著性質的缺乏,形式不為其他任何性質所固有。因此必須檢查那些缺乏給定性質的例證;比較例證:考察以上的情形,在其中要研究的對象具有較高或較低程度的存在,這要靠對比它在同一對象中增加或減少,或者在不同對象中的程度。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

培根還提出了心靈發現形式所使用的大量歸納研究的輔助性方法和技巧,如排距法,初次收穫,特權例證。但都沒有進行系統發展。

培根雖然被封爵位,又身居要職,先後擔任首席檢察官,掌璽大臣,英格蘭大陸官,但他的興趣並不在國務活動上,而是一心撲在科學的真理探求上,他學術研究成果顯著,出版了《新工具》,《偉大的復興》,《學術的進展》等,直到他被國會指控貪汙受賄,然後被囚禁在倫敦塔內。因為得到國王的寬恕而退職隱居,從此不再理政,專心從事理論著述。

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唯物主義的第一個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