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拿奖拿到手软是什么体验?

最近有部电影,刚在第76届金球奖上拿到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最佳剧本,这周就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主等5项大奖提名。

截至目前,它已经狂揽了22项大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还获得了美国制片人工会奖最佳影片。不要小瞧这个眼生的奖项,要知道它曾有20次押中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换句话说,小金人已经在向它摆手呢。

这部风光无限的电影,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

《绿皮书》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不仅备受业内人士好评,就连大众都极尽赞扬。

豆瓣上万人评分,稳居8.9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剧情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爵士钢琴家唐·谢利,在司机托尼·瓦勒隆的陪伴下,到南方的各个城市巡演。

是不是听起来平平无奇?

如果再加上这几个细节:故事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谢利是黑人,托尼是白人,巡演是从北方到南方。

是不是听起来就有趣多了?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在60年代的美国社会,白人与黑人之间横亘着一条巨大无比的歧视链。

黑人不能与白人上一所学校,不能坐在一个餐厅吃饭,甚至连公交车上都只能坐后排……

片名中所说的“绿皮书”就是种族隔离的畸形产物。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绿皮书中标出了在歧视更为严重的南方地区,对黑人开放的酒店、餐厅等场所,是黑人旅行指南。

故事始于1962年的纽约,当时的美国正处于民权运动时期。

电影的主人公之一,意大利籍美国人托尼因为打架丢了工作,下个月的房租还没有找落,妻子和两个儿子还等着他养活。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一筹莫展之际,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份司机的工作,没别的好处,就是工资多。

而服务对象是个黑人,爵士钢琴家谢利博士。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主要工作就是要带谢利到美国南方进行为期8周的巡回演出。

金钱的诱惑让托尼暂时搁置了歧视接受了这份工作,并带上了一本绿皮书作为出行指南。

《绿皮书》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公路喜剧片。

司机托尼,出身下层家庭,不修边幅,总是抽烟,性格大大咧咧,像极了《老友记》里的乔伊。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谢利博士2岁在母亲的教导下开始弹钢琴,9岁进入前苏联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学习古典音乐,是该学院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学生。

擅长演奏肖邦和柴可夫斯基的他,成功打入美国上流社会,曾进入白宫为总统演奏,是白人贵族们的座上宾。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重要的是谢利博士举止优雅,有洁癖,与《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有的一拼。

优雅的黑人,粗俗的白人,这种角色设定产生了极大的戏剧张力。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性格如此迥异的两个人,一旦遇上必定火花四射。果不其然,在巡演的一路上,托尼和谢利上演了一出出好戏。

比如话痨的托尼爱吃炸鸡,经常边吃边说边开车,被只用刀叉在餐桌上就餐的谢利博士各种嫌弃。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然而在嘴炮功力十级的托尼先生说服下,优雅的谢利博士居然有滋有味地吃起了炸鸡。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托尼的媳妇嘱托他要多写几封信寄回家,文化程度不高的托尼是这样写的:写这封信的时候,我正在吃薯条,有点口渴。我洗了袜子,搁电视机上晾干,早该听你话带个熨斗的。

这种小学生习作再次被拥有音乐、心理学和礼仪艺术三个博士学位,精通八种语言的谢利博士嫌弃了。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于是他手把手指导托尼写出把媳妇感动到哭的情书:

“亲爱的德洛瑞丝,当我想到你,我就想到了爱荷华的美丽平原。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我备受煎熬。如果没有你在身边,那我经历的时间和体验都毫无意义。”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诸如此类的精英文化和底层文化的碰撞情节,都是这部电影的喜剧表象元素。

随着主角开车从纽约一路南下,两人的身份地位发生了置换,影片的文化内核也逐渐走深。

对于黑人来说,越南方,越难过,受到的歧视和压力就越大。

他们从住豪华酒店,到住破旧肮脏的汽车旅馆,再到在公路上会被警察拦下来查看证件,进入白人餐厅会被打得半死。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而这些都是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的真实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绿皮书》并没有带任何评判元素,只对尖锐的种族歧视话题进行了轻盈式展现,这也是它最受好评的地方。

既然南方意味着歧视,那为什么谢利博士还要去?是和托尼一样,为了钱?

谢利的经纪人给出了回答,他本可以留在纽约表演,甚至价格是这次巡演的三倍。

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天才并不够,唯有勇气才能改变人心。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作为一名从小接受高雅教育,出入上流场所的黑人,谢利博士需要改变黑人就一定低下、粗俗的刻板印象。

然而事实远比他想象的更糟糕。

在南方的种种遭遇无疑揭露了这样一个事实:离开舞台,不演奏的他和普通黑人并无二致。

即便在他要表演的高档俱乐部里,也不被允许用餐。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从教育、审美等多个角度来说,谢利无疑是精神上的精英白人,可惜这个阶层并不真正接纳他。

片中,崩溃的谢利喊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我不够白,不够黑,不够男人,那我到底是谁?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伟大且高级的喜剧最终都指向悲剧,本片亦不例外,谢利身上代表的是追求平等平权路上,绝大部分先行者都会经受的悲哀。

而托尼的存在,则在这层悲剧中加上了温暖的底色。

虽然他并不懂肖邦和古典音乐,但在演奏现场依旧被谢利打动,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在那个同性恋和黑人一样被视为边缘人物的年代,托尼得知谢利的性取向后,展现出了足够的理解和安慰。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甚至在托尼的感染下,谢利逐渐开始接受自己的黑人身份,他试着吃黑人爱吃的炸鸡、听黑人爱听的流行音乐,甚至还学会了向白人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谢利拒绝了白人在那的最后一场演出,转而到了黑人酒吧。面对着黑人同胞,他用破旧的钢琴演奏着肖邦的《东风》,愉悦地,放松地。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白人的歧视让擅长弹奏肖邦的谢利只能演奏室内乐与爵士,让他成为标榜白人高雅品位的玩物,而这一刻,谢利终于得以明白自己“到底是谁”。

另一方面,谢利带给托尼的改变,并不仅是向操劳多年的妻子表达爱意和感谢。

一开始托尼也是个种族歧视者,黑人在他眼里就是煤球或者茄子,甚至会扔掉帮他家修理厨房的黑人工人用过的杯子。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在谢利身上,他看到了另一个种族的优秀与悲剧,进而不再歧视黑人。

说到底,公路、种族等元素不过是这部电影的外衣,它本质上是两个男人互相拯救的温暖故事。

影片结尾,下着雪的圣诞夜,托尼想赶回家团聚,却因浓重的困意无法驾车。

谢利博士主动上前,坐在司机的位置上,载他回家。这处“司机”更换情节,宣示了两人雇佣关系的终结。

狂揽22项大奖,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被它锁定

至此,托尼和谢利在人种、阶层、金钱上的差异都得以消解。观影途中,电影的种种酸楚,也都在这一刻被平静释放,让人重新相信世界的美好。

这就是好电影的力量。

从互相看不对眼的老板与下属,到美国本土特色版的伯牙和子期,《绿皮书》这个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高山流水故事告诉我们:

真正的相知,无关肤色、贫富和身份。

电影之外,纵观近些年奥斯卡入围影片,不难发现这个世界级奖项越来越青睐于多元文化。

如:LGBT题材的《宠儿》《月光男孩》,少数族裔类的《罗马》《罪人》等。

一切都在向着更开放包容的方向迈进,这样一想,深谙此间道理的《绿皮书》拿下小金人的几率是不是更大了呢?


本文作者 | 枕云 @文化咖孵化工场成员​​本文由文化咖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