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陳奕迅都在歌唱的陀飛輪,究竟有多麼美妙複雜,又是如何運行的

陀飛輪製表藝術中複雜的一種技術,陳奕迅唱過一首歌,名叫陀飛輪,雖然歌的內容跟陀飛輪沒有什麼關係,但是陀飛輪作為鐘錶設計之中獨樹一幟的類型,是非常值得講一講的。

連陳奕迅都在歌唱的陀飛輪,究竟有多麼美妙複雜,又是如何運行的

陀飛輪是200多年前寶璣大師發明的一種鐘錶調速裝置,法文名有漩渦的意思,最初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校正地心引力對鐘錶裝置造成的誤差,後來就淪為了炫技和展現機械美感的玩物,因為早期的陀飛輪不管是發明還是應用都是在在懷錶上,一塊手錶正面早上面跟背面朝上的時候,造成的誤差是不一樣,立起來十二點朝上跟十二點朝下,誤差又是不一樣的,前後左右下下六個朝向都不同,舉例說明,正面朝上的時候,測試誤差是一天快五六秒,背面朝上的時候誤差可能是一天十幾二十秒,因為內部的零件在重力的影下之下改變了一點點位置,造成運行狀態的不同,甚至摩檫力的大小都會因為重力的影響而改變。那麼陀飛輪在懷錶上的作用是有的,在手錶上,就基本沒有實際的機械作用了。因為懷錶在口袋裡的時候,可能會不斷的改變方位,而如何在懷錶不斷改變位置的時候保持時間的精準,這就是陀飛輪設計的高明之處了。

連陳奕迅都在歌唱的陀飛輪,究竟有多麼美妙複雜,又是如何運行的

陀飛輪的組件之複雜,設計原理之精妙絕倫,即使在當下依然是讓人歎為觀止,正確的說,陀飛輪不是一個功能,而是一個裝置,一個在擒縱機構上的一個調校裝等置(擒縱結構是是機械錶內部必備的組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後面會選一期著重介紹一下機械錶內部必不可少的幾大結件)。是一個完整的旋轉框架,零件精密,且數量不少於五十個,製作難度在於高精度的零件加工和高水平的裝配校準,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簡單的說陀飛輪是一個獨立於鐘錶內部系統的恆定運行裝置,有固定的旋轉圈數,一般是一分鐘轉360度,在懷錶因為受力不同產生誤差的時候,陀飛輪會將方位誤差綜合起來,互相抵消,從而消滅誤差。

連陳奕迅都在歌唱的陀飛輪,究竟有多麼美妙複雜,又是如何運行的

目前陀飛輪主要分為兩大種類,一類叫同軸式陀飛輪,一類叫偏心式陀飛輪。同軸式陀飛輪的特點是擺輪的中心跟飛輪框架轉動的中心為同一個軸心,所以被稱為同軸陀飛輪。偏心陀的特點是擺輪轉動中心跟飛輪框架轉動的中心不一致,因為此稱為偏心陀飛輪。兩種陀飛輪在結構上有明顯的差異,可以用肉眼簡單的分辨出來,同輪陀飛輪的優點在於轉動時的擺輪和框架中心一致,所以在抵消地心引力造成的不良偏差相對均衡,缺點在於方位不同對內部組件造成的影響也不同,類似爬坡下坡的情況會發生。而偏心陀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連陳奕迅都在歌唱的陀飛輪,究竟有多麼美妙複雜,又是如何運行的

陀飛輪這種設計理念是非常前衛大膽的,寶璣在1810年獲得專利,但是一直到4年後才將陀飛輪懷錶向市場發佈,而且還不是量產的,直到寶璣本人去世,寶璣也才賣出三十多塊陀飛輪鐘錶。因為當時的鐘錶加工技術製作陀飛輪難度太在,早斯的鐘表機芯發條動能本來就不多,還在再帶動一個活動的陀飛輪框架,所以陀飛輪的零部件必須做得非常的輕巧,整個陀飛輪裝置的重量不足1克,這樣才能帶得動,如此輕巧的零件在當時的技術水平是很難以作制完成的,而且還要考慮整個擒縱系統的平衡,陀飛輪的製作在當時是個難題。經過多年的發展,陀飛輪的複雜不僅僅是在其頂尖的工藝上,更在炫目的藝術創意上。凡是陀飛輪手錶,機芯打磨一定一絲不苟,頂級工藝只是基礎,陀飛輪的結構數量還有運轉,才是當下製表品牌的創作重點,傳統大牌的陀飛輪,通常與其他複雜的功能一同獻藝,而小眾品牌,則多是爭奇鬥豔的花式陀飛輪炫技,誇張另類的設計。

連陳奕迅都在歌唱的陀飛輪,究竟有多麼美妙複雜,又是如何運行的

除了高昂的售價,陀飛輪的保養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拒絕日光浴,陀飛輪幾乎是暴露在手錶表面,可以讓佩戴者欣賞到陀飛輪的旋轉之美,但是內部結構是需要表油維護才能正常運轉,在日光下暴曬,會導致表油短時間揮發掉,同時不能進行劇烈的運動,陀飛輪框架通常採用輕質的材料製作,在一定強度的震動下,陀飛輪的框架會受到外力而變形,導致精度下降或者停走,最後是每一塊機械錶的敵人,磁場,核心的調速機構有鋼製材料,受的磁場的干擾會導致手錶不正常計時。

連陳奕迅都在歌唱的陀飛輪,究竟有多麼美妙複雜,又是如何運行的

陀飛輪最初的發明是為了實用性,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進入腕錶時代,材料改進,加工精度提高,陀飛輪顯得華而不實,但是就是開頭說的,當代手錶已經不僅僅是作為看時間的工具,而是一種關於身份體現,審美品味和精神態度的需求,肉眼可見的機械運轉,無需手動操作,就能靜靜欣賞陀飛輪在手腕上飛旋的舞蹈,值不值得,見仁見就智了。

連陳奕迅都在歌唱的陀飛輪,究竟有多麼美妙複雜,又是如何運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