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經歷淺談如何從2000多隻股票裡選出800%回報的股票

我個人是從2009年大學炒股票,因為學的金融,所以和普通用戶憑感覺買有區別,我都一直按著各種理論和方法來分析股票決定買什麼。

但一直到2012年,我在股市都沒賺到過一分錢。讀了很多投資的書籍,三表和各種行業報告也沒少看,著名的選股方法都試過一遍,但就是掙不到錢。

和很多人一樣,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作為一個學金融的人,這真是一個很諷刺的事情。


2012年前後,我開始認識到:

【也許是因為我每天都看股票,過於焦慮,以至於頻繁地做出判斷買進賣出,以至於形成了難以堅持一種投資策略。】

然而根據各種理論也抓不住短線買入賣出的時機。


於是我決定改為中長線,選擇我認為的有潛力的成長股,並長期持有。在這之後,我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成長股選擇策略,買入並持有了一隻股票:$上海萊士¥幸運地獲得了超過800%以上的回報

從個人經歷淺談如何從2000多隻股票裡選出800%回報的股票

使用同樣的策略,我分別持有幾隻股票一兩年。

其中有在2012-2013年分批買入了另一隻股票:$宜賓紙業$,到2014年獲得了200%以上的回報。

在2014年買入了:$貝瑞基因$,到2018年獲得了超過了400%回報。

至此,我認為這不是偶然現象,這個策略大概是有一點價值的。當然優秀的投資選股策略有很多,找到適合自己的並踐行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我曾經看了不少策略,但沒踐行下去以至於投資虧損,但是我相信肯定有研究哪些策略並且盈利的人。

在此,我願意分享自己的心得。


為什麼要有自己的投資策略?

我在09年剛開始學習和投資股票的時候,會很教科書的按部就班去分析公司和行業,看很多研報報告,非常相信那些報告裡面關於公司未來3年增長的預測。


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如果你能看明白小區門口包子鋪的商業模式和潛力其實就能看懂很多上市公司的,商業模式都是進貨、生產、銷售,而潛力就是潛在用戶的數量和競爭對手的情況。

但很多時候,我們這些炒股的人,總願意相信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譬如我們相信一個做啤酒的能研製出最先進的乙肝疫苗,我們還相信希拉里能當選所以競選前西儀股份大漲。

任何時候,切記悲觀地去看一個企業的未來預期,但是樂觀地去看過往業績

一家公司的過往業績是很能說明很多東西的,技術實力強大嗎,供需關係怎麼樣,管理層水平和態度是什麼,競爭關係如何,或多或少都會反映出來。


用看煎餅攤的標準和態度去看一家公司類比:

包子和茶葉蛋進價是不是合理(技術實力強大嗎)?

買包子的人少了是因為天氣冷了出來的人少了還是天氣熱了容易變質口味不行(供需關係怎麼樣)?

和客人關係更好嗎(管理水平)?

和馬路對面那個包子鋪相比,這家的包子更好吃嗎?價格更低嗎?(競爭關係)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的是,對於能夠下一些功夫花一些時間的人,上市公司沒有那麼難以看懂。


但也不要以此為理由輕易相信別人的分析,更不要接受任何人任何形式的“薦股”。


我自己曾經密切接觸過券商和基金,甚至有段時間每天手機上收到的10條有8條都是薦股短信。

某一次我信了,買的股票上漲了,然後天天都看他的薦股。之前都漲了這次肯定也漲,然後慢慢自己不開始認真分析以至於最後徹底失去自己的判斷。然而只錯了一次,之前賺的錢就全都回去了。

所以,請相信自己,沒有誰的推薦比自己的分析更可靠。


如何尋找成長股

成長股有很多不同的定義,有人覺得是上市時間短,有的人認為是股價低。

我個人認為成長股的核心在於成長,也就是A股市場上市值的成長。像一些股票市值已經過百億,雖然說這樣的公司不是不能成長,但大概率來看,流通市值越小的公司成長空間越大。


初步篩選

毛利率

我不喜歡低毛利率的公司,傳統制造業和零售業裡很多企業做的很好,比如賣電器的,比如造汽車的,都有好公司,但是毛利率不足20%,這就說明規模是這類企業成長的重要決定因素。當他們的規模到一定程度,成長速度的下降幾乎是必然的。我一般只看毛利率30-40%以上的,當然因行業而異;


股本

這是放之世界皆準的標準,股本越小,擴張動力越大,潛力也越大,中國股民更是格外熱衷於炒小盤股。總的來說,總股本不超過10個億,越小越好,現在很難找到質地好流通股本還很小的股票了;


淨資產收益率(ROE)

我個人比較迷信這個指標,算是懶人選股票比較實用的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通常我會要求5%以上,10%為佳;


主營業務佔比

這個不用多說,不務正業的公司絕對不碰,越高越好,100%最好;


股票價格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因素,通常價格越低的股票上漲空間越大,想象空間也越高。不是誰都會在100多買茅臺,200多買中國船舶的,這東西不太好定一個統一標準,我一般選擇在10-15元以下;


行業壁壘

毛利率是可以一定程度反映行業壁壘的,50%以上剩下的不是軟件互聯網,就是醫藥。這一條重要在於,稀缺的東西首先從價值上就是可以長期升值的,從概念上就更是可以爆炒的,資源類股票是一種代表,但並不推薦,繼續看下一條我會解釋;


需求

經濟學有一條理論:供求關係決定價格。為什麼不推薦炒資源股票,就是因為越稀缺的資源往往跟一般老百姓離得越遠,需求反映到供給端的鏈條過長,或者本身需求面就很窄。

比如稀土,沒錯,這玩意是稀缺,但是你能告訴我這東西能有什麼用呢?稀土是戰略資源,但是跟老百姓有什麼直接關係呢?一般人根本感受不到這種東西的稀缺。我看不到稀土供求的大眾現實意義,所以我覺得大部分股民也看不懂。稀土行情熱過很多次,跟著炒可以,但我一般不會選擇長期持有這種股票。


股東結構

必須有靠譜的單一大股東,我國企業擅長股東內鬥,倆個大股東要還能專心經營絕對是楷模級別的。

雖然單一股東很多時候意味著獨斷專行和家族企業,但是你還能分析,還能判斷,倆個股東分析就很難了“如果你能做到分析揣摩每一個股東的利益訴求,那你肯定能超越王亞偉”這是著名得基金經理王亞偉自己說的。


投資非主營業務

投資非主營業務(比如參股,併購等方式)無非倆個訴求:

第一,靠概念炒股價圈錢,這幾年來上市公司相繼熱衷於投資過互聯網金融行業,在線教育,人工智能什麼的。都是什麼熱投什麼,就是想把自己和最熱門的投資概念扯上關係,這和娛樂圈七八線小明星抱大腕大腿搏出位是一個思路;

第二,自己的主營業務增長放緩或者前景變差,需要佈局其他領域,這種情況上市公司的出發點是好的,某些傳統行業的企業,因為行業發展放緩,或者宏觀經濟因素,主營業務萎縮,嘗試通過投資開闢新的領域。

但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遇到投資非主營業務的,直接賣出來規避風險。真的很信任公司管理層的,譬如你是小米雷總的粉絲,那大可以等投資的新方向明朗了再進入,然後看著股價大漲一起唱“Are you Ok”。

畢竟真正好公司的買入點從來不差那幾個漲停板。


精細篩選

通過前幾個指標,你大概可以篩出百來只股票,看看後幾個指標,最後估計只有十幾二十只,如果到這裡還決定不了,接下來就可以開始細看了。


細看完全是因人而異,因公司而異。

我一般先把主營業務搞不懂的篩掉,比如什麼做奇怪的軟件系統,奇怪的製造業,奇怪的藥品,以及其他看很多遍還是不明白的公司。


再例如核心技術過於黑盒子,你也不知道這企業是真有技術含量還是蒙人的,我也不太敢選擇。這類企業很多,例如,主營業務看著很好,其實收入一半來自於關聯交易中的貓膩,或者什麼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跟主業好與不好沒關係。

到這裡已經可以把不熟悉的業務全部排除掉了,保證剩下的公司都是自己熟悉的。


下一步,我會把明顯是靠關係的篩掉,開發飛信的神州泰嶽,當初創業板剛上的時候很火,需求明確,誰都能看懂,伴隨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浪潮,還背靠移動,簡直就是白給的好股票啊。我當時差點就買了,只是當時有個原則,這類背靠關係的最少要背靠2個以上的關係,飛信不符合,加上當時漲得有點多了,我就放棄了。現在看來謹慎還是有道理的。

最後會考慮一些純粹的市場因素,比如你選中的這隻股票概念是否別人也能理解,是否會被關注,股價之前的走勢如何。

基本上,就靠著幾條原理,幾年下來,就能看到自己選擇的公司一步步變成行業龍頭,再看年報的時候,那種自豪和成就感,其實是賺的錢完全不能比的,甚至有那麼點巴菲特的感覺。


寫在最後

對於股票,有人喜歡短期暴漲幾個漲停板的,有人喜歡規模大的看他穩穩的往上漲,有人喜歡特定行業的,但無論如何單純靠表面分析是很難百分之百分析出一家成長企業的。

我個人的看法是選股票就跟談戀愛似的,你只有真的很在乎,願意去了解一家企業,且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才能看到一些報表不告訴你的東西,才敢把錢放心的交給他們。

只要你相信你找到的是一家好公司,那無論股市跌成什麼樣子,它仍然是那家好公司,跑不掉的。

短期看,炒的是股票。但是長期看,炒的還是公司


最後,我和朋友一起開了一個小程序,叫「創投派」

可以查看各個公司歷史的融資併購記錄,幫助分析很有幫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