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第二個地球”更進一步,但是他卻不在了

人類對自然資源大規模的過度開發,導致地球上的各個國家開始面臨資源問題,出現資源不足的危機。從人類起源開始一直生存在地球上,祖祖輩輩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差不多有二百萬年了,科學家們確實要開始為以後人類生存作出一些思考和計劃了,哪就是在地球之外找到令一個棲息之地,這已經成為人類外太空探索的一個趨勢了。

離“第二個地球”更進一步,但是他卻不在了

澳大利亞乾旱

去年,我們國家的天眼探測到一顆新星球,科學家們發現了綠色植物存在的痕跡,而且該星球上的綠色植物與地球上植物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性,這才是此次發現是我們人類的好消息。植物生長需要陽光土地,那麼既然植物可以生長,動物必然有存活的可能,人類對於宇宙外太空的探索又近了一步。

離“第二個地球”更進一步,但是他卻不在了

探索到的星球表面

為什麼這麼大的發現我們中國能發現?科技先進的“歪果仁”呢?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還記得2016年9月在貴州省平塘縣建設的世界上最大望遠鏡(FAST)麼?中國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南仁東,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正因為有這位傑出工程師而有了今天的傑出成果。

離“第二個地球”更進一步,但是他卻不在了

南仁東

FAST又被稱為中國天眼其實稱之為世界隻眼也是不為過的,FAST能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這個距離接近於宇宙的邊緣。

離“第二個地球”更進一步,但是他卻不在了

FAST中國天眼

當年剛剛畢業的南老已經是天文學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全球的天文臺都想擁有南老,甚至開出天價薪資挽留南老,但是南老毅然決定回國,投入祖國的懷抱,他在國內一年的工資僅僅抵得上國外工作一天的收入,但是南老一心只為國家著想,卻從未在乎國家能夠帶給他多少。2017年9月15日晚,南老因病逝世,享年72歲。他從壯年走到暮年,把一個樸素的想法變成了國之重器,成就了中國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項目。讓我們緬懷南老,致敬科學精神!為所有不求回報為國為民奉獻一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