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年報:2018憋屈太久,2019能否起死回生?

A股年報:2018憋屈太久,2019能否起死回生?

收官大戰中,我夢會了周公....

週五的年線收官,市場基本上處於休戰的狀態。對大盤來講,誰還管他不堪的過往和迷茫的前途,只要是能平安度過最後的幾個小時,就算是功德圓滿。想來也著實難為A股了,2018不是在護盤就是在想法護盤的路上,只是可惜了這一年來的200多個企穩信號,七八十個牛市起點,沒有一個能夠力挽狂瀾,阻止大盤掉入無底的深淵。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滬指全年下跌超800點,跌幅24.59%,深成指全年跌幅34.42%,創業板指全年跌幅28.65%,中小板指全年跌幅37.75%。縱觀全球主要市場,指數均呈下跌狀態,但A股跌幅最大,其中中小板指更是以將近40%的跌幅熊冠全球,滬指24.59%的跌幅則為A股歷史年度跌幅榜上的老二。兩市剔除次新股後,年內股價保持上漲的公司僅200餘家。若以中登公司最新數據為依據,期末投資者數量1.45億,總體市值減少14.59萬億,全年A股投資者人均虧損10.06萬元。自己處於何種水平,朋友們自行對號排位吧。

A股年報:2018憋屈太久,2019能否起死回生?

所以,如果非要用一句話總結2018年的A股,我想這句應該挺合適“瘦身很成功,臉有點兒腫”。然而伴隨著今天的收盤,2018所有的不愉快都將成為歷史,我們也不必對過去耿耿於懷,2019已是觸手可及的未來,A股將會是怎樣一番景象,今天我們就簡要談談。

仍需要先看一下主導今年大熊市的原因。引用相關證券公司的研報分析,2018年A股整體估值的大幅度下調,源於三大因素:1、宏觀供需失衡,經濟增速下行以及盈利增速下行(白話來講就是經濟蔫兒了);2、去槓桿帶來的信用和融資等流動性緊上加緊(市場缺錢);3、中美毛衣關係的持續惡化(外圍不定因素)。

A股年報:2018憋屈太久,2019能否起死回生?

很顯然的道理,A股能否在2019年走好,重點還是要看以上三大問題能否妥善解決。首當其衝仍是內因經濟的問題,拋開官方數據和媒體的渲染成分,只能說最危險期剛過,然而體制、結構的制約最後還要走到“改”的道路上來,雖然很多東西我們沒辦法深談,但相必大家也都明白2019真能走上加速增長的道路?所以,第一個問題仍是在改善狀況的途中。去槓桿帶來的負效應,今年已經讓市場吃盡了苦頭,前幾天的經濟會議和央行例會,對槓桿的兩種措辭說明態度在轉變,但不會駛離原有的軌道。那麼,資金面趨緊的格局也就不會改變。中美毛衣問題,前段時間的轉機換來的只是三個月的緩衝期,剩下的腦補吧.....

綜合而言,2018年打壓股市的幾大因素情況都會在明年得到一定的緩解,但仍會形成不小的制約。這種現象就好比地震之後的餘震,不似原先那般要命,但風險仍在,更何況會晃得你難受。故基本面不具備2019會走牛的條件!

A股年報:2018憋屈太久,2019能否起死回生?

在指數的技術層面,仍是近期一直和你們聊的觀點,滬指2449政策底的破位勢在必行,只是在時間上有所推遲。市場底必須要交由市場自身去探尋。就像週五的情況,券商、銀行扛大旗護盤,只是節前的穩市工作。任務已經完成,誰敢保證節後他們不會拔腳就走?

預測未來的底沒有太大的意義,對佈局操作而言徒增憂擾。不過後市還是有幾個位置需要格外留意關注的。

最近的地方仍然是上輪政策護盤的低點,滬指的2449,深成指的7084,創業板的1185。有不少人認為市場會在這裡打出雙底形態,然後構築牛市的起點。這一看法我不敢苟同,且不說上現在各大指數均處在下行趨勢之中,但就以辯證的角度去看2449的政策底,市場底部的形成也必須會以擊破此處為代價。更何況股市的熊轉牛,還需要經歷加速下跌之後的漫長磨底期,確切來講現在更像是剛剛進入“磨底”的階段,而2019年則是反覆磨底的關鍵期。後市更加詳盡的分析,歡迎朋友們關注“黑馬牛散”,黑馬每日為您奉上別開生面的解盤。

A股年報:2018憋屈太久,2019能否起死回生?

2014-15年的牛市,真正的起點是2014年7月份的2049點(滬指),底部盤整壓力的突破是在四個月之後的11月末,對應滬指的點位2443,然後才是大加速的到來。這中間分別在9月初和10月末出現兩次小型加速,起點各自對應滬指的2217和2280。歷史點位的意義在於給未來提供一個參考,比如前輪牛市的突破口在今年形成了最強的一次政策底支撐,未來的築底方式也極有可能會繼續複製很多人不太在乎的歷史規律。因此,2019年的磨底期我們關注的焦點不應該是指數具體會下探到哪裡,而是花更多的精力觀察指數的重要位置是否會掀起該有的風與浪。

就滬指而言,2449之下2280-2300區域以及2200附近都是不錯的參考點,一旦觸及,大概率會帶來一波反彈,並且隨著指數下探點位的越深,掀起的反彈也會越來越高。周線級別,下行趨勢線支撐目前在2300附近,2449破位,這裡的機遇在於可能會引發第一季度的強勢反彈。築底和築頂不所同,市場的熊轉牛沒有180度大轉彎,而是似這般在低位反覆消磨,多空力量在一次次的較量中慢慢更替,股票籌碼在反覆震盪中流轉。未來的牛市只有一個低點和一個突破口,不要妄加窺測。

A股年報:2018憋屈太久,2019能否起死回生?

2018年的極度低迷之後,2019年情況會有所好轉,但道路也不會那麼平順,是機會和坑窪陷阱並存而生的一年。我相信,政策面已經為來年的市場準備了N多CC的雞血,至於何時何處下針,不得而知,還是拭目以待吧。這個黎明,不會短!

行業板塊,近期關注的兩個領域,5G概念和軍工仍將是2019年的首選標的,另外在雷子遍地的環境中求生的醫藥醫療,砸出來的坑也將逐步體現其價值。黃金概念類,反彈的結構逐步成型,在大盤的磨底期應該會跑贏指數和大部分的題材標的。

總結,2018熊出沒,2019磨底年。注意來年磨底的套路,會頻出新低,可能全年唯一的陣地戰只會在第一季度出現,兩會釋放出來的政策紅利;其他時間最多玩兒個遊擊。因此要好好把握年後的建倉機會,反彈的高度大致在2800-3000區間,但不要奢望扭轉頹局,小心二季度之後再次上演下套大戲。操作手法,繼續堅持“底倉+打短換手倉+靈活機動倉”的方式,總之記住一句話“2019分上下兩場,上半場反彈造假象,下半場小心套你沒商量”。

結束語:窩心、頹廢、憋屈、不服軟,A股2018年所有的不愉快已經隨著年線的收官而化為雲煙。收拾收拾心情,還得應付2019的滿地荊棘。若你們實在是平息不了內心的情緒,那就隨我虔誠地祈禱吧“光明不滅,昊天永存”

A股年報:2018憋屈太久,2019能否起死回生?

備註:文中相關數據摘自東方財富網!

文中板塊、個股均為技術分析,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