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寫作業”,該不該輔導?

看朋友們"曬娃",還是很幸福的。自打上小學以後,"曬娃"的畫風突變,從滿滿地分享幸福變成了抓狂地發洩焦慮,這些都是"陪娃寫作業"惹的禍。

家庭作業自古就有,單憑著上課是不能熟練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所以要"溫故而知新"、要"學而時習之",只是現代學生的課業太多,難得一"悅"字的體會,反而有寒窗"苦"的耐受度。

“陪娃寫作業”,該不該輔導?

我們這一代,家裡都是好幾個小孩,家長不僅工作忙而且"文盲",哪有時間和能力輔導家庭作業,一直處在"自我選擇學習"的狀態中,好的好、差的差,家長倒是看得開——大不了務農或考工人。

獨生子女可就不一樣了,家長再忙也要抽時間來關注孩子的學習,點點成績波動就足以讓家長慌張,是家長有能力上心了。

“陪娃寫作業”,該不該輔導?

那麼對孩子的家庭作業該不該輔導?我想,還是少輔導一些為好!我向來秉持的原則是"不問不說",實在不懂的拿來問,一起解決。絕大多數還是依靠孩子自己去做去解決。

雖然看起來"無情",第二天交作業可能會被老師責罰,但至少可以讓孩子有個自主思考的"機會"和對責任承擔的過程。

“陪娃寫作業”,該不該輔導?

要不家長苦著臉、忍著氣地輔導,孩子卻戰戰兢兢地寫,作業是做好了、全對了,可孩子得到了什麼?家長又失去了什麼?

作業這事,還是留給專業的老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