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問孔子:據說您有“觀人術”,該怎麼識別小人呢?

百問孔子:據說您有“觀人術”,該怎麼識別小人呢?


南山客:“人心隔肚皮,要看清一個人總是很難,您周遊列國閱人無數,該怎麼去區分君子和小人呢?”

孔子:“很好!多去了解別人,才能知道別人的才幹和品行所在,才能選擇與什麼樣的人交往,才能知人善任。君子和小人都不多,很好區分,但要區分哪些人接近君子,哪些人接近小人,這就有些困難。要了解一個人,知道這個人的品行,首先就是要看他眼下正在做的事情。”


南山客:“各人都忙著做手頭的事情,這能看出什麼?”

孔子:“不是看事情本身,而是看他做事情的態度是否用心負責,以及看這件事情可以為他帶來多大好處。有的人做事情,若是與自己利益關係不大的,就懶惰拖拉,而做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則幹勁十足;有的人做事情,無論是否對自己有利益,都愛崗敬業,專心致志、認真負責。從中不是看得出哪些人可以依靠,哪些人靠不住,哪些接近於小人,哪些接近於君子,一個人的人品和做事態度就會顯現在你眼前?”


南山客:“一件事情就能判定一個人的人品?”

孔子:“那倒不能。還必須要進行綜合判斷,看他一直以來是怎樣做事的。有的人很善於看人做事,平常心不在焉消極懈怠,但在領導面前卻忙裡忙外,一副兢兢業業的樣子,很容易給領導一個好印象,造成錯覺。因而還必須看他一直以來的做事態度,綜合起來判斷,才能更好地瞭解一個人。”


百問孔子:據說您有“觀人術”,該怎麼識別小人呢?

南山客:“可是,有的人表裡不一卻隱藏得很深,這怎麼看?”

孔子:“若是這樣的話,我會看神態,看他在利益面前是否心安。若是做完工作後,他施施然坦坦蕩蕩,得到自己應得的,就算是少一些也不放在心上,這樣的人是不以利益為驅動去做事的,有他自己的原則,接近於君子;若是有的人做完工作後,拿到自己應得的卻不滿意,給少了更是抱怨指責,給多了也不臉紅羞愧,這樣的人眼中只有利益,接近於小人,是不能長久依靠的。”


南山客:“孟子曾說過,看一個人,沒有比看他的眼神更好了,您認為呢?”

孔子:“這也不錯呢!最欺騙不了人的,就是眼神,有的人眼神閃爍,顧左盼右,這是言語有謊、心中有鬼;有的人眼神濛濛,這是沒有心中主見;有的人眼神呆滯,心不在焉,這是心中有絆;有的人眼神清澈,這是聰明睿智。通過看眼神,也能大致瞭解一個人,但還不夠細緻。”


百問孔子:據說您有“觀人術”,該怎麼識別小人呢?

南山客:“那麼眾人的意見能否作為判斷君子和小人的標準?”

孔子:“不能!決不能!眾人都喜歡的,不一定都是君子;眾人都厭惡的,不一定是小人。有的人非常圓滑,為人左右都不得罪,人人喜歡讚揚,這是鄉愿;有的人品節清高,不知如何與人交往,卻常常得罪別人,讓人厭惡。所以,單憑著口碑是不能作為判斷標準的,還不如以‘善良的人喜歡他,而作惡的人厭惡他’作為標準更快捷。”


南山客:“一個人,無論如何隱藏,最終都會被人看透的。內心誠敬,自然地表露於外,才能表裡如一,做個彬彬君子。謝謝您的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