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百日築基第9品

發願文

稽首三界尊 皈依十方佛

我今發宏願 持此金剛經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金剛經百日築基第9品

金剛經一相無相分第九來自金剛悟道

00:00

02:39

(音頻錄製:善壹)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白話文淺釋】:

"須菩提!你認為須陀洹會生起‘我已證得須陀洹果!’這樣的心念嗎?”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初果須陀洹名言上的意思是入聖流(聖人之流),而事實上是無所入的,不執著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相,因為心中沒有取捨的妄念,不隨六塵流轉,所以,這才叫作須陀洹。”

"須菩提!你認為斯陀含會有‘我已證得斯陀含果!’這樣的心念嗎?”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二果斯陀含名言上的意思是一往來,要再一往天上,再一來人間,斷除欲界思惑。而事實上,在勝義中無去無來,所以,這才叫做斯陀含。”

"須菩提!你認為阿那含會有‘我已得阿那含果!’這樣的心念嗎?”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三果阿那含名言上的意思是不來,二果斯陀含,斷除了欲界思惑以後,就永久居住於色界的四禪天,享受天上的福樂,不再來人間,所以才名為不來。就因為心中已沒有來不來的分別,因此,這才稱為阿那含。若他尚有證果之念,便是著了不來之相,就不可以稱為阿那含了。”

"須菩提!阿羅漢會生起‘我已證得阿羅漢道!’這樣的心念嗎?”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實有的法叫做阿羅漢。所謂的阿羅漢是徹悟我、法二空,不再隨妄境動念,只是寂照如如,才為此立一假名。世尊!如果阿羅漢起了我得阿羅漢道的念頭,那麼,就是有了我、人、眾生、壽者等法相的對待分別,就不可以真正稱為阿羅漢了。

"世尊!您說我已證得無諍三昧,是人中第一,亦為羅漢中第一離欲的阿羅漢。但我並沒有執著‘我是離欲阿羅漢’的念頭。世尊!如果我有得阿羅漢道的念頭,世尊就不會稱我為阿羅漢了,也不會讚歎我是歡喜寂靜的行者。因為須菩提並不存有任何修行的心相,妄念不生,所以才被稱為是喜寂靜者。”

金剛經百日築基第9品

【六祖慧能大師金剛經口訣】

金剛經百日築基第9品

【一相無相分第九】

金剛經百日築基第9品

·果雖有四。相本無二。

故受之以一相無相分。

一般學佛的行人,從努力修行,至因緣成熟時,就可覺悟證果。在佛教的證悟中,可分為小乘果位與大乘佛果。小乘又稱為聲聞乘,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小乘人,是因為他們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脫。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大乘佛教的主要目標,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脫證果外,還要引導其他眾生解脫生死輪迴,走上涅槃之道。大乘菩薩的果位稱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真正圓滿菩薩六度萬行,完成的證悟果位,稱為佛果。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須陀洹者,梵語,唐言逆流。逆生死流,不染六塵,一向修無漏業,得粗重煩惱不生,決定不受地獄、畜生、修羅異類之身,名須陀洹果。若了無相法,即無得果之心。微有得果之心,即不名須陀洹,故言不也。

旁 注

金剛經百日築基第9品

【“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流者,聖流也。須陀恆人已離粗重煩惱,故得入聖流(聖人之流),而無所入,無得果之心也。須陀洹者,乃修行初果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者,梵語。唐言一往來。舍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結縛,三界結盡。故名斯陀含。斯陀含名一往來,往來,從天上卻到人間生,從人間死卻生天上竟,遂出生死,三界業盡,名斯陀含果。大乘斯陀含者,目觀諸境,心有一生滅,無第二生滅,故名一往來。前念起妄,後念即止。前念有著,後念即離。故實無往來。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梵語。唐言不還,亦名出欲。出欲者,外不見可欲之境,內無慾心可得,定不向欲界受生,故名不來。而實無不來,亦名不還。以欲習永盡,決定不來受生,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諸漏已盡,無復煩惱,名阿羅漢。阿羅漢者,煩惱永盡,與物無諍。若作得果之心,即是有諍。

善壹旁註

證悟初果、二果、三果的聖人,他們雖然斷除了一些煩惱,但還必須繼續修學聖道,故稱為有學聖人。什麼叫阿羅漢呢?就是說他沒有煩惱,殺盡了一切煩惱賊,譯名叫殺賊,或我們叫無賊。他到阿羅漢的果位,他見惑、思惑都斷盡了,他不再受分斷生死了。阿羅漢,亦名應供。應供者,受人天的供養,大多數受天上的供養。由於已斷煩惱和證得涅槃果,在修道上已無可修學,故阿羅漢稱為無學聖人。

為什麼初果到三果不名得道,唯有四果才叫得道了,究竟成就了? 意思就是說,是唯到四果才斷絕生死了,究竟斷絕生死了,證得了阿羅漢。就是說他見惑、思惑的煩惱全斷盡了,在天上人間最為第一。

【“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阿羅漢,梵語。唐言無諍,無煩惱可斷,無貪嗔可離,性無違順,心境俱空,內外常寂。若有得果之心,即同凡夫。故言不也。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何名無諍三昧?謂阿羅漢心無生滅去來,惟有本覺常照,故名無諍三昧。三昧,梵語,此雲正受,亦云正見。遠離九十六種邪見,是名正見。然空中亦有明暗諍,性中有邪正諍,念念常正,無一念邪心,即是無諍三昧。修此三昧,人中最為第一。若有一念得果心,即不名無諍三昧。

說文解字

“諍”,即諍論,為煩惱之異名。“無諍三昧”就是無人我、無高下、無聖凡之分,一相平等,連真空亦不住。通俗而言,就是沒有勝負心了,沒有鬥爭心了;沒有鬥爭心,入到這種正定,這就叫無諍三昧。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阿蘭那,梵語。唐言無諍行。無諍即是清淨行。清淨行者,為除去有所得心也。若存有所得心,即是有諍。有諍,即非清淨道。常得無所得心,即是無諍行也。

說文解字

阿蘭那行者是梵語。阿蘭那,梵語譯為寂靜處;行者即修道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