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渡令遲遲未到,特魯多先把駐華大使給炒了

孟晚舟一事拖到今天,最難受的是夾在中間的加拿大當局。

用方寸大亂來形容特魯多的表現並不為過,昨天,他發出一紙聲明,將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卡勒姆(John McCallum)給解職了,儘管他聲稱是接受了大使的辭呈。

引渡令遲遲未到,特魯多先把駐華大使給炒了

麥卡勒姆就是麥家廉大使,加拿大駐華大使一般都喜歡取箇中式名稱,以示親近,如他的前任趙樸,馬大維,羅嵐,柯傑等等。

麥家廉是第一位被加拿大政府勒令辭職的駐華大使,此事一出,在加拿大國內也引發了一陣風波,火線折損一員大將,對加拿大外交政策肯定沒有好處。

加拿大給人印象是個很寬容的國家,是的,在社會道德層面也許是這樣,無死刑,吸毒合法……但在政治上,必須整齊劃一,緊跟美國。

麥家廉被解職原因是他愛說話,但愛說話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原因是他的話刺痛了特魯多。

比麥家廉更愛說話的駐美大使戴維.麥克諾頓卻安然無恙。

簡單回顧下麥家廉被閃電解職過程:

1月19日,他告訴國會議員,中國對於加拿大來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加拿大旅遊產業、農業與教育產業都高度依賴中國,中加關係需要向前邁進。

這是針對孟晚舟事件造成中加關係緊張而言的,作為一名大使他有責任提醒政府和國會。

引渡令遲遲未到,特魯多先把駐華大使給炒了

然而,19日的講話讓老闆很不高興,而且根本聽不進去,中國媒體在談論麥家廉被解職時,也忽視了他的19日講話,當時特魯多沒有發作。

1月22日,麥家廉在多倫多接受媒體採訪時,把話挑得更明, 他指出孟晚舟有3個強而有力的理由反對美國引渡:

一,特朗普的一次表態屬於“政治干預”,老頭說可以考慮干預引渡一事。暗示這是政治事件,不是單純的司法案件。

二,此案涉及治外法權。

三,加拿大並未承諾參與對伊朗制裁,因而制裁伊朗法不適用於加拿大。

他還分析了孟晚舟事件三種走向。

引渡令遲遲未到,特魯多先把駐華大使給炒了

這些話打了總理特魯多和外交部長弗裡蘭的臉,他倆一直在強調加拿大是“法治國家”。

23日,以保守黨為主的政界人物紛紛向麥家廉開炮,要求自由黨政府將這位“吃裡扒外,多嘴多舌”的大使解職。你應當在北京向中國施加壓力,怎麼跑到國內扮演說客?政治立場還要不要了?

特魯多表示無意解除大使職務,因為這樣會適得其反。

24日晚上, 麥家廉發表聲明,收回之前“認為孟晚舟掌握有力證據可以對抗美國引渡”的說法,併為自己製造的“混亂”致歉,強調事件沒有受到政治干預。

顯然,這時麥家廉受到了政治壓力,想努力挽回局面。

澄清聲明發布後,25日,他在接受加拿大《星報》採訪時,又說“如果美國不引渡孟晚舟,那就太好了。”

當天晚上,杜魯多總理要求麥家廉辭職。26日杜魯多在一份聲明中稱:“昨晚,我要求並接受了麥家廉辭去加拿大駐中國大使的職務。”同時,加拿大駐華公使尼克將暫時接替麥家廉的工作。

“要求並接受……”,說明了這次閃電“辭職”的過程。

2017年3月來北京走馬上任,2019年1月底被解職,差不多兩年時間,麥家廉將自己的工作分成兩個時期:孟晚舟事件前和事件後。

之前,與中國外交官員接觸,氣氛親切愉快。

之後,與中國外交官員接觸,氣氛緊張嚴肅。

大使的工作環境取決於兩國關係,換句話說,麥家廉在為特魯多的愚蠢行為付出代價。

如果說在孟晚舟事件上“多嘴多舌”就是解職大使的理由,那麼另一位“多嘴多舌”的高級別大使--駐華盛頓大使戴維.麥克諾頓怎麼辦?

特魯多不但在對外政策上執行雙重標準,對內也是如此。

大家都知道,22日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道,美國已通知加拿大政府,打算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

23日美國司法部也配合了這一說法。

加拿大急著催美國趕緊發出引渡正式文件和材料,讓自己把這鍋甩掉。

向加拿大《環球郵報》 提供信息的就是加拿大駐美大使麥克諾頓,他毫無壓力,因為他替特魯多表達了急切的心態。

麥克諾頓還說:“我們不願意看到受到懲罰的卻是我們的公民。是美國人尋求用美國法律對她進行全面制裁,而我們卻在為此付出代價,我們的公民正在為此付出代價。”

這些正是特魯多不敢明言的心裡話,借大使之口向美國主子抱怨一下,也是無奈之舉。

所以,麥克諾頓話再多也沒關係,繼續當他的大使。

麥家廉的話,也是站在加拿大立場,與麥克諾頓殊途同歸,想為此事解套,但戳到了特魯多痛處。

太真實,真實得難以接受。麥家廉其實就是告訴大家,此事本質是政治因素。

本來兩位大使,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結果,亂了方寸的特魯多把唱白臉的給咔嚓了。

麥家廉現年69歲,是位經驗豐富的政治人物,2000年代表自由黨參選國會議員,步入政壇。麥家廉的"麥"字,寓意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加拿大不顧美國反對,首度向中國出口小麥,在西方國家中率先開展對華貿易的往事,麥家廉為此高興。往事參見我的小文加拿大“造反”了,可記得當年為了中國被美國整慘過一次

他曾先後出任加拿大國防部長、退役軍人事務部長、稅務部長等內閣要職。 2017年1月辭去加拿大移民及難民部長,出任駐華大使。

與年輕浮躁,靠著父親政治勢力蔭庇上位的特魯多相比,麥家廉要客觀務實得多。老臣善謀,忠言逆耳,卻因為幾句話就遭遇了政治生涯的滑鐵盧。

特魯多這麼急著開掉他幹什麼?就不能等於1月30日引渡令大限之後嗎?

最後三天了,政府也重新開張了,美國還是不緊不慢,不拖到最後一天,不算完。外部阻力來自中國,內部阻力來自美國政治鬥爭。

引渡令遲遲未到,特魯多先把駐華大使給炒了

天才寶寶上次就孟晚舟事件表了個態後,美加一片大喊大叫,算了算了,再也不說了。

麥家廉明確希望美國不要發出引渡指令,得到“最理想局面”,特魯多炒掉他就是再一次向美國喊話,:趕緊帶人走,麥家廉的“錯誤言論”,已經引起很多人的遐想。

不管這三天會發生什麼?加拿大政府都會輸得一乾二淨,折騰五十多天,也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忙?

對於麥家廉去留,中國不會在意,那是加拿大它們家的事,而且現在也根本不是談中加友好的時候。再說,要是中國對麥家廉表達任何贊同之意,估計溫哥華得炸窩了。

華春瑩25日指出,“不管加方怎麼說,中方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從一開始就是非常明確的。這一事件從一開始加方就犯了嚴重錯誤。這絕對不是一起普通的司法案件,而是嚴重的政治事件。我們希望加方能夠認清這一事件的本質,不要做火中取栗的事情。”

引渡令遲遲未到,特魯多先把駐華大使給炒了

認不清此事本質,胡攪蠻纏的是加拿大當局,給美國白白當槍使,站完隊之後,發現單還得由自己買。

不是麥家廉發表了干預司法的政治言論,而是麥家廉指出了美加兩國司法為政治服務的本質,不小心說出“司法獨立”不存在的事實。

“皇上的新裝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後裾是多麼美麗!衣服多麼合身!”

奴僕們在皇帝身後大聲地議論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