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寶釵審黛玉看“釵黛一人”「閒話紅樓」

由寶釵審黛玉看“釵黛一人”「閒話紅樓」

寶釵審黛玉

《紅樓夢》四十二回中寶釵審黛玉,其中寶釵的一番說話,‌‌真是耐人尋味。‌‌讓人忍不住細細思量。‌‌這話裡有社會背景,‌‌有家族興衰,‌‌有個人成長,‌‌有宗法禮教‌‌,有個性選擇,‌‌當然,‌‌也有寶釵推心置腹之中隱約暗藏的心機。‌‌​

由寶釵審黛玉看“釵黛一人”「閒話紅樓」

朱熹禮學

​首先說社會背景,‌‌或者說時代背景,‌‌那也是這部紅樓夢成書的背景,‌‌讓作者欲逃無門的壓抑年代,‌‌一個終將崩塌的末世,‌‌人們不能履行自己的職責,‌‌男人‌‌本來應該讀書明理,‌‌輔國治民,‌‌但如今並不聽見有這樣的人,‌‌讀了書倒更壞了,‌‌竟不如耕種買賣,‌‌倒沒什麼大害處。‌‌可見,‌‌讀書竟成了人們仕途經濟的臺階,‌‌培養出無數禍國殃民的國賊祿鬼。‌

由寶釵審黛玉看“釵黛一人”「閒話紅樓」

螃蟹詠 繡像

​作者一片苦心,‌‌這已經是第二次‌‌借寶釵之口,痛罵這些結黨營私,橫行霸道之人了。‌‌第一次‌‌是前幾回的螃蟹詠,“‌‌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這個安排非常巧妙,‌‌可謂用心良苦。‌‌人人都謂‌‌寶玉黛玉‌‌是書中最具叛逆精神的人,‌‌但寶玉不過小時候罵兩句國賊祿鬼‌‌,黛玉更是不見他說過什麼這樣的話,‌‌偏藉著人人眼中最端莊持重‌‌、最符合道德禮教標準的寶釵,‌‌把這話說出來,‌‌還不止一次。那《螃蟹詠》,‌‌更讓眾人感慨,‌‌諷刺世人太毒了些。‌‌所以說,‌‌作者對寶釵之用心‌‌時不在待遇之下。‌‌庚辰本批語就說,“釵玉名雖兩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書至三十八回時,已過三分之一有餘。‌‌故寫是回使二人合而為一,‌‌請看黛玉逝後寶釵之文字,‌‌便知餘言不謬矣。‌‌”可惜我們不得矣。​

由寶釵審黛玉看“釵黛一人”「閒話紅樓」

寶黛讀西廂

​‌這樣一個腐朽破敗的社會,‌‌必然‌‌也會為了維持其統治,‌‌而對人們的思想加以禁錮。‌‌充滿生命活力,追求自由與愛情的文字書籍,‌‌被列為禁書,‌‌變為淫詞豔曲,‌‌卻無法扼殺年輕孩子們的渴望。‌‌於是大家你揹著我,我揹著你都在偷看,‌‌這也是這些書籍得以流傳至今的緣故。‌‌大家喜歡啊。‌‌被壓抑久的人,誰不向往自由呢?‌‌但現實還是無情的,‌‌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於是,‌‌理想與熱情被迫丟掉了,‌‌被迫壓抑了,‌‌被迫去學的‌‌和大人們一樣,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了。‌‌

而女孩兒們更悲慘,‌‌所受的壓抑束縛比男子更甚。‌‌女子無才便是德,‌‌就像寶釵所說,‌‌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字的倒好,‌‌只該做些針黹紡績的事才是。‌‌已經認得了字,‌‌不過撿那些正經書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這就是世道對女子的要求,‌‌想要安穩活下去,‌‌就別跳出我們畫下的圈子,‌‌跳出去就不可救了。‌‌

寶釵是聰明的,務實的,‌‌也是弱小無奈的。‌‌所以‌‌為了安穩的活在種種宗法禮教的束縛之中,‌‌尤其是在家道逐漸敗落之時,‌‌從寶釵話中可知,‌‌先時人口多,‌‌而現在,‌‌不過薛姨媽帶著薛蟠寶釵兄妹二人而已,‌‌雪茄繁華已散,‌‌那生逢此時,‌‌為了更好的活著,‌‌她選擇了迎合,‌‌哪怕她心中一如黛玉一般,‌‌對這現實的世道不屑‌‌厭惡,‌‌甚至痛恨,‌‌但她選擇了現實。​

由寶釵審黛玉看“釵黛一人”「閒話紅樓」

釵黛一人

​‌‌然而‌‌這個終將崩塌的末世,‌‌無論是選擇了現實的寶釵,‌‌亦或是堅守了理想的黛玉,‌‌最終都難逃悲劇的結局,‌‌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寶釵黛玉‌‌由此殊途同歸,‌‌不過都是薄命司中又一人矣,釵黛一人,讀來‌‌令人心痛。‌​

由寶釵審黛玉看“釵黛一人”「閒話紅樓」

千紅一哭 萬豔同悲

榮捷

2018年8月10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