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9元,蘋果HomePod你會買嗎?

蘋果HomePod終於來中國了!

1月18日,這款蘋果全新產品終於確定了在華上市的時間,相比海外市場,幾乎差了近一年的時間。

這一年,對於HomePod褒貶聲此起彼伏,在不少評測中,它在語音識別上的拙劣表現也受到不少口誅筆伐。

以致於在美國市場,HomePod的佔有率僅為5%,大大落後於66%的亞馬遜Echo和29%的谷歌Home,顯然不盡人意。

然而,HomePod畢竟是蘋果的“親兒子”,時刻一年才登陸中國市場,究竟表現如何仍然不得而知。

就在HomePod上市之際,關於它的幾個問題,仍然值得我們聊一聊。


2799元,蘋果HomePod你會買嗎?



是音響,還是智能家居入口?


之所以受到業界的質疑,正是HomePod的定位。它並非智能音箱,而是一款以音質著稱的音響,並附帶Siri語音助手功能。

相比之下,亞馬遜Echo和谷歌Home都被定位成一個工具、一個智能終端,但蘋果卻反其道而行之。

從用戶來看,基本只有一些玩家和極客才會專門購買一款智能音箱。而對於普通人來說,估計只能靠低價誘惑了吧。

但如果是音響,而且是出自蘋果,肯定能吸引一大批喜歡音樂的用戶及果粉。

此外,2799元的售價,對於一款音響來說,確實不算貴。

這也許就是處於差異化競爭的目的,真的很“蘋果”。

本次HomePod在國內上市的定價為2799元,以蘋果一貫高端的市場策略來說,怎麼會做出一款廉價的音箱呢,必須是一款專業級的音響吧。

然而,無論是不是智能音箱或者智能終端,都不能妨礙HomePod成為智能家居入口。

此外,HomePod還支持蘋果HomeKit智能家居平臺,因此已具備成為入口的基本條件。

2799元,蘋果HomePod你會買嗎?




Siri真的落後了?


語音助手是智能音箱的最大亮點,HomePod自然也少不了Siri。

但是,如今Siri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在識別率上明顯落後於競爭對手,令人產生疑慮,是否蘋果有所保留?

作為最早問世的智能助手應用,Siri近年來的表現確實差強人意,被後來者亞馬遜 Alexa、Google Assistant及微軟的小娜等趕超。

這與蘋果公司的策略和隱私保護等因素有關,也與用戶對語音助手的熱情不高有一定關係。

據相關報告顯示,全球智能助手平均使用比例為50%左右。其實,從實際情況看,使用率會更低,Siri剛剛推出的時候,也只是被當做“調戲”的對象而已。

在使用率偏低的情況下,缺乏數據的支撐,AI的學習和訓練自然會受到影響。

相比保守的蘋果來說,善於利用數據的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科技巨頭,在短短几年內就在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AI技術上獲得長足的進步,就不足為奇了。

儘管Siri落後了,但差距並不會太大。

畢竟,語音識別仍然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和技術。

對於識別中文,海外科技巨頭們心裡都不怎麼有底。

本次搭載A8芯片的HomePod,必然為Siri留下了升級空間,未來鹿死誰手還不好說。


2799元,蘋果HomePod你會買嗎?



遲來的HomePod如何應對中國市場?

目前,亞馬遜 Alexa和Google Assistant都未能正式進入中國,而微軟小娜則並沒有推出相應的智能音箱產品,只是“附身”在其他智能音箱中。

蘋果是目前首家在中國市場推出智能音箱的海外科技巨頭。

因此,能夠深入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市場潛力的中國市場,蘋果也算是領先一步了。

Siri還有機會。

據第三方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的智能音箱銷量增長到了580萬,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銷售市場。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蘋果不得不心動,憑藉品牌效應和自身魅力,HomePod勢必獲得果粉的青睞。

在國內品牌方面,天貓、小米及百度等智能音箱已經先入為主,遲來的蘋果如何搶奪市場份額?

但是,國內品牌的先入為主,也恰恰為蘋果的姍姍來遲做好了鋪墊,做好了市場和用戶教育,讓蘋果省心不少。

總之,無論是智能音箱,還是專業音響,HomePod都是蘋果在中國市場上智能家居佈局的全新一步。

最後一個問題,2799元的HomePod,你會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