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覺易經的內容不好理解,建議你看下這篇文章

果你感覺易經的內容不好理解,建議你看下這篇文章。

文|曉生

很多易學愛好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易經的內容不好理解,總覺得抓不住要點,搞不清意思,這種情況很正常,因為易經年代久遠,用我們現代的方法去閱讀,難免會感到吃力。

那該怎麼去學習,才能更好的理解易經的內容呢?我建議學習書中內容的時候,參考一下它們的甲骨文字體。為什麼要參考甲骨文呢?這要從文字的產生和甲骨文說起。

如果你感覺易經的內容不好理解,建議你看下這篇文章

文字是如何產生的

“鳥有鳥語,獸有獸言”,動物有其各自的交流方式,曾幾何時,人類的交流方式也和其他動物一樣。進入農耕文明後,人類開始定居下來,隨著族群、部落的擴大,相互之間如何順暢的交流,成了人類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經過無數次探索和嘗試,人類發明了“結繩記事”和“巖畫敘事”,兩者各有優缺點,前者簡潔但敘事不明,後者直觀明瞭卻不方便操作。但不管怎麼說,這兩者已經有了文字的雛形,在文字產生之前,它們是最接近文字的形態。

如果你感覺易經的內容不好理解,建議你看下這篇文章

巖畫敘事

人類又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嘗試,把“結繩記事”和“巖畫敘事”兩者相結合,最終發明了象形文字,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巨大的進步,象形文字的產生,使人類的知識得以積累,文明得以傳承,人類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當然,對於象形文字,大家也不要感覺很複雜,說白了就是“簡筆畫”,中外的象形文字都是一個道理。從文字的產生過程可以看到,促使它產生的最初目的是交流,既然是交流,那文字中就包含了所要交流的內容,就是說它形、象、音、意是一體的。

我們學習易經時參考甲骨文,就是要參考它的形、象、意。

驕傲的甲骨文

如果你感覺易經的內容不好理解,建議你看下這篇文章

安陽考古

甲骨文是我國古代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最早發現於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又稱“殷墟文字”、“契文”。

在世界上,超過5000年曆史的文字,有蘇美爾的契形文字、古埃及的紙草文字、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和中國的甲骨文,前面三種都已經在歷史中消失了,唯一流傳下來的只有我國的甲骨文。這的確值得驕傲!

甲骨文為什麼有這麼頑強的生命力呢?我覺得其中有個重要原因是,甲骨文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演變、簡化,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最終變成了我們現在的漢字。

如果你感覺易經的內容不好理解,建議你看下這篇文章

我們現在的漢字,基本上看不到甲骨文的本來面目了,那,我們對甲骨文的簡化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我覺得還是利大於弊的,雖然甲骨文失去了形和象,變成了現在的漢字,但是卻使文字得到了普及,極大提高了我們國民的整體文化素質。不過有些字也確實不如原來“形、象、意”俱全。這也是為什麼書法愛好者喜歡寫繁體字甚至是甲骨文的原因。

而易學愛好者更要學習一下甲骨文,然後結合甲骨文去學習易經……

為什麼結合甲骨文學習易經

一、甲骨卜辭

如果你感覺易經的內容不好理解,建議你看下這篇文章

甲骨文主要記載的是商朝時期的卜辭,所以又稱“甲骨卜辭”。

而商朝之時《周易》還沒有成書,那商朝占卜的依據是什麼?是伏羲易還是其他的易?周文王後來做卦辭有沒有參考商朝的卜辭?……,要想弄明白這些,甲骨文是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文獻資料。

二、八卦符號

最早的八卦符號刻畫在一隻鹿角的枝上,這也是我國關於八卦符號最原始的記載。

我們用一長兩短兩種符號記錄易經的陰爻和陽爻,從而組成八卦,這些都是歷代的易經書籍中流傳下來的,對於八卦符號最原始是什麼樣子,我們都沒有見過,最早的八卦符號,對於研究易經八卦是不是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果你感覺易經的內容不好理解,建議你看下這篇文章

三、四象八卦

漢字又稱“方塊字”,現在書法初學者和小學生寫字,用的還是“田字格”、“米字格”紙張,字體的四面八方講究舒緩、平整,而“四面八方”對應的正是“四象八卦”。

四、神奇力量

道教的符籙就是類似甲骨文的字體,文字為什麼會有神奇的力量呢?

每個漢字都有其特定的意義,這些漢字被反覆的唸誦過程中,它自身的意義會越來越強。符籙要用咒語加持,常誦佛經能讓人心情平靜,不吉利的話常常會應驗等等,都是因為這個原因。

日本有個漢字研究專家說:“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集成電路器”,它會自動的接受能量和發送能量。

對於這一點,大家見仁見智,不做討論。

五、形、象一體

如果你感覺易經的內容不好理解,建議你看下這篇文章

甲骨文講究“象、形、音、意”,而易經是象學,兩者可以互為印證。並且甲骨文是最接近伏羲時代的文字,它對易經的描述最接近其本義。

都知道易經是象學,“象”真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含,對於如何取象是易學者頭疼的問題,甲骨文無疑為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工具。

六、尋找逸意

逸意就是丟失的意思,文字在流傳過程中,有些字逐漸改變甚至失去了其本意,而有些字又是可以通用的,這給理解古文帶來不小的困難,這也是為什麼現代人讀古文感覺晦澀難懂的原因。

如果你感覺易經的內容不好理解,建議你看下這篇文章

比如“貞”字,這個字在易經中出現的頻率很高,如“元亨利貞”、“貞厲”、“貞吉”等,而在甲骨文中,“貞”和“鼎”有時候通用,鼎是什麼?“大禹收九牧之金,於荊山下鑄九鼎”,鼎乃國之重器,後來青銅技術發達,鼎這才淪為煮食器具。那這兩字可以通用,那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當然,這些只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如果在學習中大家有更好的方法和建議,也希望不吝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