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AR市場總結:巨頭髮力,投資持續增加

2018年是AR行業逐步探索的一年,這一年市場投資依然活躍,關注度持續增加;AR硬件新品不多,正因為此也被備受關注;行業應用仍處於探索階段,AR營銷/教育/醫療等相對凸顯;AR遊戲除了蘋果和谷歌在AR SDK上助力外,另一部分則靠Magic Leap推動;18年是殘酷又備受關注的一年。

2018AR市場總結:巨頭髮力,投資持續增加

一,融資規模約14.28億美元

2018年AR融資規模約14.28億美元,比2017年約9億美元(第三方機構統計)規模相比增幅約58%,勢頭突顯。

值得關注的幾個融資事件有:1月B612咔嘰獲5000萬美元融資;2月份今日頭條19億元(RMB)收購FaceU;Magic Leap於3月宣佈獲4.61億美元融資;6月亮亮視野獲得億元(RMB)融資;11月疊鏡數字獲得億元融資;Niantic於12月獲2億美元融資。

市場是殘酷的,英國AR獨角獸Blippar和美國AR頭顯製造商Meta紛紛面臨資金危機,這也部分反映當前AR技術和應用場景的侷限性,或許並未達到投資者原有的預期。

2018年無論是移動AR還是AR硬件都開始被媒體和群眾所關注,尤其是移動AR方面,隨著蘋果谷歌等巨頭髮力AR SDK,移動AR增速明顯,遊戲/娛樂、營銷、教育等幾類應用中AR技術的融入率較高。

注:本次統計不包括未透露金融的融資和收購,官方公佈為“數千萬”元的均按“1000萬”來計算。另外,AR受益但非直接相關的企業融資和收購併未包含在內(例如計算機視覺、手勢識別等)。同時涉及AR和VR將被納入VR範圍,不會重複計算,因此數據和其它統計會有出入,請悉知。

二,巨頭髮力,機會還在

2018AR市場總結:巨頭髮力,投資持續增加

Magic Leap One

AR硬件方面最受關注的莫過於Magic Leap One,雖然光學與此前宣傳的光纖成像不同,導致吐槽不斷,但產品關注度更高,並有望進一步拉動C端的AR硬件市場。舉例來看,Magic Leap能拉攏大量內容製作方,同時自己也參與AR社交、AI虛擬助理的製作,提出Magicverse概念,描繪出未來的AR世界。

2018AR市場總結:巨頭髮力,投資持續增加

Intel Vaunt


2018AR市場總結:巨頭髮力,投資持續增加

North Focals

雖然絕大部分AR硬件依然主打B端,但18年讓我們看到了“AR眼鏡的未來形態”,例如Intel Vaunt以及North Focals。可惜的是,Intel已宣佈暫停Vaunt項目,而部分專利已被North收購。不過該形態AR設備憑藉輕便等特性,或許在光波導成本大幅降低前佔據一定市場。

考慮到性能和需求,AR眼鏡未來可能會走向2個方向,Magic Leap One和Intel Vaunt就是兩個領域的代表。與此同時,科技巨頭在18年有關AR硬件的消息也層出不窮,首先是蘋果收購大量AR相關公司,相繼有專利曝光,外界猜測2022年將推AR頭顯;另外三星、Facebook、華為等也無一例外的在18年透露出AR硬件計劃。

有關技術方面,光學依然是AR硬件的關注重點,18年發售的Magic Leap One並沒有將光纖顯示技術量產落地,反而用全息光波導取代。誠然,光波導中另一陣營陣列光波導在18年有較大進展,國內有量產能力的廠商逐漸增多,國際市場的可選方案更多,不過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視場角偏小,成本還需進一步拉低。

2018AR市場總結:巨頭髮力,投資持續增加

Leap Motion北極星AR頭顯

同時,Leap Motion公佈了一項名為“北極星”的AR頭顯開源硬件項目,這個項目著實讓人意外,一是其作為手勢追蹤技術商擴展開發AR硬件項目,二是居然還把它開源。該項目旨在基於自家手勢追蹤方案,為硬件廠商提供AR頭顯新的參考思路。

移動AR方面,蘋果的ARKit和谷歌ARCore依然統領市場,今年的AR SDK們新增功能主要是持久對象體驗和多用戶支持、展開,擴寬了場景豐富性,提高了趣味性。

2018AR市場總結:巨頭髮力,投資持續增加

蘋果在逐漸建立自家AR/VR生態,今年的USDZ新3D文件格式就能說明,其特性可靈活嵌入至網頁或App中,在ARKit的加持下可帶來出色的3D/AR體驗,為今後AR佈局(包括未來的AR眼鏡等硬件)打下基礎。

另外,Facebook在3D技術上發展迅速,今年陸續上線3D控件支持、AR廣告、3D照片等功能,並將相機特效平臺更名Spark AR,並計劃支持,以此抗衡Snap;Snapchat推出增強現實開發者平臺Lens Studio。

此外,國內手機廠商紛紛推出ToF模組智能手機,主要側重解鎖和娛樂體驗,例如美體拍照、體感遊戲等,同時OPPO聯合高德開發ToF AR導航。但當前ToF似乎已經是移動AR的非必要特性,未來在AR中還需尋找合適的應用場景。

巨頭們紛紛進場,或是投資,或是收購,都是在嘗試探索,對於初創企業而言機會還在。

三,應用創新難

要說AR應用的創新,更多的來自於理念的創新和應用場景的變革,當然這也是因為技術上沒有明顯突破,或者說沒有帶來革命性體驗的突破。例如,醫院在App上加入室內AR導航功能來指引患者,避免走錯路,繞遠路;同樣的室內導航和也適用於商場、機場等複雜的場景。

2018AR市場總結:巨頭髮力,投資持續增加

魔獸世界AR濾鏡

在娛樂應用方面,Snapchat依然引領市場,推出多種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AR濾鏡,例如“大本鐘”本地化AR體驗、魔獸世界AR濾鏡等。在AR營銷和商業化上足夠領先,例如和Nike、李維斯、迪士尼聯合進行營銷。

2018AR市場總結:巨頭髮力,投資持續增加

京東AR試衣硬件

在垂直領域,AR+醫療、AR+教育、AR+零售是增長迅速的幾個需求,國內例如京東商城在AR上行動迅速,其App支持多種商品AR預覽,包括各種傢俱、家電,甚至AR美妝預覽,甚至還推出適用下線的AR美妝/試衣硬件。

2018AR市場總結:巨頭髮力,投資持續增加

關於AR+醫療,今年國內通過HoloLens進行了多例手術,例如武漢協和醫院成功實施HoloLens遠程會診手術,西安市兒童醫院神經外科治療團隊在AR技術輔助下完成顱內血管畸形切除手術,而美國FDA已批准微軟HoloLens和OpenSight得以進行AR手術項目。

AR營銷方面,支付寶是典型應用,其以輕量化AR進行營銷例如AR掃五福,就是基於圖像識別工具。另外,基於AR硬件的營銷同樣也在進行,H&M聯合Magic Leap One打造了一場AR時裝秀。

另外,《紐約時報》在AR的形式進行新聞報道,可為帶來讀者最值觀、立體的閱讀體驗。另外,國內新華社此前也通過AR形式進行過新聞報道,這種與新形式新場景的結合讓AR價值變得更高。

哪些場景適合AR,成了18年AR企業最忙碌的話題。

四,無殺手級遊戲

2018年,並沒有一款像《精靈寶可夢Go》那樣的AR遊戲,當前來看將AR技術作為App必要啟動條件的並不多,更多的遊戲廠商更願意將原有遊戲加入AR進行更多嘗試,例如《王者榮耀》基於AR相機技術,不僅可以將英雄放置到現實世界,還能合影等等,作為娛樂擴展。

2018AR市場總結:巨頭髮力,投資持續增加

Magic Leap版《憤怒的小鳥》


當然,假如《精靈寶可夢Go》在沒有IP加持下,或許依然難成功。這就是2018年AR遊戲市場的尷尬。即便Magic Leap聯合Rovio開發AR版《憤怒的小鳥》,聯合ILMxLab開發AR版《星球大戰》,但其僅針對自家平臺。對於新IP進入,假如沒有更好的玩法,恐怕極難吸引到玩家,尤其是在手遊市場分化嚴重的今天。

不過,Magic Leap依然啟動千萬美元獎勵開發者開發創新應用,欲加速AR應用的擴展。

2018AR市場總結:巨頭髮力,投資持續增加

五,小結:持續探索才是關鍵

很顯然,AR被看作是下一個風口,其生態佈局龐大,可結合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AR頭顯等多種硬件,同時也會融入AI技術等,讓AR成為了未來集多種信技術於一體的綜合顯示方式。

當前市場在AR上的投入主要營銷和技術流兩派,但以Facebook、Snapchat為主的營銷巨頭也都在積累相關技術,兩者都宣佈了AR眼鏡計劃。因此長遠來看,AR硬件作為今後的入口級產品作用不可替代。

但市場還因硬件和軟件成熟度等一系列因素,遠未達到預期。根據Digi-Capital預期,到2023年AR(移動AR+AR眼鏡)將達到新的階段,市場規模預計700-750億美元。在不遠的將來誰能打造出更好的硬件、開發出更契合場景的應用,是18年所有企業正在嘗試的,而且這個嘗試還將持續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