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活了,學習太累了”

古語有云:笨鳥先飛,意思是說,即使天資平平也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改變自己。

“媽媽,我不想活了,學習太累了”


但其實今天小江同學更想分享的是一句土耳其的諺語:上帝為每隻笨鳥都準備了一根矮樹枝。意思很明顯:每個孩子都有最適合他的位置,或者說是角色定位,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到那個位置。

下面是分享一個故事,是網上一位媽媽的悔悟和自白,和一個從抑鬱女孩而成為標杆的故事。

01

重壓之下,女兒竟要求死


女主人的女兒,上初中,因為跟不上學校快節奏的學習進度,校長提出要求轉校。

為了讓孩子回到和班上其他同學一樣的學習水平,女主人選擇給孩子報該市最有名的課外輔導班。

自此之後,孩子每天從放學後,就被送到輔導班。,週末、節假日,風雨無阻。而這麼高強度的壓力,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恐懼。

“媽媽,我不想活了,學習太累了”


終於在某一天,在北京工作的女主人接到孩子從武漢家裡打來的電話。

孩子哭著說作業做不完,明天沒法上學,看不到希望,不想活了!

女主人安慰著自己的女人,徹夜未眠。擔心和焦急,讓她完全沒有心情工作。

02

一句“戲言”重新找到了希望


朋友的一句“戲言”,讓女主人重新找到了方向。朋友說:國內不行,那就眼界放寬一點,走國外唄!

女主人仔細分析了國內當下的教育。不管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在教學中最脫離不了的便是升學率。小升初,孩子要考試。初中進高中還是要考試。高中進大學的高考更不用說。既然最後是一場考試決定能不能去好學校,有沒有出息,那麼學校教育上一切都要圍繞著考試進行。

中國很多小學的課程表上雖然在語數外等主課之外有音樂美術體育等內容,但對於這些課程到底實際上是不是被支援給了語數外,中國家長心裡都有數。最終,瘦弱的孩子被沉重的書包壓成了駝背,眼鏡早早的就掛到了臉上,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卻因為要寫作業而長期熬夜。

“媽媽,我不想活了,學習太累了”


說起來沒辦法,要是小學就輸在了起跑線上,以後拿什麼去考試?還想不想讀進211、985的好大學了?

英國教育在世界範圍內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女主人是這麼認為的:除去英國師資力量強、課外活動豐富、課程選擇多樣化、安全係數高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學入學申請更加人性化:英國的教育制度允許英國高中學生從12年級開始參加A-level考試,每年兩次,學生可以選擇成績較好的一次作為保留記錄,到13年級結束時一共有四次考試機會,因此,英國高中學生不會因一次考試失利而與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

與美國等國家相比,英國的高中生升入大學的比例更高。升學率高的背後是英國高中“因材施教”的傳統。英國正規的寄宿中學基本都有95%以上的大學升學率,多數畢業生進入英國排名前20的大學,其中一半學生進入排名前10的大學,包括牛津與劍橋大學。

“媽媽,我不想活了,學習太累了”


英國的大學在錄取方式上也相對合理些。每個學生在確定高中學習課程的同時就要著手考慮申請大學事宜,學生能夠從網上查詢到大學和專業對高中成績的要求,以及相應要求的一些高中必修課程。大學報考系統詳細提供該年的大學申報信息,給正在學習的高中學生確立了明確的目標。

03

毅然決然選擇出國


未來孩子的教育及未來的發展,女主人毅然決然選擇了讓孩子出國!

無錫江達留學(原江大留學)

公眾號後臺回覆“姓名”+“電話”,獲得更多留學秘笈

“媽媽,我不想活了,學習太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