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豹”三十年回首——首款自主研發,中國航空史劃時代機型

2018年是“飛豹”首飛30週年。“飛豹”的出現,是我國航空工業史上劃時代的事件。首先,“飛豹”是一種全新的機型,在此之前,我國沒有殲擊轟炸機這一機型,是我國在沒有任何原準機的基礎上自主研發的第一款戰鬥機,具有原創性,使中國航空工業實現了從測繪仿製到自行設計的歷史性跨越;其次,“飛豹”的設計,擺脫了蘇聯飛機研製的窠臼,採用全新的軍標,為以後的型號研製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最後,在設計過程中,“飛豹”採用了各種全新的技術,促進了我國飛機設計、製造水平的跨越性發展。

“飛豹”三十年回首——首款自主研發,中國航空史劃時代機型

研製背景

“飛豹”研製項目是我國於20世紀70年代初,面對當時的國際環境和國內需求提出的。

1974年初,我國為保護主權領土完整,與南越在西沙群島海域進行了一場反擊作戰。在海戰中,中國海軍取得了擊沉南越海軍護航炮艦1艘,擊傷驅逐艦3艘的戰績,有力打擊了南越侵略者。

但相應的,也暴露出一個嚴重缺陷,即當時我國裝備技術水平有限,在飛機裝備體系中存在著許多空白,缺乏對地、對海的縱深,、高強度支援、作戰能力。

我國當時裝備的對地攻擊機中,基本沒有對海攻擊能力。轟-6機體較大,自衛能力較差,並且速度太慢,並不適合對戰術目標進行攻擊;作為空,海軍主力的轟-5,在速度、航程、載彈量和航電系統等方面,都比較落後,難堪重任。

“飛豹”三十年回首——首款自主研發,中國航空史劃時代機型

強-5的速度雖快,達到超音速,但航程較短,只有1500千米,且載彈量較小,仍無法滿足海航的縱深、高強度作戰需求.

因而, 彌補我軍裝備的強-5型前線強擊機和轟-6遠程轟炸機之間的空缺,代替海、空軍裝備的陳舊落後的轟-5輕轟炸機,設計和裝備一種機載設備和突防能力較好,具備縱深轟炸和一定的對空自衛能力,能夠全天候完成對地、海目標進行攻擊任務的殲擊轟炸機,成為了當時我軍一個十分迫切的需要。

國防科工委根據海空軍的要求,確定關於新型殲擊轟炸機的戰術技術要求,隨即要求三機部用一個機型,裝備同種類武器和機載設備,分別滿足海空軍的需求。在計劃中,海、空軍的新殲轟除了作戰使用的武器和配備不同外,技術性能基本一致。“飛豹”研製項目,就是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誕生的。

一波三折,“飛豹”誕生

根據要求,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進行了多個型號的新型作戰飛機研製計劃,如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西飛)提出的轟-7(殲轟-7原編號)研究方案,瀋陽飛機制造廠提出的殲轟-8方案,南昌飛機制造廠提出的強-6強擊機方案,經過反覆論證以及受限當時國內的資金條件等,西飛提出的轟-7項目拔得頭籌。

“飛豹”三十年回首——首款自主研發,中國航空史劃時代機型

1977年,轟-7正式立項。1977年10月10日,三機部以(77)三計1008號文《關於轟五後繼機的機型名稱及代號的批覆》,正式定名為轟-7,代號H-7。為了保證轟-7的質量和性能,西飛的設計人員廣泛借鑑國內的先進經驗及教訓,在飛機方案選型時,西飛領導帶領科技人員冒著松潘,平武大地震的危險,堅持在四川安縣風洞做實驗。

在轟-7飛機打樣設計最緊張的時期,科研人員和全所職工“如履薄冰,兢兢業業”,建立了一整套科學、嚴謹的飛機設計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控制辦法,建立質量信息網,堅持月、季、年的質量分析會制度,有力保障了其設計質量。

1977年11月,西飛提出了轟-7第三個方案的初步設計:一種具有前線超音速低空突防能力的殲擊轟炸機,確定了傳統設計和線傳飛行控制技術 相結合的路子,力圖使該設計達到更先進的水平。

該方案被最終選定,項目代號“70工程”。1979年,木質樣機通過審查,此後,為了更好地突出低空機動性能, 工作人員又對原方案進行了局部調整,同時,轟-7(串)飛機的研製進人了全面打樣設計階段.

然而,轟-7的發展並非這樣一帆風順, 正當西飛的工作人員卯足千勁,大幹一場時,1980年至1981年,因國民經濟調整,百廢待興,軍隊建設不得不為經濟建設讓路。多項新裝備研發計劃被迫終止,包括殲-13,強-6等重要的裝備發展項目下馬。

轟-7項目雖然得以保留,但縮減了研製經費,研製進度也相應放緩。並且在轟-7發展過程中,還曾經準備用殲-8的攻擊型來取代轟-7的研製計劃,又一度準備採用引進的歐洲“狂風”來代替轟-7,可謂波折重重。

但西飛的設計人員不甘心就這樣放棄轟-7項目,他們表示即使經費大幅減少,但只要買紙、筆的錢還有,轟-7的設計就不會停。於是,全所職工在經費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咬緊牙關堅持研製工作。他們的堅持,也迎來了成果。1982年4月,轟-7飛機被列為常規武器裝備重點項目,全面開展研製工作,恢復加快進度。國防科工委任命陳一堅為轟-7飛機型號總設計師。

“飛豹”三十年回首——首款自主研發,中國航空史劃時代機型
陳一堅院士,"飛豹"總設計師, 其在“飛豹"的研製過程中, 做出了巨大貢獻

轟-7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武器系統,也是一個涉及到全國10部委、81個協作單位的大型系統工程,並且在研製過程中並未參考其他成熟機型,是一種全新的型號,在沒有原準型機可供參考的情況下,其研製工作的難度之大、風險之高可想而知。

但這並沒有難倒西飛的工作人員,他們提出了標準設計“20年不落後”的口號。在整體結構上,陳一堅和西飛設計人員認為,“穿新鞋,走老路”,無法研製出更先進的飛機,技術上也不能獲得太大的突破,這是對國家、對人民的不負責任,於是大膽創新,一改過去我國長期以來從蘇聯繼承的標準,而是選用了國際上先進的美國軍用規範,並結合國際軍標的要求,開始了我國航空型號擺脫蘇聯標準的嘗試,也保證了轟-7的先進性。

為了確保轟-7在研製成功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落後,西飛設計人員開創了諸多新技術和多個第一。例如,八十年代初,計算機輔助工程設計尚未普及應用。西飛設計人員則敏銳地覺察到了計算機輔助飛機設計、製造、試驗、管理的重要作用。

“飛豹”三十年回首——首款自主研發,中國航空史劃時代機型
2000年,我國設計出國內第一架全機電子樣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用CATIA V5軟件在微機上實現飛機三維設計,為殲轟-7的改進奠定了基礎

於是在陳一堅等的牽頭下,開始了其攻關研究,並於1986年徹底研製成了7760CAD/CAMM計算機輔助飛機設計、製造及管理系統,這對於轟-7的研製以及日後飛機的研製,做出了重大貢獻。

在全靜力試驗技術上,開創了我國67%設計載荷即可首飛的先例;在研製過程中,西飛設計人員還創造了一項與傳統的飛機機翼裝配方法截然不同的“以骨架為基準的無餘量飛機機翼裝配新技術”,突破了我國幾十年來在飛機機翼裝配方面一直沿襲原蘇聯“以外形為基準的裝配技術”,該技術的應用不僅解決了傳統工藝難以保證的飛機翼面外形精度的問題,其推廣應用還推動我國在飛機設計和裝配工藝水平方面邁上了ー個新的臺階;另外,西飛和610所的科研人員大膽創新,首創車體式滑車、半包軌和拋傘剎車三項國內新技術,使彈射救生系統火箭滑車試驗獲得成功,保障了轟-7起飛降落的安全性。

據悉,轟-7飛機的數百項成品中,光創新性的成品就佔35%,幾乎覆蓋了整個系統,大大超過新技術不得多於20%的設計風險額度。由於轟-7不但具有很強的對地攻擊能カ,也具有一定的空戰能力,所以在研製中將飛機編號改變為JH-7,使該型號的定位由超音速轟炸機調整為戰鬥轟炸機。

1988年8月,殲轟-7首架原型機出場,1988年12月14日成功首飛,1989年11月17日首次超音速飛行。1994年第一批產型出廠,裝備了海軍航空兵第6師16團,1998年殲轟-7飛機設計定型。1998年11月,殲轟-7首次公開亮相珠海航展,揭開神秘面紗。

“飛豹”三十年回首——首款自主研發,中國航空史劃時代機型
1998年4月,殲轟-7飛機設計定型
“飛豹”三十年回首——首款自主研發,中國航空史劃時代機型
1998年“飛豹”首次亮相珠海航展

殲轟-7飛機的成功研製,改寫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歷史。它是我國第一架在沒有原準機參考的情況下完全自行設計的飛機,使中國航空工業實現了從測繪仿製到自行設計的歷史性跨越;同時,它還是我國第一個拋棄傳統的蘇聯研製規範、大膽採用美軍標研製的先進飛機,為以後的型號研製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科研人員在型號研製過程中探索出的多外掛總體氣動佈局優化設計技術、小輪距“外八字”式機身起落架設計技術等一系列先進技術,也使中國飛機設計的技術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1999年,殲轟-7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可以說,殲轟-7飛機的成功研製,在中國航空發展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

改進升級,再創輝煌

如果說,“飛豹”飛機的成功研製使中國具備了自行設計新型飛機的能力,那麼,新“飛豹”的研製,則使中國飛機的設計能力得到了又一次跨越式的提升。

“飛豹”三十年回首——首款自主研發,中國航空史劃時代機型

世紀之交,為了應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周邊局勢,我國開始著手對殲轟-7進行改進提升。這次,一飛院擔任研製工作,並且研製週期比常規情況下縮短了一半。研製單位在廣泛徵求部隊使用意見的基礎上,摒棄落後的設計手段,引進當時國際最先進的數字化設計方法,進行全機三維數字化設計。

當時,不僅一飛院沒有進行過飛機數字化設計,就是放眼全國,數字化設計也只有個別單位在一些小部件上嘗試過,從來沒有進行過全機的數字化設計,可謂困難重重。設計人員迎難而上,夜以繼日,克服重重困難,終於研製出了國內第一架全機電子樣機,在國內率先實現了三維數字化設計的歷史性突破,為殲轟-7的改進奠定了基礎。

殲轟-7A的改進升級,包括方方面面,氣動性能、機體結構、航電系統、火力打擊等等。其中尤以殲轟-7A的綜合航電火控系統為主。

為了進一步提升新“飛豹”的作戰能力,研究總師為綜合航電火控系統確立的極其苛刻的技術要求,整套系統囊括了飛機的13個分系統,集成的分系統、處理器和傳感器之多,控制線路的複雜程度之高,在當時國內是第一位的。

而且飛機前後駕駛艙均決定採用當時國內還未完全掌握的綜合顯控技術,整套綜合航電系統的總體技術水平達到或超過了國外第三代戰機的技術水平。

新的綜合航電火控系統採用了諸多先進的技術,如採用新雷達,新的數據總線,數字式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等,其成功研製,可以說在航電火控方面的技戰術水平,我們與國外先進戰鬥機之間的差距,已經從“望塵莫及”趕到了“望其項背”。該航電系統的使用,使殲轟-7A的航電系統在國內三代機中走在前列。

2002年7月,殲轟-7A成功首飛,2005年正式裝備空軍部隊。殲轟-7A研製成功後,我國並未停止“飛豹”的研製、探索。

2017年下半年,一些媒體不斷傳言殲轟-7系列飛機已經停產,認為殲-16飛機將會取代殲轟-7系列。但是2018年年初,在我國西北部巴丹吉林沙漠中的空軍實驗基地,多架殲轟-7最新改進型(網上稱其為殲轟-7B,但目前官方還沒有正式命名,故本文稱其為殲轟-7最新改進型)進行武器系統試驗的照片卻在網絡上公開傳播。這說明殲轟-7系列的故事還遠未結束,我國空軍依然需要這類型的飛機,其仍在繼續發展。

“飛豹”三十年回首——首款自主研發,中國航空史劃時代機型
網上曝光的殲轟-7最新改進型飛機,即殲轟-7B,表明殲轟-7仍在繼續發展

相比於殲轟-7A,殲轟-7最新改進型外形上並未有多大的變化,但在航電系統、武器系統上卻有大幅改進,採用了最新的雷達和三代機的全權限全數字電傳飛控,使其可以發射鷹擊-12反艦導彈等先進的導彈,戰鬥力大幅提升。■

聲明:本文摘編自《兵工科技》月刊 文/蘇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