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拉票 你不知道的套路和陷阱

朋友圈拉票 你不知道的套路和陷阱

朋友圈拉票 你不知道的套路和陷阱
朋友圈拉票 你不知道的套路和陷阱

下載官方APP「知輿情」,獲得更多熱點輿情信息。

關注

關鍵詞

朋友圈拉票

不知從何時開始,各種各樣的拉票活動成為微信朋友圈一大景觀。從才藝比拼到作品評選,再到各種評優,各種商業和非商業的“求投票”氾濫,在群聊和朋友圈中瘋狂刷屏。 為此,很多網友吐槽:“朋友圈真的沒法再看,不是代購,就是點贊,現在倒好,天天為孩子‘求投票’,真煩!”。曾經的“點贊之交”變成了“投票之交”,輪番轟炸的投票邀請讓人“累覺不愛”。《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調查顯示,有45.6%的受訪者曾參與朋友圈投票活動,44.7%的人表示綁架式朋友圈投票讓人煩惱。有不少網友明確表態拒絕投票,也有不少微信群主把禁止發投票鏈接作為群規,凡有違反者一律送“飛機票”踢出群。


朋友圈拉票 你不知道的套路和陷阱

知雲輿情

事件起因

微信功能日益完善的今天,其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根據《2017微信用戶&生態研究報告》,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躍用戶為8.89億戶,受2016年內容創業浪潮影響,有大量新公號創業者湧入,目前微信工作平臺上已有超過1000萬公眾號。為了挖掘龐大用戶背後的經濟潛力,在微信這塊沃土中也能分到一杯羹,許多商家紛紛開設微信公眾號順勢營銷。微信投票活動應運而生。


形形色色的投票拉票讓人厭煩,但大家不瞭解的是,受利益驅使,網絡投票背後還充斥著各種套路和陷阱。有的成了參評者人脈的賽場,有的淪為商家品牌營銷的把戲,有的變身刷票機構牟利的工具,還有的成了不法分子盜取個人信息的黑手,甚至已經形成了一條黑色的產業鏈。


兩會關鍵詞

高質量發展

網絡有風險,投票需謹慎。看似簡單的微信投票活動背後,活躍著不少專門從事投票、拉票的公司,催生出一條刷票灰色產業鏈。用戶通過支付一定酬勞換取一定數額票數,而這些相應數額的票數將由“刷票機”或“專業刷票手”投出,投票背後還可能隱藏騙局。有位媽媽參加“萌娃評選”被騙了6000元。她是這樣一步步被引入陷阱的:添加微信,發寶寶照片參與投票。發現寶寶與上一名的票數始終差一票,為了讓自己的寶寶排名靠前,在客服的勸說下,她花了2000元錢找人刷票,經刷票後名次上升,然而第二天又下滑。這時,刷票方主動聯繫,提出再刷一次就有希望拿到一等獎。這位媽媽在煽動下又掏出4000元,排名衝到了第二。想不到的是,兩天後排名再次下滑。至此,她才明白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即使你花再多的錢,你永遠都只能是第二,因為第一的數據是可以隨時被更改和控制的。

還有的投票則是“比賽為名,營銷為實”。一些網絡投票的背後,存在著一個龐雜的刷票拉票利益鏈。有些投票並不是單純的打勾就好,需要先關注官方微信號,有的還需要獲取頭像、手機號等信息。面對眾多涉世未深的“獵物”,想要獲取影響力的平臺、牟利的水軍,盜取個人信息的幕後黑手等都在蠢蠢欲動。營銷和詐騙才是他們的“廬山真面目”。不法分子往往先是許以豐厚的禮品引誘投票,藉此套取個人的詳細信息。在收集到大量的個人信息後,這些信息會被他們賣給第三方,作為廣告推廣的客戶,或者從事其他的違法犯罪活動。


知雲輿情

系統分析

知雲網監測週期內共獲取相關輿情信息4662條(APP513/博客80/平媒14/微信1483/微博1188/新聞1247/論壇137/。


朋友圈拉票 你不知道的套路和陷阱

監測週期內相關輿情趨勢、輿情話題在各個載體的分佈對比如下圖:


朋友圈拉票 你不知道的套路和陷阱

相關信息所在媒體分佈在微信(1479)、新浪長微博(980)、今日頭條-時政(212)、新浪微博(205)、大風號[自媒體](109)、須知網-網站軟件(109)、搜狐號-警法(99)、新浪博客(78)、一點資訊-社會(67)、58同城(62)、須知網-顧問諮詢(60)、百度百家(48)、等各大網站,具體圖表統計如下:


朋友圈拉票 你不知道的套路和陷阱

輿情總結

知雲結論

打造風清氣正的微信朋友圈,提倡“網絡社交文明”,已成為眾多網友的共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在微信群、朋友圈頻繁拉票、刷屏,對他人造成了打擾或干擾,其行為本身已經屬於“不文明”了。奉勸大家特別是家長朋友們不要輕信花樣繁多的投票活動,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因為所謂的高額獎金和豐厚獎品動心,騙子固然為人所不齒,但不少家長熱衷於參加各種“拼娃大賽”,到底是為了讓孩子開心,還是僅僅為了讓自己高興,滿足“我家孩子最牛”的虛榮心?也不妨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形成之前,這種虛假投票,對孩子的影響和傷害是不容低估的。如果孩子知道“拉票”的真相,那孩子會不會造成自卑,覺得自己家沒能力拉票,覺得自己父母不如別人?或者自己父母不夠重視自己?不管怎麼樣,缺少公平的比賽,都是在給所有參賽,甚至觀賽的孩子,隱隱地傳達著一種錯誤、扭曲的價值觀。這已經失去了一開始的教育目的了,孩子們在我們還未察覺的時候,已經受到了傷害。因此,學校、社會和家庭都應引起高度重視。

可喜的是,近日,浙江省教育廳發佈通知,明確規定凡是涉及學生(幼兒)個人榮譽的各項評選活動,原則上不得采用面向社會的網絡投票。6月初,江蘇宿遷出臺“文明20條”,其中倡議“朋友圈不拉票、不刷屏”。對這些新出臺的規定,網友們紛紛叫好,並建議在全國推廣。


知雲輿情

輿情應對

知雲網認為,縱觀近年來流行的網絡投票,確實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提高相關活動評選的參與度、關注度、科學度上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也帶來了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針對這些變了味的網絡投票,亟待對症下藥、加大整治。一方面,服務平臺應守土有責,加大對投票鏈接的審核,暢通舉報違法投票鏈接渠道,從源頭把好關,堵住不良投票鏈接的泛濫;另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及時出臺管理辦法、有效填補制度漏洞,增加網絡投票的違法成本,進一步加大懲治利用網絡投票斂財的不法分子。


本文圖表數據來源於北京軟雲神州科技有限公司輿情監測雲平臺


知雲感知

ID:zhiyunzhongguo

關注

信息來自互聯網公開內容整理,不代表本方立場,如有對所提單位及個人,信息未經核算,不承擔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