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管理常識都不知道,還說什麼管理

1、彼得原理

這點管理常識都不知道,還說什麼管理

向上爬原理——在各種組織中,僱員總是趨向於晉升到其不稱職的地位。這就要求改變淡出單純的根據貢獻決定晉升的企業員工晉升機制,不能因為某人在某個崗位上乾得很出色,就推斷此人一定能夠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

2、酒與汙水定律

把一勺酒倒進一桶汙水,得到的是一桶汙水;把一勺汙水倒進一桶酒,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在任何組織裡,幾乎都存在害群之馬,如果不及時處理,會迅速傳染,破壞整個組織體系。破壞總比建設容易,要及時清除害群之馬。

3、木桶定律

這點管理常識都不知道,還說什麼管理

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完全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任何一個組織,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它的各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短板並不是沒有用的部分,不能扔掉,強弱只是相對而言的,不能完全消除。關鍵在於弱勢對整個組織的影響有多大。

4、馬太效應

聖經故事——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讓他多多益善,即贏家通吃。要想在某一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這個領域迅速做大,成為領域領頭羊之後,即使投資回報率相同,也能輕易的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多的利益。如果沒有實力在領域內迅速做大,就必須不斷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較好的回報。

5、零和遊戲原則

遊戲中總是有輸有贏,總成績總等於零,一方贏得等於另一方輸得。正在逐漸被雙贏理念代替。利己不一定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轉變的過程中要求各方面要有真誠合作的精神和勇氣,要遵守遊戲原則。

6、華盛頓合作規律

三個和尚沒水吃——1+1<2。人不是靜止物,更像方向各異的能量,相互推動時,事半功倍,一加一大於二。相互牴觸消耗時,則一事無成。傳統的管理理論中,對合作研究的不多,大多數管理制度和行為都是致力於減少人力的無謂消耗,而不是利用組織提高人的效能。即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讓每個人做的更好,而是避免內耗過多。

7、手錶定理

這點管理常識都不知道,還說什麼管理

一個人只有一個手錶的時候,可以明確知道是幾點。同時擁有2塊手錶時,反而無法確定。不僅不會更準確,反而會讓人失去對手錶的信心。對一個人和一個企業的管理,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一個人不能同時被二個人指揮。每個人都不能同時選擇2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將陷於混亂。

8、不值得定律

自己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往往也做不好。個人要比較選擇自己所愛的奮鬥目標和途徑。組織要分析每一個員工的性格,合理分配,能調動每一個員工的積極性。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對自己工作價值的肯定。

9、蘑菇管理

這點管理常識都不知道,還說什麼管理

對新人的一種管理方法。被置於陰暗的不受重視的角落,無端批評、代人受過,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能夠消除不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接近現實。年輕人要高效率的走過人生中的這一段,從中儘可能的汲取經驗,成熟起來,並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

10、奧卡姆剃刀定律

只承認確實存在的東西,認為空洞無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無用的累贅,應當無情的剔除。簡單與複雜的定律:把事情變複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複雜。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要把握住事情的主要實質,把握主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尤其要順應自然,不要人為地把事情複雜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