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的人很少離婚,現在的人離婚很多

為什麼以前的人很少離婚,現在的人離婚很多

有人說,以前的人們離婚的很少,是因為婚姻需要修補,就像以前的衣服,物件,壞了修修補補還可以用。不像現在的婚姻,一有矛盾就離婚。

現在的婚姻確實離婚率高,也存在一不如意就離婚的現象,但這只是少部分人對婚姻的態度。

以前的婚姻,受限於當時的物質生活條件,人們的精神生活還提不上議事日程,需要婚姻作為物質保障,在忍耐將就中保障一家老小的生活。

我們不得不承認,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誰還去修補那些舊衣物,舊物件,直接扔了買新的,是一種生活態度,既然有條件了,就該講究物質生活的質量。

在滿足了物質生活後,人們已經有條件去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以相對幸福的生活為目的,不再以各種原因犧牲自我的幸福去成全家庭的完整。

婚姻當然需要修補和磨合,但前提是在觀念上,大方向上夫妻要能達成一致,其它存在的小問題通過磨合,或相互包容,夫妻之間才能相濡以沫,攜手度過一生。

但不是所有的婚姻都可以磨合好,觀念不同的夫妻再怎樣磨合也許都無法相容。能過下去,要麼是吵吵鬧鬧一輩子;要麼是以一方委曲求全的容忍下去。以前人們離婚少,也有這兩方面的原因,不過是迫於各種輿論和壓力而維持一個看似完整的家,實則毫無幸福可言。

婚姻幸福與否,無疑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影響人們對生活層次的追求。低質量的婚姻,不但幸福無從談起,而且對人是一種痛苦的折磨。

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只要不傷害別人,只要能承擔起自己的人生和自己應付的責任,選擇怎樣的生活狀態,都應該得到人們的尊重。

其實有一點是肯定的,幸福和婚姻沒有必然聯繫,幸福永遠應該把握在自己手裡。

只有自己過得幸福了,才能給婚姻增添色彩,才能給婚姻裡的人帶來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