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戊戌年重陽節上午10時,琅琊王氏祭祖大典在臨沂市白沙埠鎮孝友村孝友祠舉辦。來自國內多個省份,地區的琅琊王氏後人代表,按照傳統禮制祭拜先祖,立誓傳承孝友文化。

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據瞭解,白沙埠鎮是琅琊王氏 “書聖”王羲之、“孝聖”王祥、“友聖”王覽、王導等歷史名人的故里,其中王祥臥冰求鯉和王覽爭鴆的故事分別被收入《二十四孝圖》、《二十四悌圖》,是孝友文化的代表人物。供奉有王祥、王覽等塑像孝友祠建成已有1510年,是當地群眾傳承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等孝友文化的歷史見證。白沙埠鎮孝友祠外鑼鼓聲聲,祠內煙霧繚繞。

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上午10點,震天的禮炮聲拉開了祭典的序幕。王氏族人先後為祖先上三牲、上淨水、敬酒、淨手、上高香,祭祖儀式持續一個多小時。孝友祠、太保林不僅成為中華王氏宗親之朝聖膜拜聖地,其精神和大孝,早已融入和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靈魂圖騰。據瞭解,琅琊王氏作為中華第一望族,自姬晉始,歷經2600餘載,名門望族,人才輩出,昭昭於史乘,赫赫於譜牒。琅琊王氏為歷史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彪炳千秋,名垂青史,孕育和走出了三聖、九十二宰相、三十六皇后。這其中,尤以琅琊王氏奠基者王祥及其弟王覽,對我國孝友文化和人們的道德行為一直產生著巨大影響。

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目前有一億人姓王,其中約六七千萬人屬琅琊王氏,家族大,分佈廣,每年都有100多批各地族人到琅琊王氏紀念地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孝友村尋根問祖。在新的歷史時期下,王氏子孫定當不甘落後,效法先祖,弘揚祖德,努力進取,為社會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重陽祭祖文

歲運丁酉,九九重陽,秋祭盛典,由來尚矣。

南仁舊地,孝友祠前,賢達後裔,共祭祖先。

尊宗敬祖,方能愛國,傳承祖訓,教育來者。

孝友書訓,銘典永垂:

追慕先聖,不忘宗祖,琅邪首望,元貞始興。

孝聖元公,臥冰求鯉,廿四孝圖,傳播美名。

臨終遺言,代代遵從:

言行可覆,唯信是崇,推美引過,量德之衡。

揚名顯親,孝事至誠,友于兄弟,怡欣相應。

親戚離德,財居其沖,臨財能讓,家族雙興。

友聖貞公,孝能諫母,貞公之悌,敬愛乃兄,

其兄有難,捨命相從,兄弟情誼,萬世楷行。

乃兄高義,寶刀相贈,為弟受之,不負胞兄,

衣冠蟬聯,奕世之盛。孝友二聖,明帝親封。

文獻公導,社稷功宏,德昭日月,福蔭萬重。

曰王與馬,共有天下,此功之彰,唯我導公

書聖之孝,顯親揚名,功在千秋,利惠萬民。

中華文明,漢字記興,書中之聖,代代傳頌。

中華文明,世世傳承,王氏後裔,仰承書風。

又逢重陽,追慕祖風,登高懷遠,憑弔臨風。

惟德惟賢,景行行止,南仁舊地,朝聖歸宗。

唯德維新,養心修身,言傳身教,宜其家人。

畢恭畢敬,誠奉先聖。

謹以薄饌,敬獻先靈,誠哉敬哉,默祝太平,

過往先靈,伏維尚饗!

重陽裔孫軍寶叩首敬撰

王吉

字子陽,西漢名臣,經濟學家,始家皋虞(今山東即墨市),後徙臨沂都鄉南仁裡(今山東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孝友村),是有史可考的琅琊王氏家族始祖。其子王俊、其孫王崇均位至三公,故有累世之美。經王吉祖孫三代努力,為琅琊王氏的興盛奠定了基礎。自王吉起,其子孫世居琅琊國臨沂縣,於是,“琅琊臨沂王氏”便成為國內著名的代表性郡望和此支王氏家族引以為榮的標誌性徽號。時至今日,南方粵、閩等沿海一些王姓人士,仍稱自己為“琅琊世家”。

王祥

王吉六世孫,字休徵,三國曹魏及西晉時大臣。其人以孝聞名於世,為二十四孝之一“臥冰求鯉”主人翁,有“孝聖”之稱。臨終時,留下《訓子孫遺令》,為王氏家族立下家訓。

王戎

王祥從兄王雄之孫,字濬衝,魏晉時期名士,竹林七賢之一。長於清談,以精闢的品評與識鑑著稱。

王導

王祥弟弟王覽之孫,字茂弘,東晉時期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歷仕晉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東晉政權的奠基人之一,於平定叛亂、穩定朝局建功尤多,為東晉中興名臣之最。他也將琅琊王氏家族的地位推向歷史巔峰。

王羲之

王覽曾孫、王導之侄,字逸少,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他兼善隸、草、楷、行各體,代表作《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獻之

王羲之第七子,字子敬,東晉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與其父並稱為“二王”,與張芝、鍾繇、王羲之並稱“書中四賢”。

王融

王導六世孫,字元長,南朝齊文學家,文學史上“竟陵八友”之一,也是新體詩“永明體”的創始人之一。

王褒

王導八世孫,字子淵,南北朝文學家。蕭梁時任太子舍人,梁元帝繼位後拜為侍中,後遷吏部尚書、右僕射,此後歷仕西魏、北周,官至太子少保、小司空。《隋書》《舊唐書》《新唐書》分別著錄王褒集21卷、30卷、20卷,但均已散佚,現存詩歌47首,以邊塞詩最佳。

琅琊王氏家訓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揚名顯親,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臨財莫過乎讓。此五者,立身之本。”

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戊戌年琅琊王氏重陽節祭祖大典在臨沂孝友祠隆重舉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