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鮮卑女婁昭君是怎樣成為北齊四帝之母的?

婁昭君即婁太后,北齊代郡平城人,鮮卑族,北魏朝司徒婁內幹之女,北齊神武帝高歡的皇后,生有六子二女,除第八子高淯早逝、十二子高濟不得令終外,長子高澄、次子高洋、六子高演、九子高湛,皆為北齊皇帝(澄,追諡為帝),四帝皆由婁太后所出,一母生四帝,實屬奇事,史上絕無僅有。她為何能夠成為四帝之母呢?愚以為:

揭秘:鮮卑女婁昭君是怎樣成為北齊四帝之母的?

一、婁太后對高家恩重如山,在高氏家族成員中具有很高威望。鮮卑女子婁昭君與漢人高歡的結合,是婁太后一見鍾情、高歡巧逢甘露的結果。高歡,河北景縣人,後因故移居懷朔鎮(今內蒙固陽),成為鮮卑化的漢人。他竭力調和漢胡關係,主張依靠鮮卑族和漢土族高門,擴充政治勢力。父親在世,高家淪落,因此,高歡的少年是在極其艱苦條件下渡過的。

而婁昭君恰恰相反,她出生於一個典型的鮮卑貴族家族,但她慧眼識珠,高歡率部攻打婁氏家鄉平城時,婁氏見他狀貎魁梧,就驚呼道:"此真吾夫也。"對高歡一見鍾情,數致私財,願嫁為婦,婁氏父母不得已而許之。這才使高歡得到了婁氏嫁妝資助,有了馬,當上了邊鎮隊主,有機會結交各式人物,乃到逐步走上發跡仕途。婁氏與高歡,婦唱夫隨,以結英豪,密謀密策。在婁氏的參預下,高歡也就成為了北齊的奠基人,婁氏功不可沒。高歡死後,婁氏依舊參政,同心同德,威信不減,深得尊重。可以這樣說,沒有婁昭君,就不會有高歡的輝煌。

揭秘:鮮卑女婁昭君是怎樣成為北齊四帝之母的?

二、從婁太后四個兒子稱帝的具體情況看,允許她以"子"為中心入纂大統。婁太后稱帝的四個兒子,從出生年份看,高澄比高洋大八歲,高洋比高演大六歲,高演比高湛大二歲,高澄與高湛前後間隔十六年。在北齊朝廷頻繁易主的年代,對於高歡的正妃,也就是對於比較強勢的婁太后來說,在這十六年間,通過努力,母子相護,完全有可以把皇帝的位置順利地攏絡到四個兒子的身上。

況且,高氏四兄弟在位時間都不長,高洋最長,在位九年,高演和高湛各在位一年,長子高澄還是在被刺死後由弟弟高洋追諡的。如果加上高洋病故後,其子高殷世襲一年皇帝,五帝總共在位只有十二年時間。再則,這些皇帝,高澄是刺死的,高洋是病死的,高演是嚇死的,高湛是禪位的,高洋之子高殷是廢黜的,所以儘管他們都當了皇帝,但在位的時間都很短。

三、婁太后摒棄世襲的習俗,專注兒子稱帝,不讓皇孫承統。婁太后不僅忠貞不渝始終支持夫君高歡,而且,溺愛親子,隨時維護、竭力扶持兒子稱帝。

揭秘:鮮卑女婁昭君是怎樣成為北齊四帝之母的?

(一)婁太后竭力維護高澄的世子地位。高歡在晉陽,經侍婢密報,得知世子高澄,與庶母鄭大車有亂倫愛昧行為,勃然大怒,欲立妃妾大爾朱氏之子高浟(高歡第5子)為嫡嗣,將世子高澄廢黜。高澄忙向父親高歡的舊交司馬子如求救,子如請來婁妃,請高歡當著婁妃的面,講述高澄姦淫庶母鄭大年一事,子如還勸高歡道:"婁妃是王結髮婦,常把母家財物助王,王在懷朔鎮時,觸怒鎮帥,受杖傷背,妃晝夜看護,目不交睫,後避葛賊,同走幷州,沿途勞頓,日暮履穿,妃又親燃馬糞,代為制靴,此等恩義,你怎可忘卻?"

高歡去世後,東魏主善見進世子高澄為相國,封為齊王。高歡順利掌控了東魏政權,擊潰了叛將侯景,鞏固了高氏地位,為東魏向北齊政權的過渡作出了貢獻。可惜在高澄密謀篡位之際,陰謀敗露,被東魏主善見指使其膳奴蘭京,趁請高澄進食的機會,一舉將他刺死。弟弟高洋篡魏成功稱帝后,才追諡兄長高澄為文襄皇帝。

揭秘:鮮卑女婁昭君是怎樣成為北齊四帝之母的?

(二)婁太后對次子高洋稱帝給予了有力的指點。長子高澄被刺死後,其弟高洋執掌東魏大權。上臺伊始,欲行禪代魏。婁太后敏銳地分析了東魏與西魏、南梁之間的三國形勢,認為:西魏軍力強大,東、西魏實力對比,東魏不佔優勢;侯景攻破建康,逼死梁武帝蕭衍,已經成為南梁的實際國君。如果侯景為報此前東魏不遇之仇,利用西魏北伐東魏,東魏將陷入三面夾擊、危急不堪的境地。

(三)婁太后廢黜皇孫高殷,擁立六子高演稱帝。婁太后次子高洋鳩死東魏主孝靜帝善見,代魏建齊(為北齊文宣帝)。高洋將孝靜帝皇后高氏(婁太后次女太原公主)賜給了尚書令楊愔。高洋病故,在舉喪之際,朝中掀起了一場"誰繼皇位"的爭奪戰,楊愔為報答高洋賜太原公主之恩,力推高洋之子高殷即位,而溺愛親子的婁太后,卻不顧嫡孫皇位,力推高演承接皇位,不願高殷世襲父位。也許是婁太后不在其位的緣故,雖多次主推高演為帝,但楊愔獨擅朝政,不肯依議,仍奉太子高殷即位(廢帝),並尊皇太后婁氏為太皇太后。

揭秘:鮮卑女婁昭君是怎樣成為北齊四帝之母的?

嗣位之爭,婁太后失利,楊愔自持有功,依仗權勢,為所欲為,欲殺高演、高湛兄弟,還要陷害婁太后,這令婁太后深為憤恨,她不甘心就此罷休,遂與高演、高湛一起,母子三人協力將楊愔誅滅。高殷見勢不妙,為保全性命,自下殿去,就這樣,即位才一年的高殷被婁太后下令貶為了濟南王,出居別宮。婁太后命第六子高演入纂大統,即北齊孝昭帝之位。

(四)高演迎合婁太后扶子稱帝的心願,有遺詔"棄子立弟"。高演即位後,對之前誅殺侄子高殷和尚書令楊愔之舉,時常想起,縈繞心頭,以至外出遊獵,精神恍惚摔傷,病情加劇,託夢嚇死。臨終前,他並沒有讓兒子高紹德繼位,而是留下遺書,命弟弟高湛(婁太后第九子)入纂大統,並囑咐手下人,把兒子安排在一個好的地方,叫他勿學前人。由此可見,高演是理解和領會母親"溺愛親子"心情的。因為婁太后是不會讓嫡孫繼位的,就連自己的皇位也是在母親的力推下,通過廢除皇孫高殷而取得的。為了迎合母親的心願,高演只好仿效母親的做法,留下遣書,舉薦婁太后之子高湛(高演的親弟)繼承大統。高演死後,婁太后立即下詔,立高湛為齊武成帝。不久婁太后去世。

縱上所述,在高氏四兄弟稱帝北齊的過程中,婁太后在當朝具有相當權威性,她"扶子稱帝"的思想始終佔居主導地位,她是四子稱帝的絕對推手。可以這樣說,沒有婁太后,就沒有澄、洋、演、湛這四個皇帝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