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亮|婚戀網站的煩惱與神州專車的天真

劉興亮|婚戀網站的煩惱與神州專車的天真

01

某婚戀網站的高管跟我說,坐視各家互聯網公司前赴後繼給用戶做年終盤點,比如一年坐了多少次飛機啦,一年花了多少錢啦……他們很苦惱,不能做這樣的營銷,總不能告訴用戶一年相了多少次親,打敗了百分之多少的用戶吧?

發了個微博朋友圈之後,這件事引起了不少網友的感慨和打趣。

被問及還有什麼不能這麼做營銷時,他們先是發出一些諱莫如深的表情,繼而心態放飛,說滴滴、如家、神州、攜程、醫療健康等都同病相憐慘不忍睹,還群策群力給婚戀網站獻計獻策。

「比如開房啦,喝酒啦,都不敢講吧……」

「但是他們可以做多少人在這裡找到了幸福啊。」

「哈哈哈哈。」

「笨,可以說在相親這件事上被多少人打敗呀,然後實踐上打敗了別人呀。」

「成人用品店,網上藥店。」

甚至有位高屋建瓴的微友說:「股票也不行,因為都虧了。」

02

這讓我想起前幾天的另一件事,兩件事看起來沒什麼關聯,實則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

神州專車推出的一款貼心小棉襖級服務:「這四年,您的出行軌跡(點擊查看)。」感覺些許凌亂,有沒有?對此,馬上有人發出一篇學術文章,標題是《再也沒有比神州專車更愚蠢的公司了!》簡易直接。

當時轉發時,微友們也很歡樂,有人發現「攜程就不幹這傻事。」也有微友吐槽:「etcp更操蛋,一臺車可以綁定多個手機號,於是我媳婦就綁定我的車了,於是有一天她問我去XX酒店幹啥去了。」

劉興亮|婚戀網站的煩惱與神州專車的天真

03

這些事情其實涉及到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市場行為的邊界到底在哪兒?

當然,這背後還有更大的問題,就像嚴復把約翰·穆勒的《論自由》翻譯為《群己權界論》。當中涉及到個人的權限與社會規約的邊界。

由於社會生活繁複多變,是一個難以歸納的動態過程,其中的交雜與相悖常常混亂不堪,至於個體的位置與相互的擠壓,更是生活常態。怎麼樣的相互關係才是合理的,可謂莫衷一是。

04

互聯網誕生以後,人類生活境況發生了鉅變,其中一個令人堪憂的後果即是,人被「數據化」了。

隨著電腦的普及,以及後來更大規模的智能手機的無處不在。人的日常生活被全景式記錄下來,從早晨醒來的一瞬,到出行軌跡,早餐價格,工作文件,電話溝通,再到晚間的應酬,娛樂,乃至深夜歸家後睡眠狀況的安穩與否,一切的一切,都被雲端的大眼睛盯著,默默刻在了老天爺的腦海中。

實話實說,中國人已經離不開電子設備了,無論躺在床上,還是出門,購物,工作,乃至窮極無聊之際的精神搭靠,都跟電子設備緊密關聯,須臾不可分離。

這種社會生活的大規模嬗變也不過十來年。倘若做一個實驗,規定參與者一個月不用手機,他們還能適應嗎?

我覺得能適應。問題是,誰也沒必要給自己找罪受。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用慣了智能手機後,誰還待見小靈通啊!

05

互聯網化也是產業升級的標誌,任何傳統行業如果不能加入這更高一級的平臺,就會在工作效率上滯後。

網絡強硬地裹挾了從個體,到企業,到國家的所有層面。

任何人都在這張巨大的蜘蛛網上有蹲點,有位移,你的網絡痕跡與現實生活一一對應。這種「記錄」幾乎造成了一種全民所有的歷史鏡像,任何人的影像記錄都比幾十年前多成千上萬倍,每個人都能看到幾年前的自己,聽到「歷史的迴音」。

06

這使得所有人都意識到我們正日益走向「信息透明化」的時代,一切都可以透過互聯網「大白於天下」。

劉興亮|婚戀網站的煩惱與神州專車的天真

與此同時,人們的各種網絡痕跡又歸屬於不同的互聯網企業。當你買了一部新手機,並下載各種「應用」時,會面臨數不清的「權限」請求。哪怕一個手電筒APP也要獲得手機的通訊信息。這是為什麼呢?

沒有為什麼。任何應用都希望儘可能地掌握用戶的信息,擴大用戶範圍,增強用戶粘性。這一切都依賴於對「用戶習慣」的瞭解。瞭解的越深,越透徹,需要的原始信息越多。

說實話,「用戶習慣」這四個字把許多企業愁煞了,出品方圍繞著它左右逡巡,躊躇不前,殫精竭慮別出心裁地討好用戶。在這種事情上,有過成功的案例。

年關將近之際,告訴你今年總共聽了多少首歌,看了多少部電影,吃了多少韓國烤肉,行走多少步,燃燒了多少卡路里,聽起來,蠻暖心的。原來我這一年沒白過啊,總結起來也算「輝煌」!不次於新春到來之際灌了一大碗濃濃的走地雞雞湯。

07

不能說這種分析用戶信息,利用用戶習慣,討好用戶的商業手段就不對。

但是如果走了樣,就會走到事情的另一面。

正如本文開頭所說,神州專車讓用戶一年的出行軌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萬一這用戶是個科學家,主要出行路線涉及到科學研究的諸多關聯部門,那豈不是科研道路被暴露了。對普通人來說,這倒也沒什麼,萬一是個著名的人,你這麼把握他的行程,肯定讓對方青筋暴起冷汗直流。這豈非把我的隱私當商品上架了?

中國人最不在乎自己的隱私權,最喜歡窺視別人的隱私。很多人下載APP都懶得看看用戶細則,直接連摁幾個「同意」,開始再說!其實你這個人已經被幾十上百家APP同時分享了。

這些公司敢於隨意拿用戶的各種信息說事,就在於他們認為這些東西都是透明的,大家心知肚明,誰在乎呢?放著也沒用,編輯一下還能給雙方找點商業噱頭,何樂而不為。

神州租車之所以蠢,就在於他們習慣性地把用戶的信息來回折騰,翻來覆去使用,發現沒什麼新點子能刺激增長,想總結,提供貼心服務,一不小心拍了馬腿。其實幹著同樣事情的何止神州租車一家。

要知道,類似的種種「總結」,都是無用的信息綜合,絲毫不可能影響到用戶下一步的行為,也不會帶來一分錢的經濟增長。除了無足輕重的娛樂成分,只剩下可能引起個人憤怒,家庭矛盾,隱私侵權的額外效應。

08

如果每個人都活得光明磊落,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是不是這個人就可以讓渡自己的隱私權給另外的人或機構呢?

不是。

今天讓出一個,明天就可以讓出兩個,後天就可以讓出三個。

你今天能暴露我的行跡,明天就能暴露我的家庭住址,後天就能暴露我的親屬信息,大後天就是我的夫妻生活……這,當然不行啦!

09

婚戀網站很苦惱,沒辦法綜合用戶信息,給出有價值的結論。說明他們很有底線。

試想想,要是給你一個人的打車路線,另一個人的徵婚路線,對觀眾而言,當然是第二個刺激。肯定能刷暴屏幕。

沒這麼幹,說明有自己的原則——當然,對其中相親幾百次的人就意味深長了。

過去中國人的價值體系裡,有一套邏輯語言,講究「行」與「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個止就是該停就停的原則。無論個人行事,還是企業行為,都該有自己的原則。

▴註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