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公司是否有財務造假:應尊重常識 反常即為妖

作者| 王驥躍

來源| 刺客財經觀察(ID:cikeguancha)

康得新終於公告了公司存在貨幣資金被控股股東佔用的情形。賬面貨幣資金上百億卻連10億到期債務都不能兌付,市場早有質疑其存在財務造假嫌疑。類似情形還有康美藥業,也是質疑不斷。除了兩康,最近一段時間還有不少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雷頻發。那麼,如何才能儘早發現財務造假嫌疑呢?

一句話:反常即為妖!

賬面有大額貨幣資金本身挺正常的,但同時存在大額付息債務就不正常了;

有往來款正常,但到了資產負債表日就收回來,過了資產負債表日就不在賬上的,就不正常了;

從客戶處收錢、付錢給供應商正常,但往來款看到公司向客戶付錢、從供應商處收錢就不正常了(履約保證金之類的除外);

向客戶打點投標保證金正常,但投標結束後保證金回不來就不正常了;向沒正常業務往來的單位付款就更不正常了;

客戶或供應商經營與其經營範圍相關的產品正常,但一軟件公司買賣大宗化工產品就不正常了;

買東西預付款正常,但預付了好幾年買不回東西就不正常了;

賣東西有欠款正常,但遠超信用期還收不回的錢就不正常了;

生產經營儲備原材料正常,但一備一兩年的就不正常了;

產品產銷有時間差很正常,但生產出來後半年沒人要就不正常了;

生產出來客戶簽收沒及時付款正常,但遲遲不確認收入掛在發出商品上就不正常了;要是把貨送給客戶用了大半年連合同都沒簽就更不正常了;當然,存貨期末單位成本遠高於日常的也是不正常的;

員工借點備用金正常,但單個員工十幾萬幾十萬的備用金餘額就不正常了;備用金餘額合計都夠支付公司倆三個月的費用了就更不正常了;

買點設備增加產能正常,但產能大增卻沒有設備投入就不正常了;

在建工程餘額較大正常,但遠超預算沒合理解釋就不正常了,都完工投產了還不轉固定資產也不正常;

做個收購有點商譽正常,但標的業績承諾差老遠不做減值就不正常了;要是標的公司拒絕納入上市公司日常管理,連年審都不讓去就更不正常了;買個剛成立的核心資產是人的公司確認商譽而不是確認費用就太不正常了;

拖欠供應商款項正常,但供應商半年發的貨分文不收就不正常了;要是連人家小本買賣的運費都欠半年欠個大幾百萬的就更不正常了;

工資壓一個月發放正常,但三四個月不付工資就不正常了;

收入有季節性正常,但分季度收入變動和行業季節性明顯不符就不正常了;臨到年底一個月確認一個季度多的收入就更不正常了;

毛利率高很正常,但沒啥技術含量或競爭壁壘毛利率超過40%的就不正常了;經營模式相近毛利率高出同行一倍的,那就更不正常了;

加強費用控制很正常;但變動費用與收入不成比例,固定費用出現大幅減少的就不正常了;

公司成長期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比淨利潤差一些甚至為負都正常,但是連續若干年都沒增長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還持續為負就不正常了。

財務報表發現疑點很正常,但企業不能給出符合商業邏輯的解釋,或者解釋雖然聽起來還算合理,但拿不出客觀證據支持的就不正常了;連續若干年財務報表乾乾淨淨沒有任何問題的,那反而是相當不正常的!

最後要說的是,重要性水平很重要,有的企業十萬就算大額了,有的企業百萬也是毛毛雨,恆大那種總資產規模過萬億的十億八億都不是個事;確定重要性水平的標準不僅僅是規模,臨界線也很重要。

總之,給自己留下足夠的安全邊際很重要,嫌疑大的公司,未必能確認存在財務造假,但投資時遠離一些還是可以做到的。

本文源自刺客見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