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綜述

突出重點基礎設施建設 穩步推進專項整治行動

眉山網記者 王允浩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彭山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於2018年年初正式啟動。通過一年的紮實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市容市貌有了極大提升;各分指揮部牽頭實施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等工程均按方案穩步實施,對照標準積極推進。

加強組織領導

健全工作機制

2018年3月,彭山區成立了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指揮部,設立了8個分指揮部,由相關區領導擔任分指揮長,並分別制定了工作實施方案;組建了創衛指揮部辦公室,落實了場地、人員和工作經費。區委把創衛工作納入全區重點目標考核內容。

對照國家衛生城市標準和工作實施方案,組織相關單位多次開展現場踏勘和工作研討,摸清家底,對市政設施建設、集貿市場管理、垃圾汙水處理、河道治理等提出整改意見,並建立工作臺賬。區領導主持召開了多次工作專題會,從資金來源、組織實施等方面逐項敲定創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各分指揮部組織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按照工作實施方案,有序開展各項工作,每月向區創衛辦報送工作進展情況;區創衛辦採取明察暗訪等形式對相關單位和部門的工作開展督查,有效推動了工作開展。

2018年9月,彭山區成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暨城市更新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由區委書記任組長,領導小組下設“三創”辦,抽調精幹力量組建工作隊伍,出臺了《眉山市彭山區“三創暨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包保責任制實施方案、督查辦法(試行)、問責辦法(試行),進一步健全了工作機制,整合了資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突出重點領域

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經過反覆研究論證,彭山區最終敲定實施的創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計49項,其中計劃2018年內完成的30個、2019年完成的19個,計劃總投入35.8億元。

目前,計劃2018年完成的項目已有迎賓大道道路黑化、張綱路1段道路建設、新職中道路黑化、漏罐子汙水治理整改工程、城區主次幹道灌縫、道路機械化養護中心建設、客運中心改造、供而未用土地打圍、城西片區汙水處理廠建設、龔家堰水庫水源地保護、城區學校食堂改造、安裝鹼廠路口紅綠燈、修建公交站臺、公交回購及新置等項目完成建設,除極個別項目進入掃尾階段外,其餘項目均按期完成。計劃2019年完成的19個項目正常推進。

以專項整治行動為抓手

推進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自去年8月以來,彭山區紮實開展了以環境衛生、廣告店招店牌、交通秩序、河道、集貿市場、洗(修理)停車場(店)和城中村、棚戶區、城郊結合部專項治理為內容的“九個專項治理行動”,大力開展市容環境衛生建設與管理。

為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從去年10月開始,彭山區委、區政府開展了“十二個專項整治”、“十亂”整治、“六小”行業集中整治、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旱廁整治、城中村和城郊結合部集中整治等行動,開展了“人人爭當城市美容師”等主題活動,有力推動了各項工作深入開展。目前,城西農貿市場改造基本到位,管理逐步規範;城北農貿市場改造有明顯起色;城南市場改造工作已經啟動;蔡家山臨時農貿市場已關停使用,蔡山綜合農貿市場建設已接近尾聲,今年3月將投入使用;取締了2個違規臨時市場。城區277座旱廁改造全部完成,新增公共廁所14座。累計清除各類“牛皮癬”小廣告3萬多張(處),收繳各類傳單5000餘份。在華西路安裝了18盞LED燈,維修路燈98盞,更換損壞電纜約180米,城區亮燈率達到了95%。清理“殭屍車”66臺,查處車輛亂停亂放1100起,增劃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位2370個。整治“六小”行業600餘家。城區機械化清掃率已達90%以上,主要街道保潔時間達到16小時,一般街道保潔時間不低於12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