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策劃一場實體店活動,把它的效應發揮到最大?

如何策劃一場實體店活動,把它的效應發揮到最大?

我們做同樣一件事情的時候,如何把它的效應發揮到更大,這是我們要思考的。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做同樣的事情,我們要達到更好的結果,更大的結果,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在溝通的時候,我能夠溝通100個人,我就不溝通一個,這是一種放大,也就是我們這篇文章要分享的主題思維——放大思維。

放大到底有一些什麼樣的形式呢?

基本上是四種,一個叫做放大規模,放大規模其實就是放大了數量的規模,潛臺詞就是數量。第二是擴大範圍,潛臺詞是影響面。第三個叫做提升高度,潛臺詞是影響力。第四個叫做延長時間,潛臺詞叫做多次利用。

也就是放大數量、放大規模,放大數量規模,擴大範圍,也就是擴大影響面的範圍,提升高度就是提升你的影響力,延長時間叫做多次利用。

那首先我們看,放大數量。

放大數量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沒有這樣一個思維去做,比如說今天我們發代金券,然後跟別的魚塘對接去合作的時候感覺不錯。那我們就去發代金券了,別人持了代金券來了之後,我來了一些客戶,但是很多人就沒去放大了,他沒把這個數量的規模去放大。

當你發一百張代金券出去,和你發一萬張代金券出去,跟更多的魚塘去合作的時候,效果能一樣嗎?我記得以前按在群裡我就講過,一個發400張代金券和你發4萬張代金券出去,效果能一樣嗎?

當然前提是你測試好了一個能夠有效果的方法,也就是我每投入一塊錢,我能夠回報一塊二的時候,我就可以把這個規模給放大了,但是很多人沒有。

當你只做二分之一版面的時候,做四分之一廣告版面的時候有效果,你可以測試到把它放大到幾分之幾,你可以放大到更多的平臺去投放、去測試,所以說要學會放大這個數量。

同時我們做一場活動,我幫一個商家做活動的時候,我能不能把這個商家的數量拉多一點呢?我幫一個商家做活動是活動,我能不能幫一個商家做活動的時候我能帶動50個商家進來呢?我們要有這樣的思考方式,這就是擴大數量的規模。它就能夠形成很強大的這種集權的效應。

第二個叫做擴大範圍。

你比如說,我今天我在這個小區裡做一個活動,我能不能通過這個活動能夠影響到外面的更多的商家呢?讓外面更多的商家都受益呢?

比如說上次,我一個朋友,他做一場小區裡面的這個活動,他是不是要發一張卡出去,這個業主可以持這張卡到現場參與活動領取獎品對不對?那凡是進駐的這些商家都提供了一個這樣的獎品,那我們是做小區裡面的活動對不對?

如果是我馬上會思考到,那這裡面有幾百上千戶的業主,他們拿到這張卡去領了禮品,那我能不能把這一千戶業主把他這個影響面放大一點,擴大範圍,我把這個影響面擴大到我這個小區外面去呢?

可不可以這個小區的業主拿到這張卡之後,他可以到外面的商家再去享受一個什麼樣的優待呢?比如說首次體驗3折,持這張卡,或者首次體驗可以享受4折,又可以幫外圍的人去引流對嗎?這就是一種思維,你要可以想到的把它無限的給放大出去,放大它的這個影響範圍。

第三個是提升高度。

我做這個活動的同時,我能不能在這個基礎上再提升我這個影響力?我可不可以把相關的政府部門拉入進來呢?我可不可以把一些更優質的商家拉入進來呢?我可不可以把更多的協會也拉入進來呢?大家一起來把這個影響力做到更大呢?這就是我們思考的方向。

第四個叫做延長時間,多次利用。

我做這次活動我能不能夠為下一次活動做鋪墊呢?我不僅僅這次活動做完了就沒了,而我在設計這場活動的時候,我就把下一場活動我就把規劃好,這一場活動剛好為下一場活動做一個很好的鋪墊。或者說我這一場活動的資源,不管是消費者資源也好,還是這個商家資源也好,我能不能夠再進行重複利用呢?

你比如說,他們在超市裡做的那個1+N的模式,通過整合很多商家的禮品,放到這個超市裡面來進行抽獎,那進行抽獎以後,其中有一部分是有價值的實物獎品,一部分是也有價值的小獎品。

小獎品直接可以通過超市的這個小票,憑小票來摸獎,抽獎券。當這個拿了小票沒有抽到獎的時候,他還可以抽到實物大獎,那怎麼抽呢?

他需要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就可以抽,那這樣的話,那就把這些數據就抓到你的微信公眾號,那抓到微信公眾號之後,你再進行多次利用,你又去談更多的商家。

你說在我的微信公眾號,大概有五千多個粉絲或者一萬多個粉絲,我們搞一場活動,我們搞一場連環搶紅包的活動,那你是不是可以來排一些商家。每個商家一天,每個小時,我們就釋放200塊錢的紅包出來,我們一天搶4次的紅包,那4次就是800塊。

一個商家出800塊錢在你這裡活動搞一天,我們通過各種形式讓大家去搶,然後你談10個商家或者20個商家下來,那是不是就是十幾天都在你群裡面搶紅包。當大家都在搶紅包的過程中,然後整個搶紅包的活動由誰來冠名是吧?連續10天的搶紅包,很多人都在關注,這樣的話,你又把它延伸到多次利用了。

所以說,我們要思考的是什麼?思考的就是我們在我們現有做活動的基礎上,我能不能把這個數量的規模加大,讓更多的消費者參與進來,讓更多的商家參與進來,我設計一個什麼樣的方法,而不僅僅只是侷限於我們現在做的這種活動。

第二個我能不能把這個影響面擴得更大?我在東區做活動,我能不能夠影響到西區?我在小區做活動,我能不能夠影響到另外幾個社區?都要把它想清楚。

我在這個縣城做了這種活動,我能不能夠影響另外一個縣城?另外一家廣告公司也跟我合作,通過我這邊的影響力去帶動他那邊?我能不能夠通過這次活動,製造更強大的影響力,我能不能夠幫政府做一些什麼樣的時事?讓這個活動嵌入一些什麼樣的政府的一些公益宣傳。

我能不能夠幫助哪個協會來做些什麼事情?我能不能整個書法家協會,讓他們來這裡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我能不能夠整合這個騎行的協會,這些俱樂部,讓他們來做一些公益性的表演?

這些東西都可以,你要把這個影響力造得更大,越大越好。然後我能不能夠在這次活動的基礎上,這次的資源我能不能利用下來之後,我下次的活動又能夠利用,我是連環性的活動。

真正設計這種活動的高手絕對不是一次知道吧,是他連續四五場活動,他都連環設計好了。我這次活動是為了推動下一次活動,我下一次活動又是為了推動下下次活動。一波一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你的影響力就越來越大。這是放大思維,其實這些東西就是一種思維方式,很多人不具備。

你像我每次給別人做指導的時候,你像我在廣州的時候,很多人都來諮詢我,來跟我聊天,很多的老闆來聊天,經常到我的辦公室去喝茶。

那喝茶的時候就會跟我聊這些東西,其實有的時候我根本就不要給他們出這些具體的點子,我就經常我會給他們講這個放大的思維,我說你做這個事情,你有沒有想過可以擴大你的影響力,讓一些什麼樣的俱樂部,一些什麼樣的組織,一些什麼樣的機構,一些什麼樣的政府單位,你能夠想得到。

在你這裡給他們展示一些什麼樣的好處,讓他們也參與進來,帶動你的整個影響力呢?他們一拍腦門子,唉,你還別說,這個倒是可以。他們就馬上思考到了,他說你這場活動,你做了之後,你能獲得一些什麼資源,這些資源能不能夠為你下一次做一個什麼樣的活動,再去利用一次?他一拍腦門子,哦,我想想看,就有了更多的思考方向。

其實有的時候,你只要去啟發他。我們給別人做諮詢的時候,從來不會給很多具體的方法,都是給一些啟發性的東西。然後跟他聊,然後也會有的時候給他一些建議,更多是給他一些啟發的東西。那怎麼啟發他呢?其實就是通過思維去啟發,其實我每次跟別人做這種諮詢,其實更多的是通過這些思維去啟發他。

你比如說,有的我會通過買客戶思維去啟發,有的我會通過這種互動的思維去啟發他,有的我通過後端的思維,有的我會通過口碑的思維,有的我會通過放大的思維去啟發他,你做這個事情能不能把它放得更大一點,不要侷限於這一點。

同樣當我們有了這些思維之後,我們也可以來啟發自己。自己做這個事情的時候,不要侷限在這一點上面。你說我今天我拜訪了一個客戶,我拜訪成功了。我又去拜訪第二個客戶這樣就太慢了,我能不能夠在原有這個客戶的基礎上,我再利用他進行鋪墊,以他這個店為中心,然後把他周邊的商家邀請過來聊天呢?是不是就更簡單。

假如說,你談成了一家海爾電器,跟這家海爾電器的老闆做朋友了,那這個時候他可不可以這家店為中心,作為他的一個臨時的辦公點,然後把周邊這條街這些老闆都邀約過來,在這裡聊聊如何做生意呢,是不是就更快。

所以說你要懂得把這些東西去放大,和多次利用重複利用,然後提升你的影響力和高度,提升你的影響的範圍,以及放大你這個規模的數量,就是從這幾個點去思考。

你會發現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滾越大。你說過年的時候,過年的時候商家是不是都錄製了什麼?現在是不是當你的微信公眾號有很多人關注的時候,那你是不是可以錄一個什麼?錄一個商家的視頻啊,拜年的視頻,錄製商家拜年的視頻。

我一個客戶,他說給商家,這些商家每一個人錄製一段拜年的視頻然後放到他的平臺上來推一下。我說別人不喜歡看這個,我說應該把這個面擴散一下,不一定是商家來拜年,是不是每一個商家可以找一個美女代表幫助商家來拜年,可不可以?

假如你現在找50個商家,50個商家的老闆,長得鼻子眼睛都是歪的,就不好拜年了。那你可不可以每個商家都派一位美女出來,然後給大家來拜年呢?然後拜年的形式,美女是這樣拜年的,她是幫這個商家來拉票,我代表這個商家給大家拜年,我們店為大家提供什麼樣的服務,然後我代表為大家拜年,並且我也幫助我們這些店拉票。

那這個時候你是不是可以把她分成幾組,每個美女給她一個編號,假如50個商家,你把他分成10組視頻,每一組視頻5個商家,5個美女,每個美女一個編號,那下面是不是就可以點擊有編號,大家都可以給美女投票,這個美女給商家拉選票,是不是這個互動性就更強呢?

那光投票還不行,你必須給別人利益,你只要投票,你還可以抽獎,那抽獎的話,獎品歸誰提供呢?獎品就可以拉贊助,是不是這樣的?

然後你在地面再去放大一輪,你把這些美女的投向你全部把她做在你的DM廣告上面,然後你再發出去,50位美女,一張報紙上面,都給大家來拜年了。大家可以掃描二維碼去關注,關注之後然後可以投票抽獎,為美女拉選票,看哪位美女成為我們今年的百年女神,是不是這樣?然後給這個美女給頒個獎。

這就是一波一波的重複在利用,那我可不可以讓更多的商家也參與進行呢?你還可以在這個方面去延伸,去思考。我如何還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那你說我這個美女拜年我那我還可以藉助一些什麼資源進來?那我說美女的這些衣服可不可以由某個店來提供呢?

那麼大家好,我是某某,比如說我是小魚,她可不可以這樣說?那我今年是為我們這個某某火鍋店,我們來拉選票的,希望大家來投票。這家火鍋店的火鍋是什麼樣的口味,說完之後,我給大家拜年了但是我要告訴大家哦,我這身衣服漂不漂亮,我這身衣服是由誰誰的贊助的。

她的這個投票她就可以講一下,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做出來,只要善於去發現,善於去思考,善於去創意,你有這個放大的思維,有重複利用的思維,你懂得去重複利用,我相信你的資源能夠越滾越大。

這個需要各位去創新,需要各位去領悟,也需要各位去碰撞,很多的方法,很多的思路,其實都是這些思維落演變出來的。反正我接觸的很多人,他們都問過我,他說你的腦子裡面裝的是什麼呀?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想法和思路啊?我怎麼就想不出來呢?不是你想不出來,是你沒有思考的方向,你不知道從哪些方面去想,其實有了這些思維之後,你就知道從哪些方面去想了。

我碰到一個生意人,他說,老師,我如何搞客源?如何搞客源,我現在就會想,那買客戶的話怎麼買呢?我就有這個思路了。我這個成交率不行,如何打造一下我的差別。那我就想,我用極致思維來幫你優化一下你的產品是吧?那我搞個活動,那我會想,你的活動可不可以用放大的思維去啟發一下呢?就是這些方面去思考就行了。

反正還是記住那一點,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是思維模式的差距,能力與能力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思考問題的角度,就是你遇事有沒有更多的選擇,有沒有更多的思考方向,有沒更多的解決方案,而這一切都源自於你的思維,有沒有好的模式?有沒有更多的思考角度?

我記得我在我的日記裡面好像寫過一篇日記,寫的就是很多人在面對競爭對手的時候,他的思維裡面只有一個角度,那就是客戶都喜歡便宜貨,大家都喜歡便宜。如果說他的大腦裡面只有這一個角度的時候,你說他採取的運作方式是什麼?

你能夠想象得到嗎?他只有唯一的策略就是降價,因為他沒有更多的方向去思考了,他不知道客戶是為了佔便宜來的,他也不知道,客戶會因為觸點的改變而對這個價值產生改變。

所以說,這些思路都沒有,他沒有任何思考的角度,就只有一個打折。現在很多的實體店是不是都是這樣的,現在很多人認為做生意就是什麼?大家都是喜歡便宜的,你就賣便宜就好了。然後你要跟別人搞好關係,現在是一個關係的時代,你要學會去搞關係,你要學會去拍馬屁,你要會喝酒,你酒都不會喝,你做什麼生意啊?

我記得陳老師那天跟我講一個什麼事情,他說他回去一個朋友跟他講,一個朋友一定要勸他喝酒,陳老師他就不喝。然後那個朋友就跟陳老師說,他說你在外面做生意,一定要懂得喝酒啊,不喝酒怎麼做生意啊?你們碰到過這樣說話的人嗎?有,是吧。

陳老師回了句什麼?陳老師說,你們那都是做的小生意吧?是不是他們的思考角度就只有這些,要打折,要麼去搞關係,要麼就是喝酒,就是因為他只有這幾個角度,他沒有更多的角度。而當我們發現有更多的角度的時候,我們就愈是有更多的想法和選擇。

以前我反覆強調,如何體現一個人的能力?就是在你遇事的時候有沒有更多的思考角度和選擇,遇事有沒有更多的選擇,就叫做你能力的高低,更多有效的選擇,不是無效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