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靜海是一片靜靜的海嗎?

哎呦,你還真猜對了!

6000年前這裡退海成陸,

千百年來,

靜海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

創造出神話般的奇蹟。

靜海

靜海素有“津南門戶”之稱,可謂佔盡地利優勢。舉個例子,高鐵半小時到北京、1小時到濟南、3小時到南京,到雄安新區最近的區域,相距只有80公里,額…你懂我的意思了嗎……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6000年間都發生了哪些歷史故事?

額….小編還是說說改革開放40年來這裡的變遷吧!

大邱莊—農民人均收入每年高於天津市平均水平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改革開放前,大邱莊以窮著稱,流行著“寧吃三年糠、有女不嫁大邱莊”的說法。窮則思變,敢為人先的大邱莊人決定向貧窮開戰!用東拼西湊的15萬買回了被“淘汰”的冷軋機,建起了大邱莊冷軋帶鋼廠,一年收回了成本,純利潤超過30萬元,自此邁出了中國農村改革里程碑式的一步。之後的故事,不用我講你也想到嘍,其後十數年間,鋼鐵在大邱莊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邱莊通過敢為人先的精神,變成了中國首個“億元村”和“中國首富村”。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走,跟著小編去看看這些鋼鐵“大傢伙們”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天津友發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乃至全球唯一一家千萬噸級焊接鋼管制造企業,在企業車間,幾乎看不到汙染物排出,煙塵基本實現密閉可回收 ,水也做到了零排放可循環使用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三峽工程、首都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2008奧運會場館都有用到友發牌鋼管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天津聯眾鋼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劉峰介紹企業生產情況(右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天津友發德眾鋼管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相東接受採訪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曾經的大邱莊流傳著一首歌謠:“大邱莊,老東鄉,喝苦水,咽菜幫,糠菜代替半年糧”。改革開放前大邱莊以及周圍的土地都是鹽鹼窪地,而如今,連片成方的大棚、四季供應的蔬菜彰顯著這裡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傲人成績。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中廣聯對農宣傳工作委員會秘書長

史林傑接受採訪談感受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大邱莊津美街黨支部書記、

村委會主任杜連峰介紹當地農業發展史(右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曾經靠天吃飯的農民如今變為基地農民技術員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工作之餘的小夥伴們愛上了各種採摘…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有人這樣描述靜海,

“曾經的靜海站在歷史的邊緣,

今天的靜海站在了舞臺的中央”

未完待續……

我是小美,

明天接著帶您看靜海。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綠野之聲|紀念改革開放40年—全國農廣看靜海大型聯合採訪(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