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事:第一畫豬的,畫豬最貴的,還有沒見過豬卻畫豬出名的……

豬事:第一畫豬的,畫豬最貴的,還有沒見過豬卻畫豬出名的……

徐悲鴻《雙豬圖》

書畫藝術,博大精深,非我等凡膚俗子所能想象。

黃金有價,藝術無價。你看那些古玩市場的字畫,一幅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千萬的都有,而這些價格,卻又並非是物價局所定,也沒有什麼統一標準。

在這個圈,有個詞挺能概括的,那就是拍賣。

本來一萬的東西,能拍賣到十幾萬;本來十幾萬的東西,看中了也可能拍到上百萬上千萬。

不過,在書畫領域有個怪事,縱覽畫史,牛、馬、雞、虎、羊等,皆有名畫流行於世,恰恰唯豬這玩意入畫甚少。

難怪有人說,感覺很奇怪,為什麼明明大家都很喜歡豬,卻又專門用“豬”來當罵人的話。

事實上,豬不但是最為傳統的肉食,還是神話故事中受人歡迎的天蓬元帥二哥,又是咱們要迎來的生肖寶寶吉祥物。要是沒有豬,全世界的餐桌都要黯然失色。

當然,在畫壇上儘管很少,但不代表沒有。其實,也有豬在名人筆下栩栩如生。

最出名的莫過於動畫片《麥兜噹噹伴我心》,那裡面的豬叫麥兜,全國出了名的。它的創作者之一,畫家麥家碧曾接受過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畫麥兜之前從來沒有見過真實的豬,甚至接受採訪時也沒見過。

豬事:第一畫豬的,畫豬最貴的,還有沒見過豬卻畫豬出名的……

一直在畫豬,卻從來沒有見過豬。

常言道,“一年春作首,六畜豬為先。”在許多人的心目中,豬還是吉祥、豐收和財富的象徵。

翻閱歷史不難發現,其實明清及近現代中,以豬為題材的藝術品,基本上都是取其大吉大利、富貴吉利之意。

而畫豬者,也多是赫赫有名之人,比如:齊白石、黃胄、陸儼少、黃永玉等,他們都畫過豬。

在這些人當中,真正號稱畫豬第一人的,非齊白石莫屬,他是近現代畫豬的帶頭大哥啊!

由這裡,小編才知道,齊大師不僅會畫蝦啊,他會畫的還挺多的呢……

豬事:第一畫豬的,畫豬最貴的,還有沒見過豬卻畫豬出名的……

可以說,在齊白石以前,正正經經地畫豬的情況非常少,自然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也不是完全沒有。

但總體來說是很罕見的,至少在歷代流傳下來的名作當中,我們是很難找出一幅以突出“豬”作為主要表現對象的名畫來的。

而恰恰是從齊大師開始,名家們開始瞅上豬了……

豬事:第一畫豬的,畫豬最貴的,還有沒見過豬卻畫豬出名的……

豬事:第一畫豬的,畫豬最貴的,還有沒見過豬卻畫豬出名的……

對於畫豬,齊老是很用心的,他既不附庸傳統文人所講究的雅,也從不按套路出牌,什麼東西能畫什麼東西不能畫在他手裡全然沒有一個定律守則。

據說,那會兒很多畫家譏笑齊白石是老土上不得檯面,可齊老是個傲人更是個猛人,別人不屑畫的的,他偏要光明正大地給畫出來,且都畫出來了名堂。

而將豬作為單獨的題材、單獨的表現對象來認真地畫,毫不誇張地說,齊白石是近代第一人,所以說,他是一個帶頭人,稱得上是“帶頭大哥”。

齊老的畫都值錢,所畫的豬也不例外。

據說,單幅以豬為題材的作品裡面最貴的大概是一幅作於30年代的雙豬圖,在香港曾賣出了122萬港幣。

不用置疑,齊老畫豬畫對了,畫的不錯,價錢也不便宜,儘管不一定是最貴的。

豬事:第一畫豬的,畫豬最貴的,還有沒見過豬卻畫豬出名的……

徐悲鴻《旺財豬》

如果非要比出一位畫豬第一貴的畫家來,那可能非徐悲鴻先生莫屬了。

雖然徐悲鴻是齊白石的晚輩,可他與齊白石有著很好的友誼關係。徐曾受到過專業的西方美術教育,他也是對中國美術產生了很大影響的美術教育家。

既然有了齊白石帶頭畫豬,那他自然也不甘落後,他畫的豬不僅比齊白石畫的豬要多,還要貴,可謂是青出一藍勝一藍。

至少是在畫豬方面如此吧。

豬事:第一畫豬的,畫豬最貴的,還有沒見過豬卻畫豬出名的……

1935年作 《豬》

同白石老人一樣,齊老是畫蝦出名,而徐悲鴻是畫馬出名,但最後他們都選擇了生門——畫豬。這是一種大膽的嘗試,稍有不慎,可能就會毀了一生的名譽與榮光。

1998年,徐悲鴻的《雙豬圖》出現在香港佳士得的拍賣會上,成交價近37萬元。

對,不錯,就是文章開頭那幅畫……

到了2003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徐的《桑梓野豬圖》又拍出了104.5萬元。

豬事:第一畫豬的,畫豬最貴的,還有沒見過豬卻畫豬出名的……

《桑梓野豬圖》

而徐悲鴻畫的最貴的一隻豬,是作於四十年代的一幅雙豬立軸,在近年的佳士得拍賣上以高達1522萬港幣成交,在價格方面將白石所畫的豬遠遠地拋於腦後,這幅作品是新加坡陳之初的舊藏,價格能拍得如此之高與該作背後的收藏經歷及藏家均有關係。

豬事:第一畫豬的,畫豬最貴的,還有沒見過豬卻畫豬出名的……

《雙豬圖》

可以說,徐悲鴻的多幅畫豬的作品成交價格均遠超齊白石,大致都在數百萬的價格成交。

因而,單就作品的價格表現來說,徐悲鴻算是畫豬最貴的人了,無論是從單幅豬圖的價格來看,還是以畫豬作品的成交總量來看,都是他第一。

不過,小編最喜歡的是徐悲鴻的《墨豬》圖。

查閱資料可知,“墨豬”一詞出自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的《筆陣圖》一文:

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

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

豬事:第一畫豬的,畫豬最貴的,還有沒見過豬卻畫豬出名的……

《墨豬圖》

“墨豬”用來形容書法線條筆畫豐肥而無骨力,而徐悲鴻先生潑墨揮灑一幅《墨豬圖》,圖中活現一隻滿臉褶皺目光驚恐的黑豬步態蹣跚的滑稽樣子,真是趣妙極了!

豬事:第一畫豬的,畫豬最貴的,還有沒見過豬卻畫豬出名的……

1935年作 《墨豬圖》

而在作這幅墨豬畫的時候,徐先生還配了首詩:

少小也曾錐刺股,不徒白手走江湖。

乞靈無著張皇甚,沐浴薰香畫墨豬。

畫中濃淡分明的墨色,輕鬆的筆法,構造了這隻體態渾圓、憨態可掬的肥豬。豬的頭部刻畫入微,那兩隻大眼睛一刻不敢放鬆,警惕的注視著觀者,趣味得很。

今天,在新一年裡,在豬年裡,小編為大家介紹了哪些名家曾經畫過豬,並不是要把他們拉出來一較高低,而是想讓大家長長見識。

對於書畫,對於作品,我們應該以一種輕鬆的態度對待藝術,不要較真。

畢竟,大家在豬年到來之際,能瞭解豬原來在繪畫藝術中以這麼多不同的形式得到體現,也是一種不錯的樂趣。

更多精彩,請關注“遇見詩書畫”公眾號,

詩書畫興趣交流可添加小編wx:zuojiamengq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