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悲催”的大河:被奪出海口,有人同情,也有人對其存偏見

中國最“悲催”的大河:被奪出海口,有人同情,也有人對其存偏見

導語:中國最“悲催”的大河:被奪出海口,有人同情,也有人對其存偏見

中國地域遼闊,有很多的大江大河,而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河南,境內也有很多河流經過。但是有一條河流,卻因其“悲慘遭遇”而一直被人們同情,這條河就是淮河。淮河是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的一條河流,其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它與秦嶺一起作為南北方分界點的作用。那麼它到底有什麼樣的“悲慘”遭遇呢?為什麼說一直被人們同情呢?

中國最“悲催”的大河:被奪出海口,有人同情,也有人對其存偏見

在歷史上,淮河和長江黃河一樣擁有很高的地位,被稱為“四瀆”之一。“四瀆”的概念包括幾個關鍵字:獨立的源頭、獨立的河道、獨立的出海口。之所以說淮河“悲慘”,正是因為它現在已經沒有了獨立的出海口,據說是黃河在一次改道時佔據了淮河的出海口,淮河水位又低,只得無奈流進了現在洪澤湖所在的位置,從此正式的喪失了出海口。

中國最“悲催”的大河:被奪出海口,有人同情,也有人對其存偏見

淮河還有一點比較糾結的地方在於它的源頭,現在普遍認為淮河的源頭在南陽市的桐柏山,如此淮河就被擠出中國最長的十條大河排名,而如果按照最新測定的方法確定的話,其源頭應該在洛陽嵩縣東沙溝,如果這樣算的話,淮河的總長就不是僅僅1000公里,而是12500公里,這樣就成功的躋身中國最長的十條大河中。但是新的測量方法並沒與被廣泛確定,因此主流還是認為淮河的源頭在南陽桐柏山。

中國最“悲催”的大河:被奪出海口,有人同情,也有人對其存偏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對於淮河存在一定的偏見,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人們為什麼會對一條河流產生偏見呢?這正是因為其南北方分界線的地位。因為秦嶺被譽為中國龍脈,不好惹,一般人們都不會過分苛責它,相比之下淮河地位就比較“低”了,因此很多人,特別是南方人都對淮河有意見:正是因為淮河,南方人才不通暖氣,你說氣人不氣人?

中國最“悲催”的大河:被奪出海口,有人同情,也有人對其存偏見

你對淮河持有什麼看法呢?同情還是偏見?歡迎分享喲!

中國最“悲催”的大河:被奪出海口,有人同情,也有人對其存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