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火燒30萬曹軍面無懼色,火燒藤甲兵為何卻說“必損陽壽”?


孔明火燒30萬曹軍面無懼色,火燒藤甲兵為何卻說“必損陽壽”?


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為何會說必折陽壽?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諸葛亮精於算計,善於用兵,自幼抱讀史書,通曉天文地理,五行八卦,能未卜先知,未出茅廬而定三分天下,在三國中幾乎神一樣的存在。劉備死後,諸葛亮南方蠻夷經常襲擾蜀國邊境,諸葛亮為了能夠安心北伐,於是率軍南征,趙雲建議不可武力使南蠻屈服,應當讓他們心悅誠服。

孔明火燒30萬曹軍面無懼色,火燒藤甲兵為何卻說“必損陽壽”?


於是諸葛亮採取七擒七放的策略,最終也取得了南蠻孟獲的折服,發誓永不再謀反。然而在最後一次擒獲孟獲之時,諸葛亮曾火燒孟獲所邀請的烏戈國三萬藤甲兵,諸葛亮本人也痛心疾首,並且仰天長嘆,死傷無數,必損陽壽,這究竟為何,以下筆者做簡要分析。

孔明火燒30萬曹軍面無懼色,火燒藤甲兵為何卻說“必損陽壽”?


首先赤壁之戰是正義之戰,直接關乎孫劉聯盟的生死存亡。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親率八十三萬大軍南征,企圖橫渡長江,一舉殲滅孫權劉備統一天下。孫劉兩家在赤壁一帶殊死反抗,再加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得人心,可以說赤壁之戰孫劉聯盟是正義之師。如果不進行堅決的抵抗,孫劉都會被消滅,這樣漢室也將不復存在,所以諸葛亮火燒曹軍,面無懼色,這就應該是曹操得到的報應。

孔明火燒30萬曹軍面無懼色,火燒藤甲兵為何卻說“必損陽壽”?


再者火燒赤壁諸葛亮並不是真正的劊子手。火燒赤壁,諸葛亮只是孫劉聯盟劉備的使者,他是協助周瑜抵抗曹操的。據《三國演義》記載,周瑜和諸葛亮共同達成了火燒曹操的戰略目的。而周瑜和黃蓋上演了苦肉計,最終放火燒曹軍的也是黃蓋,並不是諸葛亮,所以火燒赤壁,諸葛亮並沒有很愧疚。

孔明火燒30萬曹軍面無懼色,火燒藤甲兵為何卻說“必損陽壽”?


其次諸葛亮火燒藤甲兵,手段極其殘忍,藤甲並也全部陣亡。諸葛亮南征蠻夷真正的戰略目的不是為了消滅他們,而是防止他們尋釁滋事,維護南方的安定。而諸葛亮本人也採用了趙雲的建議——不戰而屈人之兵,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正義之師。孟獲自知不是諸葛亮的對手,向烏戈國借三萬藤甲兵前來助戰。藤甲兵刀槍不入,進攻防守都很有策略,累的時候還可以將藤甲脫下來,放在水中,士兵坐在上面順流而下。因此藤甲兵讓諸葛亮折損了很多人馬。諸葛亮心生一計,讓魏延連敗十五陣,丟棄了很多營寨,終於把藤甲兵引入山谷。

孔明火燒30萬曹軍面無懼色,火燒藤甲兵為何卻說“必損陽壽”?


諸葛亮放過縱燒,由於藤甲極其容易燃燒,有沒有水源,燃燒時幾乎沒有辦法脫下來,於是三萬藤甲並在山谷中哭天搶地,痛苦掙扎,死壯慘烈,無一人生還,第二天惡臭難當,可以說諸葛亮的手段真的是惡劣,二諸葛亮本人也感覺到自己做了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因此才說必折陽壽。

孔明火燒30萬曹軍面無懼色,火燒藤甲兵為何卻說“必損陽壽”?


再次諸葛亮一直相信鬼神之說,這也為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埋下伏筆。諸葛亮在三國中也是最喜歡裝神弄鬼的了,巧借東風,火燒上方谷諸葛亮又相信天命難違,諸葛亮病逝在五丈原死前遺命:四人抬棺往南走,繩斷便下葬,由此足見諸葛亮相信鬼神之說。諸葛亮火燒三萬藤甲兵,這些人並沒有太大的過錯,只是前來助戰的,諸葛亮下手狠毒,他自己也不禁覺得要折損自己的陽壽。最主要是,這樣做已經違背了南征的初衷,大肆殺戮違背了諸葛亮自己的意志,他自己覺得良心上過不去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你是如何看待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